![]()
中國長安汽車近日發布消息稱,中國長安汽車集團有限公司與中國國新控股有限責任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中國長安汽車黨委書記、董事長朱華榮,黨委副書記、總經理趙非,中國國新黨委書記、董事長徐思偉出席活動并見證簽約。中國長安汽車黨委常委、副總經理鄧威,中國國新黨委委員、總會計師劉學詩代表雙方簽署協議。
編輯:張濤
簽約儀式前,雙方進行座談交流。朱華榮介紹中國長安汽車成立后的工作動態和發展方向,并對中國國新給予中國長安汽車的支持表示感謝。他表示,中國長安汽車與中國國新具有廣泛合作基礎,希望雙方發揮各自資源優勢,在投融資、業態培育等領域持續深化協同合作,共同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攜手開創共贏發展新局面,不斷推動中國汽車產業實現新跨越。
徐思偉對中國長安汽車一行表示歡迎,并介紹中國國新板塊布局及業務發展情況。他表示,中國長安汽車的成立具有重要意義,其產業布局與發展方向同中國國新戰略導向高度契合,雙方合作前景廣闊。希望雙方以此次戰略簽約為契機,進一步深化合作關系、拓展合作領域,共同推動中國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
· 各取所需的強強聯合
![]()
中國長安汽車與中國國新此次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可謂“強強聯合”。中國長安汽車旗下擁有長安汽車、深藍汽車、阿維塔等品牌,公司目標是到2030年實現整車銷量超500萬輛,其中新能源汽車360萬輛,海外銷量占比超三分之一。然而中國長安汽車面臨嚴峻轉型壓力:一方面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白熱化,另一方面智能化和海外擴張需要巨大資金投入。中國國新則是國務院國資委監管的國有資本運營公司試點單位,專精于資本運作和資源整合,其使命是通過管資本方式推動產業升級和國企改革,此前已與多家央企合作過重大項目。不難看出,二者間的合作將互惠互利,攜手推動高質量發展。中國長安汽車此次與中國國新的合作,可能也是為了進一步加強在新能源、智能化等領域的投入和發展,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 “國家隊”的協同作戰
![]()
中國長安汽車與中國國新的聯手,可能會對汽車產業產生潛在影響,重構目前的競爭格局。如今,汽車產業不只專注于生產制造,其相關產業鏈如智能網聯、自動駕駛、充電樁建設及汽車后市場服務,每個細分領域都是萬億級市場。國新控股在新興產業培育方面經驗豐富,之前為不少企業從零開始搭建新業務板塊,這次合作很可能是要幫助中國長安汽車在新興領域加速布局。
這次合作可能會在三個方向重點突破。第一個是技術研發,特別是新能源和智能化領域的聯合攻關。尤其是電池續航和智駕方面,兩家合作后,中國長安汽車的技術團隊加上國新的資本助力,為未來發展帶來新機遇。
第二個是海外市場拓展。中國長安汽車想要在歐美市場完全站穩腳跟,光靠產品力還不夠。國新控股在國際資本運作和跨境投資方面有渠道優勢,能助力中國長安汽車在海外建立生產基地或者研發中心,鋪平出海之路。
第三個方向可能會涉及產業鏈整合。如今汽車產業從芯片到原材料,每個鏈條都至關重要。兩家聯手后,如果可以通過資本紐帶把關鍵供應商串起來,打造更穩固的產業生態,可提升整個產業鏈的抗風險能力。
![]()
綜上,此次合作有利于加速中國長安汽車轉型升級,不僅能緩解其在新能源和智能化領域的投入壓力,還可能通過產業基金撬動更多社會資本,助力其技術研發和海外市場拓展;其次,還有利于探索國企合作新模式,這是“造車國家隊”與“資本國家隊”的深度協同,中國國新可能為中國長安汽車提供定制化融資方案,幫助其降低資金壓力,同時通過資本紐帶整合關鍵供應商,打造更穩固的產業生態;長遠看,還可推動行業整合與轉型,合作可能加速汽車產業從“單點突破”向“生態競爭”轉變。
· 機遇與挑戰:合作面臨的現實考量
![]()
雙方戰略合作協議簽完只是第一步,后續的具體項目推進才是真考驗,資金怎么投、資源怎么配、利益怎么分,都是很現實的問題。有報告提到,這次合作可能會給中國長安汽車帶來更充沛的資金支持和更靈活的資本運作空間,長期來看對提升企業競爭力肯定有幫助。值得關注的是,中國國新的戰略導向是服務國家戰略,推動關鍵領域自主創新,尤其是高端制造業。二者聯手,最直接的結果就是:中國長安汽車可能將迎來一輪大規模資本注入,用于技術升級或新興業務孵化。
今年上半年,中國汽車市場競爭白熱化。新能源滲透率突破40%,價格戰依舊存在,傳統車企承壓明顯。中國長安汽車雖然有深藍、阿維塔等新品牌,但在資本市場存在感偏弱,市值長期徘徊,融資渠道受限。中國長安汽車通過引入國有資本運營平臺,不僅可以獲得低成本資金支持,還能提升在資本市場的話語權,甚至為后續分拆上市、引入戰投鋪路。
雙方面臨的挑戰也擺在桌面。車企追求產業規模和市場份額,資本方關注投資回報和流動性,關鍵因素在于如何協同;確保資金有效投入核心技術研發而非簡單擴張產能,關注資金使用效率;行業競爭壓力依舊,新能源汽車領域已有多家強大競爭者,中國長安汽車即使有資本加持也面臨激烈市場爭奪。
![]()
中國長安汽車與中國國新的合作,超越了傳統企業合作范疇,反映了國內汽車產業發展的新趨勢,更像是中國汽車產業轉型的一次重大實驗。它測試著國資平臺能否通過資本紐帶,有效整合資源、推動創新、培育新業態。正如業內人士所指,汽車行業的競爭已進入下半場,拼的不只是產品力和品牌力,更是資源整合能力和戰略協同效應。這次合作或許能為行業提供一種新的發展思路。這場合作的成敗將取決于:能否將資本優勢轉化為技術優勢和市場優勢,落實到能否造出好車、突破核心技術、贏得市場認可上,實現“1+1>2”的協同效應。
(圖片來自網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