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福建艦航母成功電磁彈射三型艦載機之后,也引發了美國福特級首艘航母為什么至今不能電彈F-35的話題。是啊,福特號服役8年了,至今還沒有電彈過美海軍的五代隱身戰斗機F-35C。
![]()
其實,我們發布福建艦航母電磁彈射視頻時,這個問題福特號電磁彈射的問題也引起了美國網友的熱議,但是基本上還是停留在此前公布的原因上:
第一,福特號建造的時候,F-35還沒有研發好,所以根本沒有考慮過電磁彈射F-35飛機。即便現在美軍測試電磁彈射,實際上也僅限于F/A-18E/F、E-2D等機型,沒有提到F-35C。
這一點其實就是原因之一,美海軍正式公布的原因也是如此:2010年F-35C首飛時這艘航母內購結構已經定型,之后F-35C也遭遇了難以想象的困難。至于什么困難,美海軍至今沒有提及。
![]()
第二,F-35有太多的缺陷,“軟腳病”就是它最大的問題,這幾年F-35趴下去、掉海里的視頻太多了,讓人們不得不懷疑美國到處出售的F-35是不是有很大的缺陷,根本不是先進的五代機。
前些年,美海軍將1980年代服役的卡爾文森號改造成可以彈射F-35,結果在2022年跑到南海惹事生非的時候,掉了一架到海里,搞定此后再也沒有公開露臉了。
第三,福特號航母的電磁彈射系統采用的是飛輪儲能,整個航母采用的是中壓交流系統,真正使用起來存在很大的故障率。
![]()
比如,美海軍報告中指出,福特號航母電磁彈射已經彈射了12500次,并且在某段時間內約3,975次彈射中“平均崩潰間隔”遠低于標準要求,但是GAO(政府問責局)的報告卻說:福特號電磁彈射系統在可靠性上還未達到設計目標水平,需要改善。
這說明,美國的電磁彈射系統存在嚴重的問題,至少故障率居高不下。彈射F/A-18E/F、E-2D等機型都有問題,更不要說本就不完善的F-35了。其實,不光彈射系統有問題,其供電系統存在問題才是最嚴重的。四套電磁彈射器嚴重依賴一套中頻電源模塊,一條彈射軌道出問題,整體就要趴窩。
![]()
所以,福特號航母盡管服役了8年,海外部署只有2次,并且都沒有公開電彈的畫面。甚至福特號一條電彈出問題,維修就要好幾天,甲板上的所有飛機都只能趴窩等著。
我們沒有上述問題,自然是殲-15T、殲-35、空警-600飛機本身就很優秀,加上馬偉明院士團隊搞定了電磁彈射系統、電磁阻攔系統,以及最為關鍵的中壓直流供電系統。
然而搞定這一切,其實還不夠。最大的問題還是福特號航母沒有搞定電磁騷擾問題。電子工程師的最大噩夢其實不是方案本身,而是電磁兼容和抗干擾能力太差。
![]()
具體到航母上,我們從遼寧艦、山東艦航母建造時就將該系統列為重要的因素,“最年輕航母建造總師”的王碩威就開創性地成航母電磁兼容性1:1陸上聯合試驗,首次形成了電磁干擾性靜態與動態等效試驗、脈沖電磁環境下彈藥安全裕度等效試驗等創新方法,有效攻克了工程研制難點。
而福特號電磁彈射雷達也很落后,以至于彈射時,要么是F-35出問題,要么就是雷達、導航系統出問題。所以美方現在宣布肯尼迪號航母延期交付2年,但是建造進度還很緩慢,其實既有供應鏈的問題,更有電磁兼容方面的問題。
![]()
另外,福特號航母可能還存在擋焰板耐熱問題、F-35超重問題,以及數據鏈不匹配、機庫問題等等。爛飛機遇到了爛船,哪里都是問題!
今年8月一份美國國會研究處報告稱,這一系統的可靠性目標很可能要到2030年才能實現。
![]()
不過,研究福特號,不如學習福建艦,畢竟我們也還沒有彈射過F-35,就不操那些閑心了,寫個文章了解一下就算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