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房地產市場出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一邊是各地房價長期下跌的趨勢明顯。目前,全國房價平均跌幅超過30%。而另一邊是各種救市利好政策不斷。現在除了一線城市的核心區域之外,其他絕大多數城市都放開了限購政策。此外,銀行也將房貸利率和首付比例下降到歷史最低。但是,房產救市取得的效果并不能令人感到滿意。
![]()
面對當前國內房地產市場的走勢,有業內人士表示:“如果房地產行業難以迎來全面復蘇,明年可能將會面臨4個大麻煩”。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第一,地方財政收入會受影響
由于房地產市場不景氣,會影響到地方政府的“賣地”收入。據財政部數據,2025年上半年,這一數字繼續下滑,僅為2.85萬億元,同比減少約19.7%。事實上,地方政府“賣地”收入的減少,會直接影響到其財政收入的增長。而財政收入增長放緩,會影響到公務員的福利待遇、基建投資的能力、公共服務的供給等。
第二,房企的日子會越來越難過
![]()
如果房地產市場持續低迷,房企手里的商品房去庫存難度會加大。屆時,會有越來越多的房企面臨資金鏈斷裂的風險。不僅如此,2025年下半年到2026年,房地產企業將面臨約1.2萬億元的債務到期高峰。而在當前房子銷售困難,資金無法及時回籠的情況下,一旦出現債務到期高峰,對于房企而言無疑是一個巨大挑戰。
第三,房地產金融風險需關注
從目前情況來看,房地產金融風險來自于兩個方面:一個是,房貸不良率的持續上升。據銀保監會數據,2025年第二季度,全國個人住房貸款不良率為0.7%,較2024年末上升了0.2個百分點。
另一個是,開發貸的風險也在逐步上升。2025年上半年,全國房地產開發貸款不良率達到6.3%,較年初上升1.5個百分點。如果房地產“救不起來”,那么房地產金融風險就會逐步上升,現在必須要引起足夠重視。
第四,房價下行的壓力會逐步加大
![]()
近些年,國內房價一直處于長期下跌的趨勢之中。上海網友鄭斌在2021年買了一套400萬的房子,現在房價已經跌到了256萬。目前房價的趨勢是,二三線城市跌幅逐步放緩,而一線城市房價開始補跌。如果房地產“救不起來”,明年房價下行的壓力會更大,最終會與當地居民收入掛鉤,并且回歸居住屬性。
面對以上這4大挑戰,我們又該如何應對呢?首先,如果你是改善型購房家庭,可以選擇暫緩購房,等到將來房價跌透了再來買房,這樣購房成本會大幅下降。如果你是剛需家庭,可以考慮先租房再買房。從當前各地樓市的情況來看,租房要比買房更加劃算。
![]()
再者,如果你在前些年已經購買了房子,感覺到現在房貸壓力較大。那可以考慮與銀行協商看看能否降低之前較高的房貸利率。這樣每月的還房貸的壓力就可以減輕。
最后,對于現在還想投資買房的家庭,建議還是不要再入市購房了,現在投資房產并不明智。可以把手時的資金分成三份:一份購買存款、國債等固定收益的產品。還有一份購買銀行理財、債券基金等低風險產品。最后一份購買股債混合型基金、每年都能現金分紅的股票等中等風險的產品。這樣既能實現投資收益的最大化,又能把投資風險降到最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