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周起,多位網友發帖稱,蜜雪冰城多個門店已無法買到檸檬水。店員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坦言:“檸檬水沒貨了,預計這兩天這款產品都沒有貨。” 在部分地區的門店,檸檬水還成了限量供應產品。
![]()
圖源:網絡
有媒體分析,檸檬水斷檔實則源于近期檸檬價格的持續上漲。截至 2025 年 9 月 17 日,全國檸檬平均批發價為 15 元 / 公斤,較去年同期近乎翻倍。
有意思的是,2024 年,蜜雪冰城還在高調展現其供應鏈領域的突出優勢 —— 除了在農產品原產地 “包下山頭”、自建工廠,還自主生產部分核心包裝材料與門店設備,例如自產的糖蜜和果蜜包裝瓶,采購價就比外部采購低約50%。
![]()
圖源:蜜雪冰城
這一次,檸檬水為何讓蜜雪冰城突然 “翻車”?其他茶飲品牌又為何未遭遇類似的檸檬斷供危機呢?
爆款單品的原料都在“一個籃子”里?
據蜜雪冰城官方微信公眾號信息,其冰鮮檸檬水一年銷量超 10 億杯,被稱為 “鎮店之寶”。按 4 元1杯的售價計算,這款產品年銷售額達 40 億元,占蜜雪集團 2025 年上半年 148.7 億元收入的 13%。
![]()
中國檸檬主產區集中在四川安岳縣,種植面積達 48 萬畝,年產量超 60 萬噸,占全國總量的 70%;但是今年,氣候災害的疊加對主產區造成直接影響:安岳等地主產區在 2024 年遭遇持續干旱,影響 2025 年市場供應量;夏花期(6-7 月)的持續高溫干旱,又導致夏花盛開受阻,部分種植戶預計減產幅度達 50%-60%。
此外,全球供應鏈波動也加劇了供需矛盾:南歐、南美等國際檸檬主產區同期遭遇干旱、暴雨與低溫凍害,全球檸檬供應量預計減少6%;從供應端看,本地檸檬新果雖進入采摘期,但需儲存暫無法大量供應,部分海外產區檸檬因極端天氣運輸受阻,原計劃9月到貨的進口檸檬延期是這一輪檸檬水斷供的主要原因。
作為供應鏈自營較完善的茶飲品牌,蜜雪冰城通過全資子公司 “雪王農業” 深度介入檸檬種植端,一度直接控制當地50%以上的優質鮮果資源。這種 “重資產 + 長周期” 的布局雖降低了采購成本,卻也形成 “產地集中 - 資本鎖定 - 風險放大” 的閉環。
![]()
圖源:網絡
2025 年,渤海商品交易所檸檬電子盤日成交量突破 10 億元,價格波動率遠超傳統農產品;私募基金甚至推出 “檸檬指數”,將檸檬價格與茶飲企業股價、消費指數關聯,吸引超 20 億元投機資金入場。2025 年已有報道顯示,廣州某水果批發市場出現商戶通過黑市交易,以囤積、預售手段賺取檸檬差價。有專家估計目前檸檬價格已存在較高的投機泡沫。
更深層來看,這波檸檬危機源于兩點:
一是單一原料依賴與產地集中—— 蜜雪冰城 70% 以上的檸檬采購自四川安岳和重慶潼南,形成 “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 的格局,當產區遭遇氣候災害或全球供應鏈波動時,風險被放大。相比之下,咖啡行業通過巴西、哥倫比亞等多地采購分散風險,而現在的中國檸檬產業尚未建立全球化布局。
![]()
圖源:網絡
二是蜜雪冰城的整體低價策略,正在影響其產業鏈各環節的運營。雪王憑借 “4元檸檬水” 的爆款策略快速擴張,微利模式卻迫使加盟商在原料、人力等方面壓縮成本。而作為檸檬水核心原料的檸檬出現供應缺口時,其極致低價策略下的供應鏈難以消化成本壓力,最終引發斷供。
![]()
圖源:網絡
其他茶飲品牌規避 “檸檬危機”?
一樣遭遇系統性危機,其他茶飲品牌優勢怎么規避檸檬漲價危機的呢?
在國內市場,大部分品牌主要通過品種替代、產地分散、采購模式優化等方式規避黃檸檬危機:以喜茶為代表的連鎖茶飲品牌,選擇種植周期短(1 年掛果)、抗災能力更強的香水檸檬(主產區為廣東、廣西),且香水檸檬主要用于高端產品(單價 15-25 元),成本敏感度較低。
![]()
星巴克、CoCo 都可等國際品牌采用 “全球采購 + 本地分裝” 模式:從南非、阿根廷進口檸檬原汁,在國內工廠加工后配送到門店,避免鮮果運輸損耗和產地波動風險;古茗、滬上阿姨等品牌則通過與區域性供應商簽訂 “浮動價格協議”,事先預定一個價格浮動的上限,規避后續的漲價壓力,還能將成本上漲壓力分攤給上游,確保終端價格相對穩定。
資本結構與商業模式的差異化設計也讓其他品牌更具抗風險能力:蜜雪冰城的 “低價策略”壓縮了利潤空間,成本上漲時難以通過提價轉嫁壓力,雖然部分蜜雪門店檸檬水實際已經漲價了1元;相比之下,喜茶、奈雪的檸檬茶毛利率維持在 60% 以上,即便檸檬成本翻倍,仍可通過優化配方(如減少檸檬用量、添加濃縮汁)維持盈利。剛上市的蜜雪冰城,毛利潤為 31.6%,略低于行業水平,且相較于其他品牌,比較難轉嫁成本危機。
![]()
就在檸檬水斷供前,蜜雪冰城還因一則新聞引發關注:沈陽一蜜雪冰城店員因送錯吸管,被顧客要求演唱門店主題曲《蜜雪冰城甜蜜蜜》。這兩件事雖看似無關,卻指向同一核心矛盾 —— 作為下沉市場茶飲龍頭,蜜雪冰城憑借 “低價 + 規模” 策略快速擴張至數萬家門店,但供應鏈管控與服務體系建設還需要時間,應對成本極速變化時的兼容性還不夠。
檸檬危機本質是 “資本集中化”與“需求多元化” 矛盾的爆發。蜜雪冰城的困境,揭示了單一資本模式的脆弱性;而其他品牌的“免疫”,則源于供應鏈策略的差異化創新。未來,未來的資本或許將更深度嵌入種植、加工、金融等連鎖餐飲的全鏈條。茶飲行業的競爭將從 “門店擴張”轉向“產業鏈控制權” 的爭奪。
參考資料
1、多地蜜雪冰城停售檸檬水,暴露巨大行業風險。中國新聞周刊
2、連蜜雪冰城檸檬水都斷貨了?檸檬自由真的要沒了嗎?江瀚視野
3、蜜雪冰城多家門店檸檬水缺貨下架,有店員稱“檸檬進貨限購兩件”,時代周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