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 汪淼
美編 / 沈謹瑜
出品 / 網界財經
9月17日,哈啰宣布其Robotaxi業務獲得阿里巴巴戰略投資。這是繼6月聯合螞蟻集團、寧德時代成立“造父智能”后,哈啰在自動駕駛領域的又一次關鍵動作。
從共享單車起家,到如今全力押注L4級自動駕駛出租車,哈啰正在經歷一場從“二輪”到“四輪”的艱難轉型。
哈啰曾經是共享單車大戰的幸存者,但長期虧損的壓力讓它不得不尋找新出路。今年4月國家金融監管總局發布《助貸新規》后,哈啰原本依賴的金融業務收縮,Robotaxi成了它最想講的新故事。
而阿里此次加碼,不僅給錢,還給技術、算力和生態支持,明顯是要幫哈啰在自動駕駛賽道上“搶時間”。
但這條路并不好走。百度“蘿卜快跑”已經在全國10個城市運營,累計訂單超過1400萬單。特斯拉、小馬智行等玩家也在加速布局。
哈啰作為后來者,雖得到阿里、寧德時代的支持,但能否真的在兩年內實現5萬輛車落地,仍是一個巨大的問號。
01
哈啰為什么一定要做Robotaxi
哈啰做Robotaxi,不是一時沖動,而是被逼出來的選擇。
共享單車行業一直很難賺錢。哈啰在2018年到2020年三年里虧了接近50億元。雖然現在市場上只剩下哈啰、美團和青桔三家,但高運維成本、低毛利率的現狀一直沒有改變。
今年4月,國家金融監管總局發布《助貸新規》,并在10月實施。這讓哈啰原本用來“輸血”的金融業務受到嚴重限制。
哈啰必須找到一條新的增長曲線。Robotaxi看起來是一個好方向。麥肯錫在2018年就預測,到2030年,中國自動駕駛相關收入將超過5000億美元。中國很可能成為全球最大的自動駕駛市場。
![]()
哈啰在6月23日宣布進軍Robotaxi,并與螞蟻集團、寧德時代一起成立了“造父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首期出資超過30億元。
這家公司專注L4級自動駕駛技術研發和商業化,名字“造父”來自古代一位擅長駕車的傳奇人物,寓意明顯。
9月11日,哈啰在外灘大會上發布了首款Robotaxi車型“HR1”,基于東風啟辰VX6底盤打造,算力超過2000TOPS,傳感器密密麻麻裝了30多個。六天后,阿里宣布戰略投資哈啰Robotaxi業務。
這一系列動作快得讓人眼花繚亂。哈啰似乎想用速度換空間,在巨頭還沒完全壟斷市場之前,搶下一塊地盤。
02
阿里為什么選擇哈啰?
阿里這次投資哈啰,不是單純財務投資,而是一次生態協同的戰略布局。
阿里早在2007年就開始研究AI,2017年成立達摩院,今年初宣布未來三年要在云計算和AI領域投入超過3800億元。但它缺少一個能落地自動駕駛的場景。
哈啰有4億用戶和大量的出行數據,這些數據對訓練自動駕駛算法非常寶貴。阿里云可以提供算力支持,通義千問大模型可以用于智能座艙、語音交互等場景。雙方合作,一個出技術,一個出場景,非常完美。
![]()
阿里巴巴集團CEO吳泳銘說:“哈啰在出行領域深耕多年,擁有豐富的經驗和技術積累。”這句話背后,是阿里對哈啰場景能力的認可。
哈啰也不是只有阿里一個盟友。螞蟻集團在金融支付、寧德時代在電池和能源網絡上的支持,讓哈啰在資金和供應鏈上有了底氣。造父智能的股權結構中,螞蟻占50%,哈啰占30%,寧德時代占20%,三方綁定極深。
這種“抱團式創業”模式,在自動駕駛這種高投入、長周期的行業里,可能是一種更聰明的打法。
03
哈啰能不能跑得比蘿卜快跑更快?
百度蘿卜快跑已經在中國10個城市運營,累計訂單超過1400萬單。它在武漢一個城市就有超過300輛車在跑。而哈啰才剛剛在湖南株洲啟動試點。
哈啰計劃在2026年覆蓋10個城市,落地1萬輛車;2027年做到5萬輛。這個目標非常激進。要知道,很多自動駕駛公司花了十年時間才做到幾百輛車的規模。
哈啰的優勢在于其出行平臺的運營經驗和技術整合能力。它沒有像傳統車企那樣自己造車,而是聯合東風啟辰打造前裝量產車,降低了成本。它還和地平線、禾賽科技等供應鏈企業合作,快速搭建了技術棧。
![]()
但挑戰也同樣明顯。L4級自動駕駛技術還沒有完全成熟,政策法規也在不斷調整。用戶對“無人駕駛”的信任度不高,很多人不敢坐沒有安全員的車。此外,自動駕駛可能會取代大量司機,社會接受度也是一個問題。
哈啰選擇了一條不同于百度的技術路徑:端到端L4架構。這種架構跳過傳統模塊的割裂,直接從傳感器數據生成控制指令,響應更快。但這也意味著技術風險更高,一旦出現問題,調試難度更大。
哈啰能不能成功,不在于技術多炫,而在于能不能把“可用”變成“好用”,再把“好用”變成“規模可用”。
總結
Robotaxi是哈啰的新故事
哈啰從共享單車到Robotaxi的轉型,是一場典型的“突圍戰”。它背后是共享出行行業長期盈利難、政策收緊的現實壓力,也是自動駕駛萬億市場吸引力的直接體現。
阿里此次投資哈啰,不僅是為了卡位自動駕駛賽道,更是為了將其AI技術落地到具體場景中。哈啰則借助阿里、螞蟻、寧德時代的資源,快速搭建技術、資金和供應鏈體系,試圖用生態優勢彌補時間劣勢。
但Robotaxi行業仍處于商業化前夜。技術、政策、用戶接受度、成本控制……每一個環節都可能成為“攔路虎”。
哈啰計劃在兩年內實現5萬輛車落地,這個目標極具挑戰性。它不僅要比百度跑得更快,還要跑得更穩。
未來兩年,將是中國Robotaxi市場格局定型的關鍵期。哈啰能否真正實現從“二輪”到“四輪”的躍遷,我們拭目以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