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已經不再是科幻電影里的未來想象,而是正在發生的現實。
它是這場科技革命的發動機,也是全球科技競爭的“必爭高地”。
過去幾年,美國、歐洲在AI領域的投入令人矚目。
微軟押注OpenAI,把ChatGPT推向大眾;谷歌全力以赴發展Gemini;特斯拉則用AI去驅動自動駕駛,把汽車從出行工具變成智能伙伴。
與此同時,中國正在以驚人的速度追趕,甚至在某些領域實現了并跑。
AI已經成為國家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智能制造”“智慧城市”“5G+AI”“智慧醫療”……這些關鍵詞,正在滲透進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
![]()
AI不僅是黑科技,更是實實在在的生產力。它正在幫助中國從制造大國向“智造強國”轉型。
而在中國版圖上,山東,這個擁有強大工業底盤、農業資源和人口紅利的大省,正在用自己的方式交出答卷。
![]()
9月17日,濟南浪潮計算服務產業園里人頭攢動,來自全省各地的領導、企業家、科研人員齊聚一堂,在這里召開了全省“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工作會議。
省委書記林武在講話中強調:人工智能是“頭雁”,它帶動的不僅是一個產業,而是一整個經濟體系的飛躍。省委、省政府要把AI作為戰略核心,加快實施“人工智能+”行動。
這場會議,既是一次部署會,更是一次動員令。
![]()
從會場傳遞出的信號非常明確,山東省不滿足于跟跑,而是要在AI應用上做示范,打造全國領先的人工智能創新應用高地。
接下來,山東省將在五個關鍵領域深耕“人工智能+”戰略,推動各行業全面升級,開啟智能化發展新篇章。
山東是工業大省,裝備制造、冶金、化工、能源等產業門類齊,但過去,這些產業更多依賴規模和成本。
如今,AI讓這些老牌產業煥發新機。
在濰柴集團的智能工廠里,AI系統通過算法優化生產調度,每條生產線都能實現秒級調整。原本需要人工檢查的零件瑕疵,如今通過AI視覺識別,準確率超過99%。生產效率提升20%,不良率下降一半。
山鋼永鋒則用AI對高爐溫度進行實時監控,避免了以往靠經驗判斷的盲區。一旦溫度異常,AI系統能在第一時間給出調整方案,大幅降低了能耗。
![]()
這就是“人工智能+工業”的力量:把傳統的鋼筋鐵骨,變成“聰明”的智慧工廠。
在青島,智慧交通系統讓市民切實感受到AI的便利。
過去每逢高峰期街道就開始擁堵,如今通過AI對路口紅綠燈的動態調度,通行效率提升了30%。
在濟南,智慧文旅平臺通過AI推薦,把游客分流到不同景點,避免了熱門景區人滿為患,也讓更多小眾景點被游客“看見”。
在威海,AI驅動的智慧養老平臺,把老年人日常健康數據實時上傳,醫生能遠程監控,家人能隨時掌握情況。
![]()
山東是農業大省,糧食產量穩居全國前列,AI的應用更是為這片土地“如虎添翼”。
在壽光的蔬菜大棚里,AI傳感器實時監測溫度、濕度和光照,農戶打開手機,就能看到每一株番茄的生長狀態。
AI還能根據氣象預測,自動調節灌溉和施肥,過去靠經驗種地,如今靠數據。
![]()
在德州,AI養殖系統通過聲音識別和行為分析,判斷雞群是否健康,一旦發現異常,系統能自動報警并給出處理方案。
醫療也是AI應用最受關注的領域之一。
山東大學齊魯醫院正在嘗試用AI進行影像輔助診斷,對肺結節、乳腺癌等疾病的早期篩查,AI的準確率已經接近資深醫生,極大提升了診斷效率。
教育方面也同樣重要。
部分中小學已經開始使用AI個性化教學平臺,根據學生的學習習慣和薄弱環節,推薦不同的學習路徑。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這個理論,在兩千年后的家鄉,靠AI又重新煥發生機。
社會治理是一個城市能否高效運轉的關鍵。
在山東,智慧城管系統通過AI攝像頭和大數據分析,能自動發現道路垃圾、違停車輛,并第一時間推送給執法部門。
在青島,AI海洋監測系統對沿海環境實時監測,能夠提前發現水質異常并預警。
![]()
這背后,是AI賦能治理的縮影,讓政府的眼睛更敏銳、手腳更高效。
![]()
AI的未來,離不開資本的加持。
在這次會議上,省發改委、省工信廳和浪潮、濰柴、海爾、山東能源、山鋼永鋒、山東港口、威高等企業負責人集體發聲,展示了山東AI應用的最新成果。
同時,金融機構也紛紛“亮劍”:工商銀行、農業銀行等七大行與立訊精密達成80億元銀團授信;平安資管設立300億元規模的私募子公司;泰景宏誠啟動100億元并購基金。
這背后是資本市場對山東AI生態的高度認可,資本投票,代表著信心。
山東深知,人工智能產業的發展不僅僅依賴一時的政策紅利,更需要長期的生態建設來支撐其可持續發展。
![]()
為了打破單一政策的局限,山東省構建了一個完善的系統性支持體系,從資金、數據、空間和場景等多方面著手,為企業提供全方位的保障。
首先,資金支持是推動AI產業發展的重要引擎。
山東政府通過設立引導基金,積極撬動社會資本,構建千億級產業基金集群,為企業的創新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資金動力。
同時,政府還為企業提供了精準的融資對接服務,確保資金能夠迅速、精準地投向最有潛力的企業。
在數據支撐方面,山東省積極建設語料庫和行業數據池,為AI研發提供了豐富的“燃料”。
通過數據的有效整合與共享,企業能夠更好地進行技術創新,提升研發效率和產品質量。
![]()
除了資金和數據的支持,山東還注重空間保障,特別是對于初創企業的扶持。
通過打造智能產業園區,山東為初創企業提供了免租或低租的空間,降低了企業的運營成本,讓更多創新型企業能夠在這里扎根生長。
最后,場景開放也是山東AI生態建設的核心環節。
政府主動開放智慧城市、數字政務、民生服務等應用場景,成為企業的“第一客戶”。
![]()
這種場景的開放不僅提供了實戰環境,也為企業的創新產品提供了首批市場,讓技術能夠迅速轉化為實際應用。
這種多維度的系統性支持,使得企業能夠深耕細作,持續創新,真正實現從“種子”到“參天大樹”的成長。
人工智能不是風口,而是方向。
它決定著未來的產業形態,也決定著中國制造能否繼續在全球產業鏈中占據優勢。
山東的這次會議,釋放了一個明確信號:在新一輪的全球競爭中,山東要用“人工智能+”為傳統制造注入新動能,為農業、服務業、治理賦能,為民生帶來實惠。
這不僅是山東的選擇,更是中國制造的縮影。
未來的山東,不只是制造大省,更將是“智造高地”。
而這場關于人工智能的布局,或許正是決定未來十年競爭格局的關鍵一招。
圖片來源于網絡,侵權請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