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競爭日趨白熱化的新能源市場中,iCAR V23以其獨特的“方盒子”造型,成功開辟了一個細分市場并迅速占據領先地位。近日,隨著全新超級V23,特別是性能版V23S的推出,iCAR通過挑戰浙江國際賽車場圈速紀錄和沖擊沙漠珠峰吉尼斯世界紀錄兩大事件,再次引發市場關注。這是否意味著其產品策略的轉向?這款“超級V23”究竟“超級”在何處?在 V23S上市前夕,《汽車夢想秀》與iCAR品牌高層進行了一場深度對話。
![]()
性能躍升,從“顏值擔當”到“全能選手”
iCAR V23給公眾的第一印象無疑是其極具辨識度的復古硬派造型。然而,奇瑞品牌國內業務事業部副總經理、iCAR品牌事業部副總經理、iCAR品牌營銷中心總經理李東春坦言,此次“超級”升級的核心在于“內在的全面進化”。
“V23S在浙賽3.2公里的多彎賽道跑出了1分50秒的成績,在25萬以內車型中名列前茅。”李東春介紹,全新超級V23的綜合功率達到335kW,性能實現翻倍以上的提升。在運動模式下動力響應已非常迅猛,而一鍵BOOST狂暴模式更能瞬間提升10%的動力輸出,帶來超越同級的加速體驗。
除了性能長板的極致強化,iCAR更是一個“聽勸”的品牌。李東春強調,本次煥新將用戶呼聲極高的后視鏡加寬、座椅通風等配置缺憾全部補齊,意在打造“長板足夠長,且沒有明顯短板”的產品力。
堅守“特色”之路,在差異化中尋求規模化
當眾多品牌陷入“內卷”泥潭時,iCAR明確選擇了“絕不從眾”的特色化路徑。這是否會限制其市場規模?對此,李東春展現出清晰的發展藍圖。
“做特色,不代表不要規模。”他以全球市場為例指出,諸如MINI、斯巴魯等特色品牌,年銷量穩定在百萬輛級別,同樣能實現健康的規模化發展。iCAR作為奇瑞集團旗下的新勢力,依托強大的全球化體系能力,目標是在全球年銷9000萬輛的大市場中,爭取1%的份額,即近百萬輛的規模。“iCAR絕不是‘樣子貨’,而是需要規模支撐的實力派。”
產品規劃上,iCAR的未來矩陣已清晰可見:V系列(特色SUV)、X系列(跨界時尚車型)和S系列(性能鋼炮)。iCAR品牌產品負責人、iCAR品牌事業部副總經理馬永東補充道,“特色”是讓新品牌被快速記住的必要手段,未來將在特色基礎上疊加科技與智能,引領潮流。
深度鏈接用戶,讓共創驅動品牌成長
獨特的品牌定位,自然吸引了特征鮮明的用戶群體。iCAR營銷公司執行副總陳剛描繪了一幅多元而有趣的用戶畫像:一線城市女性車主比例很高,用戶年齡層分布廣泛,從追求個性的年輕人到有特殊情懷的70后、80后。他們的共同點是心態年輕、熱愛生活、樂于通過車輛表達自我。
“我們的用戶轉介紹率高達35%,車主們都是‘帶貨達人’。”陳剛表示,這種高活躍度和分享欲,為品牌與用戶的深度共創奠定了基礎。iCAR將繼續圍繞年輕人喜愛的場景,如煎餅節、漢堡節等開展活動,并將創新交付中心模式,使其成為用戶體驗和動態共創的基地。
明晰產品哲學:“硬派風格”而非“硬核越野”
對于V23的產品定義,iCAR高層給出了一個精妙的區分:“硬派不等于越野”。馬永東解釋,硬派是一種風格,越野是一種功能。iCAR V23的核心理念是保留用戶向往的硬派造型風格,同時摒棄傳統越野車在城市使用中的弊端,如高能耗、舒適性差,從而打造一臺“純電風格越(參數丨圖片)野SUV”。
“它具備攀登沙漠珠峰的底子,但我們更希望滿足用戶‘輕越野、趣生活’的狀態。”李東春總結,V23的優勢在于其多場景適應性——既能在城市中提供舒適駕控和超高回頭率,也能在周末承載用戶對遠方的向往。在浙賽的出色表現,正是其卓越操控性和整體平衡性的證明。
立足中國走向全球 做最有特色的新能源汽車
通過本次專訪可以看出,iCAR V23的“超級”升級,并非簡單的配置堆砌或營銷噱頭,而是一次基于用戶反饋、聚焦核心長板的精準進化。在堅守獨特設計語言的同時,通過性能的跨越式提升和短板的補齊,iCAR正試圖在特色與規模、個性與實用之間找到一個最佳的平衡點。這條“特色新能源”之路,正因其用戶共創的基因和全球化的視野,而走得愈發扎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