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9月中旬,東風猛士科技CEO曹東杰剛剛在新疆完成了一場“魏建軍式”的硬核大片拍攝,風塵仆仆回到武漢,就接到了集團的一紙調令。
這位自稱“猛士老曹”的資深汽車人,將離開他一手拉扯大的猛士團隊,重返曾經輝煌如今卻“奄奄一息”的老東家——東風本田,出任執行副總經理,成為中方一把手。
東風本田曾經在2020年創造了其歷史年度最高銷量成績,全年累計銷量超過85萬輛。此后,東風本田便在激烈的中國車市中逐漸迷失,銷量一跌再跌。CR-V曾經一車難求,需要加價3萬元才能提車,而如今降價4萬元都難以讓人心動。
2024年,東風本田累計銷量42.82萬輛,同比減少29.2%,相比2020年銷量已經腰斬。2025年東風本田銷量繼續下滑,前八個月累計銷量19.97萬輛,同比減少27.6%。再這么跌下去,估計就要打包回外婆家了。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同為東風旗下的日系合資品牌,東風日產卻完成了觸底反彈。今年7月,東風日產月銷量53,565輛,同比增長41.7%,結束了自2024年6月以來連續13個月的銷量下滑。8月繼續保持增長勢頭,月銷量54,628輛,同比增長17.5%。
而東風日產觸底反彈的關鍵,主要得益于其首款純電轎車N7的成功上市和交付量快速爬坡。N7在8月銷量達到10,148臺,環比增長57%,成為首個“單月交付破萬”的合資純電車型。
因此,東風日產N7的成功經驗,也就成為了東風本田擺脫困境的武功秘籍——產品由中國本土設計團隊主導,在東風的新能源平臺上,嫁接日產的設計理念,再利用中國新能源供應鏈的高效和低價,打造出富有競爭力的產品。
目前,曹東杰已牽頭成立“中國新能源戰略室”,直接向本田技研工業(日本)總部匯報,首項任務即為2026純電平臺車型鎖定本土三電及智能座艙方案。復制東風日產N7的成功經驗已經開始。
![]()
在曹東杰被調離后,猛士科技CEO的空缺崗位就成為了大家關注的焦點。今天(9月22日),我們張麻子說車已經獲得確切消息,原猛士科技副總經理、CMO萬良渝正式升任猛士科技CEO。
萬良渝是重慶大學車輛工程專業畢業,曾在東風汽車集團的技術中心工作,并負責牽頭整個車型項目,涉及設計、制造、采購、營銷等全鏈條的管理。自猛士科技2022年組建之初,萬良渝便加入其中。作為副總經理和CMO,他主要負責公司運營、采購、質量、制造、工業化、供應鏈等。
萬良渝接手的猛士科技,可謂機遇與挑戰并存。猛士科技于2023年推出首款車型917,不過上市即遇冷,8-12月售出824輛,2024年全年售出2101輛,2025年前7個月下滑至689輛,同比接近腰斬。
![]()
不過,隨著與華為合作的首款車型M817的上市,猛士科技似乎也看到了曙光。猛士M817于8月17日正式上市,5小時內大定訂單便突破了3700臺。8月11日至24日,猛士M817共完成銷量980輛,雖然絕對數量不高,但開局還不錯。
壞消息是,硬派越野市場越來越擁擠,大有秒變紅海的趨勢。坦克品牌已占半壁江山,比亞迪方程豹步步緊逼,就連豐田普拉多、福特烈馬也帶著情懷“重生”歸來,后面捷途縱橫、上汽、吉利、紅旗等都將推出新能源硬派越野車,要想在“戰國時代”的越野市場站穩,萬良渝和他的猛士團隊,接下來的每一仗都是硬仗。
無論是曹東杰在東風本田的轉型重任,還是萬良渝在猛士科技的存亡挑戰,在這場變局中,沒有人能高枕無憂。殘酷的市場淘汰賽已經開始,被邊緣化的品牌皆生死未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