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范主說:追尋時光的腳步
從巴黎到日內瓦,給一個270歲的品牌過生日,是怎樣一種體驗?江詩丹頓用一場“慶生之旅”給了我答案!
1755年9月17日,24歲的日內瓦制表師Jean-Marc Vacheron,和自己的第一位學徒簽訂了契約。這一天,也被視作江詩丹頓的誕生日。
270年后的9月17日,我又一次來到日內瓦的江詩丹頓制表廠,和品牌共同慶祝了這個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日子。
![]()
這場為期3天的“270年慶生之旅”,江詩丹頓給了我太多獨一無二的體驗。
閉館逛盧浮宮,見證江詩丹頓270周年慶典的核心與巔峰之作——La Quête du Temps“尋跡時光”座鐘發布,被機械與藝術之美深深震撼。
還解鎖了人生第一次盧浮宮晚宴,收到一份意想不到的禮物——江詩丹頓送給我的“一顆恒星”。
![]()
![]()
江詩丹頓日內瓦制表廠的周年慶典也是創意非凡,整個表廠換上“慶典限定皮膚”,現代舞與高級制表的融合、夢幻的光影秀,都讓江詩丹頓的這個生日格外特別!
![]()
這次我也戴了今年新入手的江詩丹頓270周年獻禮作222鋼表,和全球CEO Laurent Perves先生再次相遇時,他也直夸“good choice”。
![]()
和江詩丹頓風格及傳承總監Christian Selmoni先生每年都要見好幾次,我入手222鋼表也是受到他的影響。這次他又戴了全新推出的藝術大師系列“致敬時光臻途”腕表,也是腕上的藝術品。
![]()
![]()
不得不說,每次跟隨江詩丹頓一同旅行,總能收獲對時間的全新感悟,踏入前所未有的奇妙世界。無論是做高級制表還是藝術創意,能超越江詩丹頓的,永遠只有它自己!
01
270周年紀念巔峰之作
“尋跡時光”創造機械藝術的奇跡
這次旅行,最為重要的環節莫過于在盧浮宮見證La Quête du Temps“尋跡時光”座鐘的發布。
為此,江詩丹頓還和盧浮宮合作,策劃了一場“Mécaniques d’Art”(藝術機械)展覽,從盧浮宮成千上萬件藏品中選擇與時間、技術、美學相關的12件展品,從古埃及的水鐘殘件到當代杰作,閉館觀展感覺十分震撼。而且盧浮宮極少展出21世紀的當代作品,為了江詩丹頓也是破例了。
![]()
“尋跡時光”座鐘是當仁不讓的C位。這是一座融合了頂尖制表技術與多種藝術工藝的“時間雕塑”,也是獨一無二的巨型復雜自動機械藝術杰作。
![]()
在重大節慶年份推出重磅作品慶祝,也是江詩丹頓的老傳統了。比如慶祝260周年推出的Reference 57260懷表,是當時“世界上最復雜的時計”,為慶祝250周年打造的包含16項復雜功能的Tour de l'Ile系列腕表等等。
![]()
![]()
在我看來,“尋跡時光”座鐘的震撼程度遠超以往。江詩丹頓為了打造它整整花了7年時間,匯聚了超過15個不同專業領域的專家和大師。
就像風格及傳承總監Christian說的:“這個項目是一場人類的冒險”,他們的通力協作也讓我看到了日內瓦制表業傳統的 “établissage”精神在當代的演繹。
![]()
? 超凡的復雜度,動偶指示時間精密絕倫
“尋跡時光”座鐘最令我驚嘆的是它的復雜性,整整包含了6293枚機械零件!堪稱江詩丹頓最復雜的單體作品。
要知道目前“全世界最復雜時計”江詩丹頓The Berkley懷表,零件數為2877枚,“尋跡時光”是它的2.19倍。
![]()
這枚座鐘之所以如此復雜,是因為它主要由時鐘和動偶音樂盒兩大部分組成。
時鐘機芯是“大腦和心臟”,擁有2370枚零件,集合了23項復雜功能,包括陀飛輪、萬年歷、月相、星空圖、逆跳顯示等等。座鐘的15項專利申請中,有7項和制表技術相關,可見江詩丹頓的創新力。
![]()
![]()
3923個零件構成的動偶與音樂盒,則是這件作品最核心、最具革命性的部分。
座鐘的最上方是一個“小金人”,它被設定為是一個“天文學家”,象征著人類對浩瀚宇宙的探索。
![]()
動偶在制表界雖然有著悠久的歷史,但一直以來都被當作獨立裝置或者“錦上添花”的存在,以觀賞性為主。
但江詩丹頓卻破天荒地將動偶裝置與時鐘構造進行深度融合,讓承擔起精準指示時間的功能,從配角一躍成為絕對的主角,給這一功能帶來了根本性的轉變,在制表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
為了實現這一轉變,動偶需要完成144種不同的姿態,而且為了讓動作更加豐富,鐘盤上的時標和刻度都是交錯隨機排列,即便是兩個挨得很近的時間,動偶表現出來的姿態都會截然不同。

這些動作都由158個凸輪的精密驅動裝置控制,背后需要極其復雜的“機械編程”。
![]()
![]()
江詩丹頓這時還不忘主動給自己“上難度”,開發了一套“機械記憶”機制,能夠實時從座鐘的走時機芯獲取標準時間信息,讓動偶所指的時間與鐘面顯示完全同步,更是難以想象的技術挑戰。
這也讓我想起風格及傳承總監Christian說的:”在創造“尋跡時光”的過程中,我們拓展了制表業的界限,我們想要做一些與眾不同的事“
![]()
“天文學家”不僅是個“思考者”,也是一位“舞者”,科學的理性與藝術的感性在此融為一體。
這場精妙絕倫的“機械之舞”,全長1分鐘30秒,背景音樂是音樂家Woodkid特別譜寫的旋律,由內置的機械音樂盒奏響。
分為三段精心編排的“舞曲”——蘇醒與指引、仰望星河、指示時間,尤其是第三段舞蹈會因時間的不同而千變萬化。這場舞蹈,既是機械藝術的結晶,也極富人文色彩。

在我心中,它象征著人類探索時間本源的歷程,冰冷的金屬也被賦予了生命力和情感,展現了機械裝置所能達到的最高級的藝術表現力。
![]()
和“尋跡時光”座鐘研發團隊成員
? 極致工藝集大成者,真正的時間藝術品
“尋跡時光”座鐘,也是江詩丹頓藝術工藝的“百科全書”。
天文學家動偶本身就是一件雕塑藝術品,先通過手工雕刻黏土模具,再分八部分用傳統的青銅鑄造法打造,通過精密的鉸接關節組裝,最后通體鍍金。
![]()
動偶的身體表面還采用線雕工藝,刻畫出“天文學家”觀測到的星座圖案,非常考驗匠人的手藝。周身還以粒鑲工藝鑲嵌了122顆明亮式切割鉆石,聯動著穹頂所呈現的星座。
![]()
![]()
底座以青金石作為星空背景,用不同弧面切割寶石鑲嵌出太陽系行星:地球(藍銅礦)、火星(紅碧玉)、木星(碎紋瑪瑙)、水星(銀曜石)。行星名稱由白色珍珠貝母嵌片拼鑲。
![]()
時鐘部分則集合了大明火琺瑯、機刻雕花、深浮雕等工藝。
最難的還是穹頂上的玻璃微繪工藝,藝術家必須以鏡像構圖的方式在穹頂內側繪制星空圖,而且繪畫載體還是一個直徑達到40厘米的球形曲面,容錯率更是為零。藝術家在創作時必須清楚地知道每一筆的位置,一筆畫錯都可能讓數周心血付諸東流。
![]()
因此在正式動筆之前,藝術家花了整整半年時間研究、練習,正式的繪制過程又花了3周,堪稱一場“極限挑戰”。
![]()
? 穿越270年的敬意,被以最浪漫的方式演繹
在我心中,“尋跡時光”座鐘是一個以“時間”致敬“時間”的作品。
最直接的致敬,就是穹頂上的星空圖,定格了“1755年9月17日上午10時”日內瓦上空的星座分布。
![]()
這個時間點就是江詩丹頓的“元年元時”,具有無可替代的創始紀念價值。也讓我不得不佩服江詩丹頓,把嚴謹的科學考證,演繹得如此浪漫。
“尋跡時光”座鐘不僅僅是一件慶祝生日的禮物,更是一座用機械、藝術和哲學鑄就的,獻給品牌270年歷史的永恒紀念碑。
![]()
與此同時,江詩丹頓還以這臺座鐘為靈感,推出了Métiers d’Art藝術大師系列“致敬時光臻途”腕表,全球限量只有20枚。
腕表采用雙面表盤的設計。正面表盤中央的鈦金屬金色人偶,呼應座鐘的“天文學家”,有種歷經時光沉淀的質感,與頭上12點位置的三維立體月球相呼應。背后的藍色漸變星空圖,同樣還原了品牌創立之日的夜空。
![]()
人偶的手臂指示時間,不僅采用了雙逆跳時間顯示的方式,還擁有“活躍”和“靜待”兩種模式,尤其是后者,計時功能在后臺運行,按下按鈕時,下垂的雙臂會立即抬起指示當前時間,趣味十足的背后是超凡的制表實力。
![]()
無論是“尋跡時光”座鐘還是“致敬時光臻途”腕表,都是以機械藝術為語言書寫的一部關于人類的史詩,告訴我們:時間,是人類用以度量生命的尺度;而生命,恰恰是因勇于探索、創造極致之美、并以此對話宇宙而偉大。
02
豐富的藝術體驗
在旅途中思考時間的意義
這場江詩丹頓270周年的“慶生之旅”,也是一場“尋跡時光”的旅行,不僅對時間有了全新的感悟,江詩丹頓的創意更讓人叫絕。
? 穿越“時光長廊”,在歷史建筑中感受跨越時代的力量
在巴黎,無論是入住的莫里斯酒店還是看展的盧浮宮,都極富歷史感。
![]()
莫里斯酒店有190年的歷史,自1835年起就坐落于巴黎市中心,因其長期以來主要接待王室成員和國際各界名流,也被譽為 “國王的酒店”,維多利亞女王、羅斯福總統、畢加索、薩爾瓦多·達利等都曾經在這里下榻或常住。
酒店的裝潢充滿了濃郁的 “歐式老錢風” 格調,著名設計師 Philippe Starck 在負責翻新設計時,融入了大量路易十六時代風格的元素,營造出一種高雅古典的氛圍,讓人仿佛置身于一座宮殿,有種時空交錯的感覺。
![]()
![]()
蓬帕杜沙龍更是直接致敬了路易十五時代的洛可可藝術,金碧輝煌的畫風就像是穿越到凡爾賽宮。1918年,畢加索在這里迎娶了芭蕾舞演員奧爾加·科赫洛娃。雖然時間飛逝,但空間卻可以留住歲月。
![]()
![]()
我們還在這里聆聽了一場探討時間本質的小型論壇,見到了霍金親傳弟子、天體物理學家Christophe Galfard,他從古人觀察日月星辰到相對論、從“時間之箭”聊到“時光旅行”,讓我好像聽了一場大師課。
![]()
他對“尋跡時光”座鐘的評價讓我印象深刻:“不必將原子鐘和這件作品比較——它們以不同的方式詮釋時間,各有故事。‘尋跡時光’承載著數百年的工藝傳承,通過對時間、美的理解不斷完善。盡管美是主觀的,但這件計時物件卻超越了時間本身”。
當我來到盧浮宮,看到“尋跡時光”與誕生于18世紀的杰作“創世之鐘”古今相對時,更加深刻地理解了這句話。
![]()
“創世之鐘”誕生于1754年,比江詩丹頓正好“大一歲”。它集成了當時最前沿的天文復雜功能,殼體以鎏金青銅雕鑄而成,這是一種極度精細且昂貴的工藝,代表了18世紀制表與工藝美學的巔峰,堪稱法蘭西國寶。
而“尋跡時光”和它隔空相望,更顯示出跨越時代的永恒性,既能適配17-19世紀場景,也符合當代審美。
![]()
也讓我感受到,真正的制表藝術是一代又一代人對“時間”的執著探索與不懈追尋。
? 在盧浮宮穹頂下吃晚宴,江詩丹頓送我一顆星
和江詩丹頓的這場旅行,也讓我解鎖了很多第一次,最為特別的莫過于在盧浮宮里吃晚宴。
夜晚的盧浮宮,整個建筑在夜色中熠熠生輝。這座平日人潮涌動的藝術圣殿,此刻只為江詩丹頓的朋友們敞開懷抱。
![]()
徜徉于盧浮宮黎塞留館的馬利中庭,時間仿佛被賦予了另一種形態。《馬利之馬》、《阿波羅追逐達芙妮》等為法國皇室花園和宮殿設計的雕塑杰作,穿越時光于我相遇。
![]()
晚宴時,透過玻璃穹頂,頭頂就是巴黎的夜色和星空,讓我想起了“尋跡時光”座鐘繪制著星空的水晶穹頂。
![]()
![]()
我還收到了一份充滿驚喜的禮物,江詩丹頓竟然送了我一個星星!
這是一顆位于321.97光年之外的恒星,以我的名字命名,它仿佛在說,你也是這浩瀚宇宙中一個獨特的存在,也將我與一道跨越三個多世紀的光連接了起來。
![]()
這也讓我想起“尋跡時光”座鐘上,那片穿越270年的星空。它們共同詮釋了江詩丹頓的制表哲學:時間不僅是精準的機械度量,更是與宇宙萬物相連的、充滿詩意的體驗。
? 日內瓦表廠“生日宴”,“機械之舞”創意無窮
江詩丹頓270歲生日當天,我們來到了它的誕生地日內瓦。
從巴黎到日內瓦,我們坐的是江詩丹頓的專屬火車,火車上的雜志,也是270周年主題雜志,還貼心地印有自己的照片~
![]()
![]()
入住日內瓦文華東方酒店,窗外是波光粼粼的日內瓦湖,對面就是江詩丹頓二代總部原址,建筑外觀還是當年模樣。在長達270年時間,江詩丹頓一步步從圣薇泉街發展成全球頂級品牌,撫今追昔,格外有儀式感。
![]()
今年第二次來江詩丹頓表廠,然而這次一下車,就受到制表師們的列隊迎接,儀式感拉滿。
![]()
走進現代化的表廠瞬間就驚呆了,身穿白大褂的制表師們不再端坐于工作臺前,而是在玻璃樓梯上翩翩起舞,這樣的景象也是百年難遇。
![]()
![]()
平時安靜的制表工坊,在生日這一天變成了大型派對現場。
制表師在操作臺前專注工作,樂手在身后演奏悠揚的樂曲,舞者們則用富有流動感的舞姿,巧妙模擬出表盤轉動的機械韻律,將精密制表與表演藝術融合的沉浸式體驗,真的太奇妙了!
![]()
毫無疑問,舞蹈是這場慶典的核心元素,而它致敬也是“尋跡時光”座鐘的“機械之舞”。
![]()
晚宴更像是一場大型光影秀,就連餐盤都變成變幻影像的幕布,每個細節都超乎想象。
![]()
窗外的景象更加震撼,一道道光柱劃破紅色的“夜霧”。高潮時刻,沖天的焰火、一道道劃破夜空的光柱,照亮了江詩丹頓制表廠,整個空間仿佛沉浸于流動的時間長河。
![]()
![]()
江詩丹頓全球CEO在致辭中表示:"活動籌備了兩年,所有的創意都來自品牌自身。"這句話道出了江詩丹頓能夠持續270年不斷創新的核心——始終堅持自主創意與卓越追求。
和中國團隊的小伙伴們,一起在背景墻前拍照,也有種大片的既視感。
![]()
![]()
這場難忘的“江詩丹頓慶生之旅”,讓我深刻感受到這個擁有270年歷史的制表品牌的不凡魅力。
不僅是一場慶祝活動,更是對制表藝術的一次崇高致敬,讓我們看到了傳統與創新如何完美結合,機械如何與藝術對話,歷史如何與未來相連。
![]()
和好友們暢聊時,我們都開始暢想275周年、280周年以及更為久遠的慶典時的盛況。
因為我們都相信,江詩丹頓將繼續以“悉力以赴,精益求精”的精神,在時間的“臻途”上不斷探索,讓制表藝術的光,永遠照耀那些熱愛時間、追求永恒的心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