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灼灼韶華》最新的劇情中,田大少與褚韶華的斗爭還在繼續。
侵權案撤訴、補腦丹熱銷、王國棟被殺,在接二連三的失敗之后,田大少對褚韶華充滿了敵意。只是,褚韶華足智多謀,又有聞知秋出謀劃策,田大少雖然看不慣她卻又干不掉她。
![]()
作為上海藥行的扛把子,田同道有深如海的心機、用不盡的手段。在他看來,正面剛不是褚韶華的對手,那么完全可以從她的身邊人圍獵,對她的軟肋處下手。
康二妞,是田大少精心物色的報復對象。二妞與韶華,從祁州到上海,從孩提到成年,兩人之間歷經磨難、情同姐妹。為了對付褚韶華,田大少決定剪其羽翼、去其爪牙,把二妞徹底擊垮,就等于砍掉了韶華的一條胳膊。
神仙打架,殃及凡人。在田大少的運籌帷幄下,小伍從北京趕到了上海,順便帶來了康二妞在臨芳樓時不堪的過往。
![]()
田大少利用小伍的爆料,收買了上海灘的一家媒體,在二妞新電影的首映禮上當眾抖出了真相、揭開了傷疤。一時之間,電影明星白冰心就是青樓女子露凝香的消息迅速搶占了上海各家媒體的頭條。
電影首映變成了社死現場,突如其來的劇變,讓曾經的康二妞、如今的白冰心措手不及。但是,田大少卻絲毫沒有收手的意思,他比誰都清楚,趁你病、要你命才是最正確的操作。
為了將白冰心搞臭搞爛、徹底錘死,田同道躲在幕后、推波助瀾,不斷炒作事件、制造輿論。于是,各大媒體、無良小編顧不上吃相,赤膊上陣、爭相撰稿——張家的報刊采訪了青樓的老鴇,李家的周報刊登了小伍的專訪,有人走街串巷找(嫖)客,有人添油加醋寫報道。
![]()
眾口鑠金,積毀銷骨。田大少深知輿論的超強殺傷力,縱然身正不怕影子斜,但總有唾沫星子淹死人的故事發生。何況,康二妞的往事并非是完全的空穴來風、無中生有。
最終,走投無路、不堪重負的二妞,只能選擇自殺、一死了之。如果不是褚韶華和聞知秋及時出現,二妞已經命喪黃泉、撒手人寰。
在逃過一劫之后,二妞在韶華的幫助下,如同浴火的鳳凰,迎來了涅槃重生。
這場風波過后,我們不禁要問,誰才是逼得二妞自殺的兇手?
![]()
田大少策劃、小伍們執行,從這個角度來看,小伍固然可恨,但田同道才是真正的罪魁禍首。如果沒有他在幕后操控,一切或許根本就不會變得這般糟糕。
只是,田大少與康二妞,有恩怨、有仇恨,雙方之間明爭暗斗、痛下殺手,也算是事出有因。真正讓人感到憤怒和不解的是,在二妞被人開盒的時候,原本應該光明磊落、執筆千秋的媒體,卻意外地扮演了幫兇的角色。
在這場全城吃瓜的鬧劇里,媒體一直在蹭流量、造熱點、帶節奏、傳謠言,持續不斷地將事件推上頭條的位置。在這個大型吃瓜現場中,申城的媒體制造爆點、收割流量、裹挾輿論、誤導民眾,始終在秀下限。
反觀事件的真相、二妞的處境,沒有人關心、沒有人同情。畢竟,對于媒體而言,他們要做的只是消費二妞,而不是拯救二妞。
![]()
康二妞的故事,讓我想起了民國時期的女明星阮玲玉。
1935年3月8日,阮玲玉在上海新閘路的住宅中吞藥自殺,結束了自己短暫的一生。她的生命定格在25歲那年的初春——死前,她曾長期身陷兩任男友張達民與唐季珊的糾纏和背叛中。
在阮玲玉死后,唐季珊曾經公布過她的遺書,其中有“人言可畏”四個字。多年以后,雖然這封遺書被認定為偽造,兩封真正的遺書也重見天日。
坦率地講,阮玲玉的死,固然是張達民誣告勒索與唐季珊自私背叛共同催生的惡果。只是,在官司纏身之外,公眾羞辱、小報謠言、輿論發酵,這些才是她被逼自盡的深層次原因。
人言可畏,是阮玲玉逃不過的困境,也是康二妞自殺的真相。即使在阮玲玉香消玉殞之后,作為罪魁禍首的記者們,依然認為責任全在死者,與媒體毫無關系。
![]()
畢竟,按照記者的說法,那些關于阮玲玉的報道,“大抵采自經官的事實,絕非捏造的謠言,舊報具在、可以復按”。這樣推卸責任的說法,和康二妞的遭遇如出一轍。何況,當時的媒體完全可以甩鍋給時代,在蔣介石統治下的新聞記者們,早就威風掃地,不再是無冕之王。
在阮玲玉自殺后,魯迅先生曾以憤怒而犀利的筆觸寫下過一篇經典雜文——《論“人言可畏”》。
在文中,魯迅先生曾經這樣寫道,“新聞的威力其實是并未全盤墜地的,它對甲無損,對乙卻會有傷;對強者它是弱者,但對更弱者它卻還是強者,所以有時雖然吞聲忍氣,有時仍可以耀武揚威。于是阮玲玉之流,就成了發揚余威的好材料了,因為她頗有名,卻無力。”
新聞媒體之所以要反復消費阮玲玉,是因為她有名氣,有流量保證;而她偏偏又沒有自保的能力。這樣的新聞人物,簡直是最好的對象。
![]()
何況,無良媒體、小報記者們之所以喜歡桃花新聞、花邊故事,是因為他們迎合受眾的需要。魯迅說,“小市民總愛聽人們的丑聞,尤其是有些熟識的人的丑聞。”
阮玲玉有知名度、有辨識度,自然也有話題度。民眾們在吃瓜的同時,還能通過錯峰出行式的對比,催生著特殊的優越感。
對此,魯迅在文中辛辣地諷刺道,“有的想,我雖然沒有阮玲玉那么漂亮,卻比她正經;有的想,我雖然不及阮玉玲的有本領,卻比她出身高;連自殺了之后,也還可以給人想,我雖然沒有阮玲玉的技藝,卻比她有勇氣,因為我沒有自殺。花幾個銅元就發見了自己的優勝,那當然是很上算的。”
遺憾的是,一百年間,真相還是跑不贏謠言,理性依舊驅不散焦慮。至于軟飯男張達民的貪婪,家暴男唐季珊的自私,不過是阮玲玉自殺事件中微不足道的掛件,多一點不多、少一點不少。嘴上評論、指尖轉發、手動點贊帶來的二次傷害,最終淹沒了阮玲玉,也讓康二妞選擇了自我了結。
每一個看客,都是潛在的幫兇。如此看來,康二妞的自殺,幾乎每個人都是兇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