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心需要空間,而全心全意地覺知或全觀,就是一種沒有任何方向感的空境。
克里希那穆提這句話的大意是:心的痛苦和局限源于被 “執念、評判、過去/未來” 填滿,而 “全觀” 正是讓內心清空束縛、回歸本真空間、實現徹底的心理自由的方式。
![]()
一、我們的心需要空間
我們的心時常被過去、未來和評判等占滿,失去了自由與清晰性。例如:
1、被 “過去” 占據:懊悔過去、用記憶定義自己(我做不好這件事)、用過去(經驗和知識等已知、路徑依賴)束縛自己;
2、被 “未來” 占據:用未來指揮現在,用未來的期待、焦慮或目標來裹挾當下、貶值或否定當下(例如,焦慮任務結果、用“未來的我”否定”當下的我“);
![]()
3、被 “評判” 占據:不假思索地評判他人和事物、貼標簽(好壞、順逆、對錯),用二元對立的思維切割世界;
4、被“自我“占據:將”我” 當成是一個獨立存在的、固定不變的 “實體”,但 “我” 其實是無數日常場景的集合。過去的“我”,非現在的“我‘,現在的”我“,也非將來的”我“。
![]()
痛苦和焦慮的根源不在事情本身,而是 “心被占據的狀態”。事情只是 “誘因”,真正的痛苦來自 “心對這件事的解讀和反應”。來自人們基于二元對立思維的執念,用 “過去的記憶” 評判它、用 “未來的焦慮” 放大它。
自我局限和自我束縛的根源也來自“心被占據”,當我們的心被過往的認知、經驗、思維和習慣等所占滿時,會慣性地重復自我、排斥與自己不一致的各種信息和觀點,不斷地用舊框架解讀新信息、不斷地“重復過去“,而非探索新可能和突破自我。
當我們的心被未來的期待或焦慮占據時(例如,焦慮未來的結果等),將會扭曲當下的行動,難以做好當下的事情、也難以發現當下的美好。
![]()
二、全觀
我們的覺察時常受到自我預設、立場、偏好、過去經驗和未來期待等因素的干擾。
而全心全意地覺知或全觀,是一種不加選擇的覺察,即觀察事物時不帶有評判、比較或分析。只是純粹地“看”,如同鏡子映照現實,不扭曲所觀之物。
![]()
三、沒有任何方向感的空境
“沒有方向感的空境”,就是心無束縛,心不再被 “應該怎樣” 綁架,回歸 “如其所是” 的狀態。
大多數人的觀察都是帶有方向感的,有目的性和預設性的。例如,要達成什么樣的目標、達到某種狀態(如我要變得更幸福、達到更安靜的狀態)、應該怎樣等等。
而“方向”的本質是思維的束縛,它源于過去和未來制約的投射。實則是用過去的經驗或未來的想象定義“應該怎樣”。
“方向”即“執著”,會讓覺知變成 “選擇性的抓取”,而非對當下的完整覺察和接納。
![]()
而真正的覺察不需要方向,因為它不是一種“追求”,而是如實地感知當下。它不是否定思維的功能性,而是拒絕讓思維主導整個心理活動。
這種覺察本身(全觀)即是一種轉化。因為當心靈不再依附于任何概念和方向時,真正的敏銳洞察和創造性便會自然涌現、痛苦和焦慮也將會自然消解。
這種全心全意地覺知或全觀,即是空境。
它是 “空” 的,因為沒有固定的 “執念” 占據內心的空間,因而能超越執著、自我束縛和局限、全然地覺知當下。
但它同時又是 “滿” 的,因為它能完整地接納當下的一切(好壞順逆、快樂與痛苦等),因而能擺脫痛苦和焦慮。
![]()
四、“全觀”即“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克里希那穆提所說的“全觀”與《金剛經》中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在核心要旨上存在高度的契合和相通:
1、兩者均超越了執著和自我
“無所住”就是心不粘著于任何一點、不執著于任何的事物、情境或狀態。而 “生其心”,正是在 “不執著” 的基礎上,生起不被污染的、本然的覺知之心。
“方向” 就是 “執著”,沒有“方向感”就是沒有執著,破除了由思維創造并受其驅動的“方向”,讓心從一切追求和逃避中解脫出來。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的“心”是指本心、般若智慧。它只有在“無所住”的前提下才能自然顯現。這個過程的本質是“無我”的,因為一旦有“我”在住、在追求,本心就被遮蔽了。
而在“全觀”的狀態下,觀察者即是被觀察者,觀察者成為觀察或體驗本身,自我消融。
![]()
2、兩者都是對思維的超越,抵達真正的自由與智慧的狀態
我們對世界的認知,不是 “直接面對世界”,而是 “通過語言和概念的框架面對世界”。我們是通過思維去理解世界,而非擁抱真實的世界。
語言、概念和思維在幫助我們了解世界的同時,同時又成為遮蔽我們認識真相的主要障礙。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的“不住”,就是不住思維創造的二元分別所形成的執著和分別、概念、語言文字相和和時間相等。
而全觀就是要超越思維的分別、比較和評判的功能。
![]()
當心“無所住”、”無方向“時,所生起的“清凈心”和所進入的“空境”,描述的是同一種狀態——一種無比清晰、靈敏和充滿創造力的心理狀態。
在這種狀態中,人們獲得了真正的自由和智慧:不再被過去、未來、自我、概念和思維制約,從而能夠完整而真實地覺察和回應每一個當下的生命瞬間。
它們不是指向未來的某個成就,而是當下“無所住”、”無方向“時的自行顯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