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讀后感開天窗,哈哈,本周放肆了一下。
300多頁的李娟的《阿勒泰的角落》,還剩下100頁左右沒看完,那就下周再慢慢看了。
剛在美容院跟好朋友微信了幾句,借了她后天下午的時間陪我去做腸胃鏡。
然后跟我表哥聊了幾句,重點的信息就是要是我換車不用留給他了,反正也分手了,上班的醫院也沒給職員留車位,說還是共享單車方便,一次也就2元錢。
最后問了我同父異母的弟弟,說國慶也不回老家。
我說,你之前不是想過年來找我玩嘛,其實我想著過年我都是去好友云浮家過年,國慶來的話可能更好。
不過他說過年來也就幾天就走,國慶打算就趴宿舍。
好吧,那我也不說啥了,過年來,問問他要不要去海邊,帶他去一下我帶爺爺去過的海陵島好了。
不是刻意帶他去玩,是我考慮我倆在我家會挺尷尬的。
其實,當初說出那句“你有空也可以來找我玩”的話后,從他驚訝的語氣中,我也知道他是萬萬沒想到的。
可能,前幾年他們三個來,他現在慢慢知道了確實我也只是想讓爺爺來,他跟我爸只是捎帶的了。
當時,就蠻尷尬的。
如果,只是我和爺爺在我的房子里,我會覺得很舒適,會很自然地跟我爺爺撒嬌,逗我爺爺笑......
可是多了他二個我并不親近的親人,就要收起來很多情緒上對爺爺的表達,1女3男相處1、2周時間,哪怕疫情來了,我也把他們送上了回老家的高鐵。
那時候,有人就說疫情來了,不安全,勸我留他們多住一段時間。
幸好還沒開始封控,幸好我還是狠心送他們回去了,不然,之后封起來這種相處我會很難受。
如今距離過年也沒幾個月,我弟前陣子真的因我一句隨口的話提出過年來找我玩,我倒有點小犯愁起來。
但又不敢表露不歡迎他來的心思,罷了,以后幾十年總有這種時刻,躲是躲不過的。
由這次腸胃鏡,我也想到后續再有這種場景的時候,所能依靠的也就只有身邊的好朋友。
其實早就想過這種問題,只是沒到事兒上,感受還是會不一樣。
那么,以后就要保持對好友家的情感投資,目前,每年去她家也是帶伴手禮、給她兒子500元紅包。
從他出生起基本就是這樣,有時他們先回去,就會讓我去她家幫著帶點什么東西回去用。
她家鑰匙我有一把,我家鑰匙之前她也有一把。
話說搬過來這邊確實好像還沒給過她,她們一家三口來吃入伙飯時,她婆婆去忙兼職還沒來成。
回她老家,我也是有固定的房間的,偶爾我不去,那個房間也沒人用。
甚至有時候,像五一或國慶,我說不跟他們回去,等一兩天,她婆婆又會叫她發微信喊我,說:“被窩都給你鋪好了,蚊帳正在裝。”
然后,就是一張床鋪的照片發過來~
好友的奶奶還在世,我很是羨慕,她也是跟爺爺奶奶一起生活長大,跟我一樣,不過我現在已經沒有二老陪伴了。
人生路還很長,可以預見的是長輩們都會慢慢離開我們。
我也在想,我爸的那天到來時,我要如何回應,我們已經再次沒有聯系又2年了。
清明回去時,不是表哥變著法地讓我回去看下,我是本打算不進村給爺爺奶奶燒燒紙就跑的。
不過,回也只是花了幾百塊買了禮物拎回去進下家門,飯都沒吃確實也是燒完紙就跑了的。
看李娟的書,看她們娘三個的生活,感覺很特別,但細想又知道她當時一定也經常挺痛苦的吧。
書里數次提到“寂寞”二字,寂寞不可怕,但寂寞本身就是一種“痛苦”。
這2年我才開始領悟那句“子欲養而親不待”的含義,如我,并不是養不養的問題,而是我也需要爺爺奶奶的陪伴的。
但死亡這件事,注定沒辦法回頭。
失去這件事,也無法彌補,更無法替代。
那些日日夜夜的陪伴,打罵也好、鬧情緒耍脾氣,在他們去之后都只會是寶貴再寶貴的記憶。
我可以理解李子柒放棄大城市回去守在奶奶身邊的行為,也是在這幾年。
如果,咱也早點這么做就好了,哪怕,回去天天被催婚,又如何?!
好像有點喪哈,其實一點沒有,我每次想這些事,都是在懷念我自己最親最親的親人,我認為這些時刻,還是挺美好的。
就這,洗漱睡覺,祝大家都越來越好(掃一掃喪喪的氣氛)!
作者介紹:
里拉,90后,2018年創業,坐標廣東,從事人力資源行業。
閑時做做滴滴順風車司機,也和朋友開過兩家女裝店。
2020年3月開始碼字日更,5月29日正式買入第一只股票,至今仍行走在回本之路。
在這里,我會分享我的工作、生活、理財,以及看了些什么書。
目前,正在踐行每年52本書計劃(已連續2年完成)。
如果喜歡我,期待關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