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宛如身體內的 “能量調度大師”,悄然將食物轉化為能量,以供日常所需。然而,一旦其 “履職失當”,身體便會發出若有似無的 “警訊”。很多人總等明顯難受了才在意,其實只要多觀察生活里的小反常,就能更早發現問題。下面這 4 類反復出現的情況,別輕易放過,很可能是血糖在 “打招呼”。
哪 4 類異常要警惕血糖問題?
這些異常未必同時出現,只要 1-2 類經常發生,就建議多留心,抽時間做個簡單的血糖檢測。
![]()
總覺得口渴,喝再多水也緩解不了:以前喝半杯就能解渴,最近卻像 “渴極了”,剛喝完一杯水,不到 20 分鐘又想喝,甚至半夜會渴得爬起來找水。更明顯的是,以前不愛主動喝水,現在手里總攥著水杯,可即便喝了不少,嘴巴里還是又干又澀,沒一點水潤感。這是因為血糖偏高時,身體會通過尿液排出多余糖分,水分也跟著流失,自然會頻繁覺得渴。
明明吃了正餐,卻很快又餓了:中午剛吃了一碗面加青菜,還沒到下午 4 點,肚子就開始 “咕嚕叫”,甚至餓到手腳發慌、冒冷汗。有時中途吃了小面包、橙子,也只能撐一會兒,很快又會覺得餓。這不是 “胃口好”,而是身體里的糖分沒法被細胞吸收利用,細胞缺能量,大腦就一個勁發 “餓” 的信號,讓人總想吃東西。
沒做體力活,卻總覺得渾身沒力氣:每天下班到家,往椅子上一坐就不想動,周末就算睡夠 9 小時,起來后還是覺得沒精神,連整理書桌、倒垃圾這種小事都覺得費勁。這種 “累” 和工作忙的疲憊不一樣,是從骨子里透出來的無力感,就算躺著歇著,也沒法恢復。其實是血糖異常打亂了能量供應,身體就像沒充滿電的充電寶,怎么用都沒勁兒。
視力突然變模糊,看東西沒以前清晰:最近看手機朋友圈時,總覺得文字好像 “虛著”,揉了好幾下眼睛還是看不清;有時看樓下的路燈,也覺得燈光散成一團,像蒙了一層霧。這不是 “老花眼” 提前來,而是血糖升高時,眼睛里的晶狀體受影響變了形,沒法正常聚焦,才會出現視力模糊。
![]()
血糖異常和體重,不只是“胖人有風險”
一提到血糖異常,很多人會覺得 “只有胖人才會遇到”,其實不是這樣,體重和血糖的關系比我們想的復雜,不管胖瘦都不能大意。
有些體重超標的人,尤其是腰上肉多的,確實更容易出現血糖問題。但也有一些人,體重在正常范圍,甚至有點偏瘦,卻還是查出血糖異常。這可能是因為他們平時吃飯沒規律,有時早上不吃、中午猛吃,有時又總吃奶茶、甜品,長期下來,血糖的穩定就被攪亂了。
還有一種情況要注意:如果體重在 1-2 個月里突然掉了 5-7 斤,而且不是刻意節食、運動減肥導致的,這時候反而要警惕血糖問題。因為身體沒法用糖分供能,就會分解脂肪和蛋白質,體重自然下降,這種 “莫名變瘦” 不是好事,一定要及時去檢查。
![]()
睡眠不好,也會悄悄影響血糖
很多人未意識到,睡眠質量與血糖緊密相連。長期睡眠欠佳,恰似在血糖調控的精巧體系里“橫生枝節”,干擾其有序運轉,進而對身體健康造成不良影響。
經常熬夜、睡不夠的人,血糖更容易波動。比如晚上加班、刷視頻到凌晨 1 點才睡,第二天早上測血糖,數值很可能比平時高。熬夜易擾亂身體生物鐘,致使調節血糖的激素分泌失調,削弱機體血糖調控能力。熬夜對血糖的危害不容小覷,我們理應提高警惕,重視這一問題,維護身體健康。
就算每天睡夠 8 小時,但如果睡眠質量差,比如晚上總醒、做噩夢,也會影響血糖。有研究顯示,長期睡眠差的人,出現血糖異常的概率,比睡眠安穩的人高很多。所以不管是工作熬夜,還是壓力大睡不著,都要及時調整,比如盡量晚上 11 點前準備睡覺,睡前別刷手機,讓睡眠規律又安穩,才能幫血糖穩住。
![]()
事實上,血糖異常并非令人畏懼之事。只需密切留意身體發出的異常信號,盡早察覺并評估狀況,便可及時做出調整,有效應對這一問題。平時除了關注身體變化,也可以定期測血糖,尤其是家里有人血糖異常、自己常熬夜或吃飯不規律的人,每年做一次血糖檢測,就能更穩妥地護好健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