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在2025中國混合動力技術持續創新與市場趨勢研討會期間,圍繞“十五五’期間混合動力市場發展趨勢”的主題,業內專家、行業協會負責人、企業負責人展開了深入對話,并形成了混合動力車型市場滲透率還將繼續提升的共識。他們對混合動力車型市場前景非常看好,并提議混合動力車型要積極參與全球競爭。
![]()
![]()
主持人:天津中德傳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吳東
![]()
東風汽車公司研發總院乘用車動力中心總師 張社民
![]()
中國乘用車動力總成專業委員會秘書長 賈素芬
![]()
南京林業大學汽車與交通學院智能車輛工程系教授 張涌
![]()
中國汽車自動變速器創新聯盟秘書長 李盛其
混合動力與純電動技術互補共存
李盛其:插電式混合動力受企業內生動力、政策支持及市場需求三重推動,前景廣闊。增程式混合動力因理想汽車等的成功驗證了其市場合理性。普通油電混合動力汽車雖在技術上曾被仰視,但當前在國內面臨智能化配套不足的挑戰。
純電動汽車與增程式混合動力汽車的競爭結果,最終取決于電池技術進步的速率。如果電池在安全、壽命與能量密度等方面取得突破,純電動汽車將更具優勢。
張社民:當前,混合動力汽車市場增長率已經超過純電動汽車。市場是由用戶定的。用戶喜歡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是因為其電感和純電動汽車一樣,加速很快,日常使用成本又低。
賈素芬:吉利汽車始終堅信混合動力與純電動應互補共存,而非互相替代。早在2022年《富春江共識》中,我們就提出需從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角度評價動力系統,并呼吁技術平權。
目前汽車產業電動化已步入深水區,但純電動汽車仍面臨安全、電池回收等瓶頸。我個人更推薦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因其覆蓋全場景需求,油耗接近普通混合動力車型,成本也在不斷下降。
張涌:我認為燃油車不會快速退出市場,混合動力汽車則將持續提高電驅比例。我曾負責混合動力與純電動項目,深感二者并非對立,而應協同發展。變速箱最初為優化發動機而誕生,如今則需同時服務于電機。高轉速電機(如35000轉)需專用變速機構,這也呼吁傳統變速企業轉型。另一方面,機械結構正走向解耦與軟件定義,控制系統則向集中化發展,依托強大算力與高速網絡實現全局優化。因此,混合動力將逐步深化電動化,融合更多電控元件與智能技術。
國內市場插混、增程平分秋色 海外市場HEV更占優勢
張社民:增程式混合動力與純電動均是為緩解里程焦慮而生。增程式混合動力可視為純電動汽車的有效補充,適合遠途與應急場景,而插電混動則因經濟性與動力性能受到用戶青睞。
在混合動力系統中,專用發動機的高效化曾被視為重點,但熱效率超過45%后,邊際效益將顯著降低。用戶年用油量有限,過高熱效率反而推高成本。油電混合汽車(HEV)在國內因未列入新能源汽車范疇而發展受限,但在國際市場上表現強勁,如豐田年銷油電混合動力汽車達360萬輛。因此,油電混合動力汽車或許是自主品牌“出海”的重要路徑。
在海外,自主品牌就要直面與日系車企的競爭。目前,我們已經具備這方面的實力。比如:東風已開發出功率分流+4擋串并聯的混動系統,結構精巧,兼顧節油與動力性能,既適合油電混合動力汽車也適用于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具備較強的國際競爭力。
賈素芬:我們預計,未來油電混合動力汽車的市場占有率將在5%-8%這個區間。油電混合動力汽車尤其適合出口,參與國際競爭。未來,在新能源汽車市場上,純電動汽車與混合動力汽車的市場占有率比例可能在4∶6至6∶4間動態平衡,具體比例還要取決于政策、能源結構及市場選擇。
李盛其:預計“十五五”期間,在混合動力汽車細分市場,插電式混合動力與增程式混合動力車型銷量約占整體銷量的90%,HEV約10%。其中,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銷量占總銷量的50%,增程式混合動力汽車占總銷量的40%。但在國際市場尤其是歐洲,仍為普通油電混合動力汽車留下市場空間。
當下,歐盟借助碳足跡等壁壘試圖延緩中國純電動汽車進程,因此,中國車企仍需持續在混合動力技術上持續深耕,以應對全球市場的多元需求。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