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這次真的贏大了。
自 iPhone 17 系列正式發布以來,它幾乎搶走了所有話題焦點,再次上演了流量和銷量齊頭并進的經典局面。
發布會同期,熱搜頻上,預售開啟后,iPhone 17還刷新了搶購狂潮——官網因訪問量過大而卡頓,官網顯示,iPhone 17 系列的預計發貨時間已被推遲至 10 月 16 日之后。
電商平臺也遭遇了銷售“秒光”的熱潮。天貓旗艦店的發貨時間預計在 37天內,甚至京東戰報稱預售“1分鐘成交量超去年全天銷量”,再次展現了蘋果強大的品牌號召力。
牙膏擠爆,今年蘋果怎么又行了?
討論度背后全是銷量
在注意力經濟時代,無聲無息或許才是最大的失敗。
外形改動是毫無爭議的最大爆點——17 Pro 丑 以驚人的 2.1 億閱讀量沖上熱搜,成為今年科技圈最出圈的事件之一。
![]()
各花入各眼,你覺得iPhone 17系列好看嗎?
有人表示“充電寶都不會買這么丑的”;有人則覺得套殼后都看不見了,只要功能升級能值回票價就行;還有人覺得“橙色拿在手里,一眼就能知道你換iPhone 17 Pro了”……
盡管眾說紛紜,但爭議本身就為蘋果帶來了流量和關注。
胖鯨認為,這也是蘋果在回應自iPhone 11 以來,“外觀相似”帶來的用戶審美疲勞——顯性的、一眼可見的變化,不僅重新激發公眾討論,還可以滿足用戶“被識別”的新鮮感。另一方面,參考“歷史經驗”來看,消費者往往“罵歸罵,買歸買”,罵聲中更能成就爆款。
![]()
自iPhone 11,外觀區別是顏色和相機位置 圖源@小陳數碼豬
不過,僅有爭議和流量并不能支撐銷量,性能、品類的升級才是吸引用戶購買的關鍵。
標準版一改“擠牙膏”式升級,在續航、存儲、快充和散熱上大幅提升,以“加量不加價”的策略來回應此前用戶對標準版基礎體驗的不滿;全新機型iPhone Air的推出,則化解了此前Plus機型“體驗靠近標準版,價格直逼Pro版”的尷尬定位,以極致輕薄切入,探索使用新場景。
![]()
全新機型iPhone Air
這種品類更新,讓不同需求的用戶都找到了換機的理由——無論是追求性價比、偏愛輕薄、嘗試雙機,還是忠于旗艦性能。
其中有趣的是,為強調Air的輕薄設計,官網采用了手指捏合的動作,凸顯“迄今最薄iPhone”,這是一個簡潔而全球統一的視覺語言。
然而,卻在韓國官網獨家刪去手勢,只因為在韓國文化中,此類“手勢”將引發不雅聯想。這種“特殊對待”也在網絡上引發熱議,尤其在韓網收獲好評,被網友戲稱:“Apple背后必有高人指點。”
![]()
蘋果官網宣傳圖
調侃之余,在胖鯨看來,這種細微但卻很關鍵的本地化操作,也體現了蘋果營銷創意中常被人忽略的優點:在全球大統一的審美創意下,蘋果依舊保持對在地文化的洞察力,確保品牌無論在哪個市場都不會因文化差異而觸雷。
這種對營銷的精準把控,同樣執行在其明星營銷的升級上——用更高階的“共創”模式,來替代傳統單向宣傳式的“代言”。
繼劉柏辛、The Weeknd、Olivia Rodrigo之后,蘋果今年選擇合作王嘉爾,借由話題,突出其電影模式、防抖等特性,橫跨“明星”和“數碼”兩大頂流圈層。
![]()
蘋果和王嘉爾的共創在微博上擁有專屬話題頁
這不同于“明星代言”單向的、灌輸性的口號植入,而是通過沉浸式、場景化的內容,將產品實力轉化為“生產力”的代名詞。不僅回應了當下年輕用戶對“真實質感”和“敘事化消費”的偏好,也進一步強化了蘋果“高端、時尚、生產力”的品牌形象。
![]()
王嘉爾和蘋果的共創視頻
從制造爭議引爆話題,到實打實用產品承接住需求,再到跨國界、跨圈層的營銷運作——蘋果今年確實“擠爆了牙膏”,市場也在銷售數據上給出熱烈的回應。
接下來的戰場,則是天貓、京東、拼多多等平臺各顯神通,用各自特色和玩法,將這巨大流量轉化為實實在在的訂單。
電商平臺:誰跑贏了?
觀平臺競爭之激烈,不難看出:競爭已經不再局限于價格比拼,更是一場圍繞用戶心智、覆蓋整個消費鏈路的“差異化定位戰”。
傳統三大平臺今年依舊鞏固自身優勢,做到精準打擊目標人群。
阿里系仍舊是最懂“算賬”的平臺——天貓iPhone 17 天貓24期免息疊國補# 的廣告像毛細血管一般,幾乎嵌入所有 iPhone 17 相關話題,累計閱讀已達1.2億。用“廣告滲透”將平臺“金融理財”的優勢觸達至更多價格敏感用戶。
![]()
任何關于iPhone的話題下都有天貓的廣告
有一說一,天貓的“金融方案”確實降低了購買門檻——24期免息,“不談總價,只算日均”,標準版日均低至7元,確實讓人很難說不。
同屬阿里系的淘寶閃購,則結合自身擅長的“奶茶戰”:買手機送17杯奶茶免單,制造了話題,再結合“現貨30分鐘送達”的即時零售場景,強化了購買的儀式感與即時滿足。
![]()
淘寶閃購主打奶茶免單和“30分鐘速達”
不過,奶茶免單的兌換門檻并不低。消費者需要在30天內喝完17杯奶茶——2025年10月10日-11月8日期間每日領取,每天限1張,當日核銷。這種“甜蜜負擔”,非奶茶真愛粉可能無福消受。
另一邊,“快”和“以舊換新”,成為今年選擇京東的核心理由。
![]()
京東和電競選手Paraboy共創
同樣的分期和國補優惠下,京東在強調“以舊換新補貼”的差異之外,還以“傘兵”的借代,將“快送”優勢形象化、人格化——京東和旗下外號“傘兵”的電競選手Paraboy,拍攝以游戲《和平精英》為背景的廣告片,用游戲中形象的“傘兵速度”,強化“分鐘級配送”的用戶心智。
不過,激活后不退的規則,也會適當勸退部分想根據實機體驗來決策的用戶。
“百億補貼創始人”拼多多依舊直接——用簡單的方式吸引價格決定性用戶。全系直降900元,平臺直接補貼差價,無需湊單,堪稱“到手即最低”。
![]()
又簡單又花哨的補貼規則
但“拼多多老用戶”懂得都懂:不僅要整點搶券,還存在砍單風險,買不買得到依然看緣分。這種搶券難、砍單多的“傳統”,也是拼多多在用戶體驗上一貫的陳年舊疾。
老玩家的路數年年不會有太大的改變,今年的新玩家抖音則更值得一看——蘋果官方旗艦店于8月29日正式入駐抖音商城,同步首發iPhone 17系列,帶來12期免息、7天無理由、激活可退、個性化購物建議等服務。
![]()
蘋果在抖音商城的旗艦店鋪
這也標志著抖音進一步從內容場域向著電商場域的邁進,成為蘋果繼官網、天貓后的第三大直營渠道,用“官方正品+優質服務”重塑用戶心智、爭奪高端用戶。
胖鯨縱觀各平臺策略:天貓的免息、京東的速達、拼多多的低價……各平臺正基于自身核心優勢,構建差異化的消費場景。每一條賽道都代表著一種用戶轉化路徑。各平臺不再進行同質化競爭,而是基于平臺的核心能力構建差異化優勢。
最后如果要回答,電商平臺,誰跑贏了?
胖鯨則認為,最終的贏家不一定是補貼最多的一方,而是最能將短期用戶流量轉化為長期用戶資產,將蘋果流量最高效轉化為自身忠實用戶的平臺。
每個平臺都給出了自己的答案,那么,你會選擇在哪里購買 iPhone 17 呢?
本期作者王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