脖子酸痛、僵硬,轉動時還會發出 “咔咔” 聲;偶爾頭暈惡心,連帶著肩膀也跟著發沉;長時間低頭后,抬頭都得慢慢緩 —— 如果你經常出現這些情況,別不當回事,這很可能是頸椎在向你 “抗議” 了。
很多人覺得頸椎不舒服是小毛病,忍忍就過去,可實際上,這些看似不起眼的不適,慢慢會變成長期困擾。比如原本只是偶爾酸痛,后來發展成每天起床脖子都僵得動不了;原本只是低頭看手機久了頭暈,后來連坐著辦公半小時都覺得難受。更麻煩的是,頸椎問題還會悄悄影響生活,比如晚上睡不好、注意力難以集中,甚至連抬頭看天花板都成了 “奢侈” 的事。
![]()
趁早改掉這幾種傷頸椎的習慣
長期低頭使用電子設備的習慣:刷手機、看平板時,頭部持續前傾超過 30 度,單次使用時長超 30 分鐘;睡前躺著側看電子設備,左右交替觀看時間累計超 1 小時。
久坐且坐姿錯誤的習慣:辦公或看電視時,彎腰駝背、頭部前伸,耳朵與肩膀不在同一垂直線;連續坐姿超過 4 小時不活動,或癱坐沙發、低頭含胸等姿勢持續超 1 小時。
忽視頸椎日常放松的習慣:全天無刻意頸椎放松動作,僅在頸椎酸痛時才短暫活動;日常缺乏針對頸肩肌肉的簡單鍛煉,頸肩肌肉長期處于緊繃狀態。
頸椎不舒服,容易連帶胳膊、手臂 “鬧脾氣”
不少人誤以為頸椎問題僅表現為脖頸疼痛,實則不然。它會悄然累及胳膊與手臂,使原本輕而易舉的日常動作,都變得困難重重,讓人備受困擾。
![]()
比如拿東西時突然沒力氣,手里的杯子、筆容易掉在地上;或者胳膊抬不高,穿衣服時伸手夠后背的扣子,沒抬幾下就覺得胳膊酸得抬不動。頸椎周邊神經與胳膊、手臂相系,一旦頸椎出現問題,便可能“壓迫”這些神經。如此一來,極易致使胳膊、手臂產生乏力之感,活動也會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
還有人會覺得手臂發麻,比如打字時手指突然一陣發麻,像有小蟲子在爬;或者晚上睡覺壓到胳膊,醒來后麻得半天緩不過來 —— 如果這種發麻的情況經常出現,不一定是壓到了,很可能是頸椎問題在 “搞鬼”,神經被壓迫后,手臂就容易出現麻木感。
遇到這種情況,別只盯著胳膊、手臂看,要先想想是不是頸椎出了問題。可以先按照之前說的方法調整坐姿、少低頭看手機,每天多活動頸肩,比如雙手自然下垂,慢慢向兩側抬起胳膊,抬到和肩膀平齊的高度再放下,重復 10 次,既能活動胳膊,也能間接放松頸椎,緩解胳膊、手臂的不適。
![]()
頸椎不好,可能讓你 “吃不好、睡不香”
頸椎問題不僅影響身體活動,還會悄悄打亂日常的飲食和睡眠,讓生活質量大打折扣。
吃飯時容易沒胃口,或者吞咽時覺得喉嚨 “發緊”。比如吃米飯、面條時,咽下去的動作變得不順暢,總覺得有東西卡在喉嚨附近;或者明明很餓,卻因為脖子酸痛、肩膀發沉,沒心思好好吃飯,吃幾口就覺得累。由于頸椎周邊肌肉與喉嚨、食道附近肌肉相連,當頸椎不適時,周圍肌肉會處于緊張狀態,不僅可能對吞咽動作造成影響,還會因身體的不適感使人喪失胃口。
晚上睡覺總睡不安穩,比如躺下后怎么調整姿勢都覺得脖子疼,翻來覆去半小時還睡不著;或者半夜會因為脖子僵硬、頭暈醒過來,醒后很難再睡著。就算勉強睡夠 8 小時,早上起來還是覺得沒精神,就像沒睡一樣 —— 這都是頸椎問題在干擾睡眠,頸椎沒得到好好休息,人自然也睡不香。
![]()
頸椎問題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經年累月間,由長期不良習慣逐步積淀而成。它是時光里不良姿態與習慣悄然埋下的隱患,需我們重視日常,防患于未然。別等頸椎疼得影響生活了才重視,從現在開始改掉傷頸椎的習慣,關注電子設備使用、坐姿,同時留意頸椎問題可能引發的胳膊不適、飲食睡眠干擾,每天花幾分鐘呵護頸椎,就能遠離這些困擾,讓身體更輕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