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萬科又向大股東借錢了,這次借20.64億,借款利率還是2.34%。這是萬科今年以來的第9次借款,算下來每月一次,比那啥都準。
為了吊住這條命,萬科迄今累計找深鐵借了259.41億了,要不是深鐵家底厚,萬科怕是早就跟碧桂園之流一個德行了。
跟之前一樣,萬科這次借錢的目的還是為了還債,還9月21日到期的22萬科GN003債券,當初發行規模20億元。
今年12月,萬科還有兩筆債券到期,分別是22萬科MNT004、005,發行規模分別是20億和37億。
這也意味著,接下來的第四季度,萬科至少還要發兩次借錢公告。
雪球上有投資者發帖稱,深鐵集團作為萬科大股東,在2025年看上去一直——有一種往河堤決口丟沙包的感覺。
值得注意的是,救萬科的,不只是深鐵集團,其融資借款對象,不只是深鐵這個大股東。
2025年上半年,萬科合并報表范圍內新增融資和再融資249億元(不含股東借款),這個金額幾乎和深鐵集團借給萬科的數值1:1。
按上半年的數據,萬科境內新增融資的綜合成本為3.39%,新增股東借款的綜合成本為2.34%。
文章開頭講到,萬科向深鐵借錢的利率幾乎全部為此在2.34%,萬科財報中的提到的融資的綜合成本為3.39%。
很明顯,深鐵的低息借款拉低了萬科的整體融資成本。
回看深鐵與萬科的結緣,2017年“寶萬之爭”中,深鐵怒砸664億拿下萬科29.38%的股權。
此后五年間,深鐵累計從萬科獲得了192億的分紅,從這五年的回報來看,深鐵投資萬科無疑是一筆非常劃算的生意。
但此后萬科業績開始下滑:2021年凈利潤首次同比下滑,2022年銷售規模下滑,2023年全面虧損,2024年虧損近500億,2025年上半年再虧119.5億。
除了直接借款259.41億元,深鐵還通過認購REITs、資產受讓等方式為萬科提供了約46億元的融資支持。
從最初的664億入股,到債務融資46億,再到真金白銀借款259.41億,深鐵總共向萬科投入了969億元左右
扣除前五年的累計分紅192億,深鐵埋進去了777.41億。
截至9月17日,萬科總市值841.1億元,深鐵持有27.18%股份,股權價值約為228.6億元,較664億的投資成本縮水了三分之二。
前五年躺著分紅的時候,這筆投資是相當的劃算,后三年不僅把吃進去的分紅吐了出來,還掏了777億的老底,這投資虧大了。
今天,萬科集團官網更新的之前傳出的組織架構及管理團隊信息,這意味著這場萬科史上調整最大、醞釀了近一年的的組織大變革正式落地。
![]()
新的組織架構中,集團總部被分為董事會辦公室、集團辦公室/黨群工作部和11個中心。
原先萬科體系中最龐大的開發經營事業集團被徹底拆分,變成16家城市公司。
原先的物業事業集團降級為事業部,與商業、辦公、長租、海外等并列。
管理團隊方面,董事長辛杰、工會主席解凍、執行副總裁郁亮、執行副總裁李鋒、執行副總裁華翠、執行副總裁財務負責人韓慧華、董事會秘書田鈞等人,以及分別負責物業、商業與酒店事業部的朱保全、孫嘉職務不變。
集團執行副總裁李剛,新兼任了北京公司總經理;
原開發經營事業集團總經理張海,新職務變成了集團首席產品官、集團產品設計中心總經理;
原西南區域管理部首席合伙人/總經理李嵬,新擔任集團投資發展中心總經理;
華東區域管理部首席合伙人/總經理吳鏑,新職位為集團首席營銷官;
卜令秋任集團財務總監。
不久前,萬科公布的財報顯示,今年上半年萬科營業收入1053.23億,同比下降26.23%,虧損金額119.47億,這個數據比去年上半年的98億還要多上20多億。
這1000多億的營收中,其中主要還是依賴房地產的銷售,今年上半年,晚上實現銷售面積538.9萬平方米,同比下滑42.6%,銷售金額691.1億,同比下滑45.7%。
營收占比來看,萬科靠賣房的收入占比近七成,依賴性極大。說到底,萬科要想活下去,依然要依賴銷售回暖。
如此看來,萬科要想真正走出困境,不能只靠大股東輸血。唯一的辦法就是大家都去買萬科的房子,把他銷量頂上來!
這樣,萬科此局便可破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