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甄老板還是賈老板,現實中確實有很多這樣的老板,所以大家才有那么多共鳴——真的就是身邊人啊。
我跟他們接觸過,他們有三個很明顯的特點:
1、極為自信,當然也可以說極為自負;
2、習慣性被人馬首是瞻,誰要是把他當普通人他就受不了;
3、受不了批評,誰對他有意見誰就是他的仇敵一樣。
這說到底是一種局限性,能不能突破這種局限性要看老板自身的器量如何。
我認為年齡不是障礙,比如任總、東哥等企業家為什么受人歡迎呢?行有不得,反求諸己,所以關鍵是自己的改變。
![]()
經驗主義害死人。
“現在,我們這些老江湖,都不知道怎么做廣告了。”
這是宗慶后曾經的感言。
從傳統經濟時代到互聯網經濟時代,很多老板都感到了茫然,不知道世界怎么了,需要抓緊學習,改變思維和方法才能與時俱進。
在市場經濟初期,賣方市場,廠家看重的是規模和渠道,比如娃哈哈兼并杭州罐頭廠就是“蛇吞象”一樣的躍遷,讓它具備了做大規模的能力。
然后通過大規模的廣告宣傳和市場營銷,通過其獨創的聯銷體模式,賺錢就非常容易了。
但當時代變了,過去的經驗就不能成為企業繼續成功的指引。所以我們看到杭州另一位企業家的崛起,猶如新王舊王的交替。
![]()
從賣方市場到買方市場,關鍵是什么?
生產過剩,規模越大的企業如果不能及時變革的話,就很容易轟然倒地,巨人倒下的時候,尸體還是溫的。
傳統經濟時代的老板們為什么容易碰壁?
有句話說得很經典,“他們尊重經驗而看輕理論,因而不能通觀客觀過程的全體,缺乏明確的方針,沒有遠大的前途,沾沾自喜于一得之功和一孔之見。”
到了買方市場階段,最重要的是產品力,企業必須以用戶需求為導向,以客戶為中心,這樣才能贏得客戶的信任和支持。
我們看娃哈哈同時代的企業,能夠在三四十年后還蓬勃發展的,無不是以產品制勝。
過去是人找產品,現在是產品找人,這就非常考驗企業的價值觀和組織活力。老方說產品質量、品牌特性和服務效率成為新時代企業成功的關鍵。

老板就是IP,品牌就是態度。
最經典的例子就是雷軍,必須佩服雷老板的遠見,他很早就認準了喬布斯、馬斯克那套模式,創始人就是企業產品的第一代言人,盡管很多人說這樣做對企業有很大的風險,但這些人維度還是低了一些。
想一想,如果老板經受住考驗呢?
那老板的IP影響力就會跟企業和企業產品相輔相成,而要想持續發展、經受住考驗,那最核心的一點就是真誠,真誠是必殺技,你做自己那你就不會有大的錯誤。
要相信雷老板對利弊的判斷,現在很多車企老板也在學雷軍,就是因為看見而相信,認可了這種模式有效。
只要對企業的發展有利,老板拋頭露面算什么,給消費者開車門算什么,這才是踐行“顧客是上帝、消費者是朋友”的價值觀。
![]()
每個人和每個企業都有草臺班子的時候。
畢竟沒有人所有的判斷都是對的,而且很多時候成功不在于自己的本事,而是取決于時機和運氣。
但很多老板在稍有成就后就膨脹了,以為自己無所不能,無所不知,什么都明白,其他人都不如自己聰明能干,周圍的人不管下屬、員工還是家人,最聰明的做法就是一切都聽自己的,受自己掌控,以他為中心。
所以一旦是養成了這樣的心理定勢,遇到錯誤的時候不是自我反省,解決錯誤,而是否定錯誤,或者是把提出問題的人干掉,以維護他的所謂面子、虛榮心或自尊之類的東西。
這就是草臺班子的時刻。
對此,最好的態度和策略就是不端著,不裝,老方說“當個人”的意思就是既把自己當人看,也把別人當人看,而且唯有把別人當人看的時候自己才是個人。
要知道現在這個世界最喜歡的就是真實的個體,說人話,你從群眾中來就應該回到群眾中去,唯有如此才能實事求是,不斷前進。當然有時候你需要有一些“網感”,曉得年輕人關心什么,畢竟你不能只做一代人的生意,思維跟得上時代才能避免自己出丑——自己以為什么都好,別人看起來卻像小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