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底發射的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正把人類的視線推向130多億年前的宇宙。
按大爆炸理論的劇本,那時該是星系萌芽的“宇宙童年”,但望遠鏡傳回的圖像卻讓人撓頭,那些遙遠星系不僅存在,還已發育得相當成熟。
這事就像在考古時發現公元前的青銅器上刻著現代微積分公式,直接戳中了現有宇宙學模型的痛處。
膨脹宇宙的百年拼圖
1929年,美國天文學家哈勃盯著望遠鏡數據犯了嘀咕:遠處的星系都在飛速遠離地球,而且越遠跑得越快。
這一發現顛覆了當時的認知,宇宙不是靜態的,而是在膨脹。
就像往面包里撒葡萄干,烤箱加熱后面包膨脹,葡萄干自然彼此遠離。
比利時學者勒梅特,早幾年就從愛因斯坦的方程里算出了膨脹解,可連愛因斯坦自己都覺得“這模型太離譜”,還特意在方程里加了個“宇宙常數”來維持靜態宇宙的設想。
直到哈勃的觀測證據砸在面前,他才無奈承認:“我犯了這輩子最大的物理學錯誤。”
![]()
這場“膨脹宇宙”的認知,最終催生了大爆炸理論的核心構想,既然宇宙在膨脹,那倒推回去,它必然曾是個體積極小、密度極高的奇點。
1949年,英國天文學家霍伊爾在廣播節目里調侃地稱其為“大爆炸”,這名字就這么歪打正著地傳開了。
1964年,兩位工程師偶然發現的宇宙微波背景輻射(CMB),更被視作大爆炸留下的“余溫”,成了理論最堅實的證據之一。
但這套理論并非天衣無縫,按宇宙學原理,早期宇宙該是均勻分布的“粒子湯”,可均勻的物質怎么聚集成星系?就像把糖撒進咖啡里,若沒有攪拌,糖粒很難自己聚成塊。
科學家只好假設早期宇宙存在“密度擾動”,像撒在湯里的鹽粒,成為星系形成的種子。
更棘手的是“精細調節”問題,宇宙膨脹速率若比當前值偏差百億億分之一,要么膨脹太快物質來不及聚集,要么塌縮成黑洞,根本不會有恒星和生命。
這種“恰到好處”讓不少人懷疑:難道宇宙參數是被“設計”好的?
更讓人頭疼的是“失蹤的宇宙”,算上所有能看見的恒星、星系,科學家發現它們只占宇宙臨界密度的5%左右。
![]()
1933年,瑞士天文學家茲威基就發現星系團的運動速度快得離譜,必須存在看不見的“暗物質”才能解釋引力。
可找了近百年,暗物質的真身還是個謎。
1998年,超新星觀測又扔出重磅炸彈,宇宙膨脹竟然在加速!為了解釋這反常識的現象,愛因斯坦當年拋棄的“宇宙常數”被重新請回,化身成占宇宙70%的“暗能量”。
但暗能量究竟是什么?說實話,科學界至今搞不清,只能自嘲這是“用未知解釋未知”。
![]()
哈勃常數的世紀之爭
測量宇宙膨脹的速率(哈勃常數),本該是驗證理論的關鍵。
但近年來,“早期宇宙”和“晚期宇宙”的測量結果卻鬧起了別扭。
用CMB數據算出的膨脹速率,比用超新星、造父變星等“標準燭光”測出的值低了約10%。
這就像拼一幅千年古畫,用畫的左半部分推測整幅畫的尺寸,和右半部分的實測結果對不上號。
有人猜測暗能量可能隨時間變化,甚至懷疑暴脹理論需要修正。
2023年的一項研究暗示,愛因斯坦的宇宙常數或許并非恒定,這給本就混亂的局面又添了把火。
韋伯望遠鏡的觀測結果,更是讓理論面臨考驗。
按現有模型,大爆炸后約5億年才該出現第一批恒星,但望遠鏡卻拍到了132億年前(大爆炸后約5億年)就已成型的星系團。
這些“早熟”的星系就像突然出現在幼兒園畢業典禮上的大學生,完全超出了理論預期。
有科學家坦言:“要么是我們對星系形成的物理過程理解錯了,要么就是大爆炸模型需要動大手術。”
當“假設”成為理論支柱
如今的大爆炸理論,就像一座用幾根“假設支柱”撐起的大廈:宇宙暴脹解釋了密度擾動,暗物質填補了引力缺失,暗能量驅動著加速膨脹。
但這三大支柱都缺乏直接證據,2004年,一群科學家在《新科學家》上公開質疑:“在其他物理領域,這種不斷用新假設填補漏洞的做法,早該被質疑理論的有效性了。
”這話雖尖銳,卻點中了要害,如果用“無法定義的神秘力量”來解釋宇宙,和古人用“神靈意志”解釋自然現象又有何本質區別?
必須承認,大爆炸理論仍是目前解釋宇宙起源最成功的模型,它預言了CMB、元素豐度等關鍵現象。
但歷史多次提醒我們:牛頓力學曾被視為終極真理,最終卻被相對論和量子力學改寫;“以太”理論曾風靡一時,最終被證明子虛烏有。
![]()
面對韋伯望遠鏡揭示的新謎題,或許我們該像愛因斯坦說的那樣保持謙卑:“理論的真理永遠無法被證明,因為未來的觀測可能隨時顛覆它。”
宇宙的真相,或許就藏在這些理論的裂縫里。
當我們用更精密的儀器窺探深空,用更智慧的頭腦重構模型時,下一個顛覆認知的發現,可能就在下一次觀測數據里。
而這,正是科學最迷人的地方,在不斷推翻與重建中,逼近宇宙的終極答案。
【免責聲明】:本文創作宗旨是傳播正能量,杜絕任何低俗或違規內容。如涉及版權或者人物侵權問題,請私信及時聯系我們(評論區有時看不到),我們將第一時間進行處理!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聯系后即刻刪除或作出更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