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里不少小不舒服,我們總習慣性歸為 “累著了”“沒休息好”,忍忍就過去。可你或許沒意識到,有些看似普通的身體反應,背后可能藏著高血壓的 “隱形提示”。誠然,出現這些信號未必就意味著罹患高血壓。然而,多一份警覺,盡早予以關注,總歸是有益無害的。如此行事,能讓我們對自身健康多一分把握。
這 4 個 “常見” 信號,別再不當回事
![]()
很多時候,身體發出的預警會被我們當成 “正常現象”,實則可能是高血壓在悄悄 “打招呼”。以下四個信號極易被人忽視,具有一定隱匿性。建議你對照檢視一番,看看自身是否遭遇過此類情況,以免有所疏漏。
偶爾頭痛,尤其 “后腦勺發緊疼”: 誰都有過頭疼的時候,熬夜、吹冷風、缺水都可能引發,所以疼的時候大多會想 “歇會兒就好”。但如果經常出現后腦勺發緊、發沉的痛感,有時還帶著脹感,且早上剛睡醒時更明顯,活動一會兒又稍有緩解,就別只怪 “沒睡好” 了。
蹲著站起來,突然頭暈眼黑: 不少人都有過這樣的經歷 —— 蹲在地上系鞋帶,猛地起身瞬間天旋地轉、眼前發黑,得扶著東西緩幾秒才恢復。大家通常會覺得 “是貧血”“血糖低了”,確實貧血或低血糖可能導致,但高血壓也可能引發這種情況。
耳朵總嗡嗡響,像有小蟲子叫: 偶爾耳鳴很常見,比如剛從吵鬧環境出來、沒休息好,一般很快會消失,沒人會太在意。可如果耳朵里經常有嗡嗡聲、鳴聲,有時像電流聲,有時像小蟲子叫,安靜時更明顯,且持續時間不短,就別不當回事了。
看東西偶爾模糊,眨眨眼又好: 長時間看手機、電腦,眼睛疲勞會導致視物模糊,眨眨眼、歇會兒就恢復,這是常事。但如果沒長時間用眼,也頻繁突然看不清東西,比如看字像隔了層霧,緩一會兒又正常,這可能和高血壓有關。
![]()
為什么這些信號容易被當成 “正常”?
不是大家不關心身體,而是這些信號太 “日常”,和平時的小不適太像,很容易歸到其他常見原因里,主要有兩點:
第一,信號 “不特異”,和普通不適高度重合。比如頭暈眼黑,先想到的是貧血、低血糖;頭疼會歸咎于沒休息好、吹冷風;耳鳴覺得是耳朵累了;視力模糊則認為是用眼過度。這些常見原因太普遍,很少有人會和高血壓聯系起來。而且這些信號不是持續存在,比如頭暈就幾秒、頭疼一會兒就好,自然讓人覺得 “沒大事”。
第二,對高血壓有 “刻板印象”。提到高血壓,大家總覺得會有 “劇烈頭疼”“心慌胸悶” 這類明顯癥狀,覺得它的信號肯定很嚴重,不會是這些 “小打小鬧” 的不舒服。可實際上,很多人的高血壓很 “溫和”,不會突然出現劇烈癥狀,反而用這些不明顯的小信號提醒我們,也正因如此,這些信號才更容易被忽略。
![]()
發現這些信號,該怎么正確應對?
如果經常出現上面說的信號,不用慌,也別立刻認定自己是高血壓,做好兩件事就好:
“悄悄” 測幾次血壓,別只測一次下結論。很多人覺得測血壓麻煩,其實在家用電子血壓計就行,很簡單。測的時候要注意:別剛運動完、剛吃完飯或剛生氣就測,最好坐著歇 10 分鐘再測;手臂要放平穩,和心臟保持同一高度。
不用每天測很多次,比如出現信號的那幾天,每天早上睡醒后、晚上睡前各測一次,連續測 3-5 天,看看血壓范圍。正常血壓標準通常為收縮壓(高壓)低于 120mmHg,舒張壓(低壓)低于 80mmHg。倘若多次測量,高壓超過 140mmHg,或低壓超過 90mmHg,便需前往醫院向醫生咨詢。
![]()
要是測出來血壓偏高,也別緊張,醫生會根據情況給建議,可能是調整習慣,也可能是其他方式,只要跟著醫生指導做,血壓大多能控制得很好。
實際上,高血壓本身并非令人畏懼之物。真正值得憂慮的是,我們對它發出的“細微警示”視而不見,任由潛在風險悄然滋長。這些看似普通的身體信號,或許就是身體在提醒 “該多關注自己啦”。時刻關注自身狀態,敏銳察覺健康預警。用心呵護自我,將關愛傾注于日常細微處。如此,身體方能舒泰安康,綻放蓬勃生機與活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