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印尼一則官方聲明引發震動:其重要港口城市巨港(Palembang),在600年前的明朝時期,曾擁有一個特殊身份——“舊港宣慰司”。這并非普通貿易站,而是明朝中央政權直接管轄的海外“特別行政區”,最高長官由北京朝廷直接任命。
![]()
這一歷史定位分量十足。試想鄭和七下西洋的壯舉:數百艘寶船、數萬官兵,每日物資消耗、船只維修、人員休整,堪稱“移動長城”。若沒有巨港這樣根基穩固、由中央直管、且當地華人高度認同中華的海外核心基地,如此宏大的航海行動根本無法持續運作。
歷史揭曉,巨港曾是明朝經略南洋的強力支點,也是古代中國海洋影響力的重要見證。
熱點評論:
印尼這波“自曝祖籍”操作,表面是陳述歷史,內里卻暗流洶涌。它精準戳中了兩個當代敏感點:中國日益增強的海外影響力投射,以及東南亞華人族群的復雜身份認同。
巨港作為“舊港宣慰司”的歷史,是鐵打的史實。它標志著古代中國經略海洋的巔峰時刻——中央政權有能力、有決心在遙遠南洋建立并維持直接管轄的行政機構,這背后是強大的國力、先進的航海技術和深厚的華人基礎支撐。鄭和船隊能縱橫四海,巨港這樣的“海外航母基地”功不可沒。
如今舊事重提,耐人尋味。在南海博弈加劇、中國推進“一帶一路”的背景下,印尼此舉或許意在試探,或為某些利益訴求鋪墊歷史依據。而網友熱議“回歸”、“一國兩制”,雖顯激進,卻折射出部分海外華人對中華母體難以割舍的文化血脈與情感聯結。
至于“取代新加坡”的設想,則過于理想化。新加坡的成功源于其獨特的地緣政治智慧與高效治理,非簡單復制港口即可撼動。中國今日的海洋戰略,應超越歷史榮光的追憶,著眼于構建基于互利共贏的現代海上合作網絡,以實力與智慧贏得尊重,而非沉湎于“故土”情懷。歷史是鏡子,照亮來路,但前行的方向,終究取決于當下的格局與行動。
點擊小編頭像+【關注】訂閱精彩圖文每日推送,不容錯過!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