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能源觀(ID:xinnengyuanqianzhan)原創
全文2946字,閱讀時間6分鐘
9月15日起,小鵬汽車將召回2024年8月20日至2025年4月27日期間生產的部分小鵬P7+汽車,共計47490輛。
召回的官方原因是,電動助力轉向系統異常,存在安全隱患。或許還有一個隱藏原因,那就是權威媒體《經濟參考報》跟蹤報道了小鵬P7+轉向機設計缺陷引起的車主維權事件,新華網、澎湃新聞等眾多媒體大量轉發,形成了輿論引導強大合力。
從偷偷給轉向機接口涂抹密封膠,到向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備案了召回計劃,小鵬汽車的破冰之舉,標志著新造車企業開始正視車輛質量問題。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數據顯示,國內乘用車2024全年召回總量突破1112萬輛,同比增長65.3%,其中新能源汽車召回量飆升137.5%。而在榜單上,寶馬、特斯拉、奔馳占據前三,自主品牌唯有長安上榜,而風頭正勁的造車新勢力幾乎全部“零召回”。
![]()
圖/國內乘用車歷年召回情況
來源/互聯網 新能源觀截圖
那是我們的新勢力車企就質量過硬沒有瑕疵嗎?顯然不是。召回榜單的背后,折射出中國汽車產業的深層鏡像:當外資品牌將召回視為常態化責任擔當時,有些自主品牌卻仍在回避問題、暗箱操作。
召回不是品牌污點,而是對消費者負責的體現。中國自主品牌要想真正崛起,或許就差這一個“召回”的距離——敢于直面問題的勇氣、主動承擔責任的態度,以及健全的售后服務體系。
何小鵬自己也在慕尼黑車展接受采訪中表示,未來能活下來的大公司都會是全球化公司。那“召回”這堂課,自主品牌得補上。
1.召回冰火兩重天:外資品牌為何“主動認錯”?
2024年中國汽車召回榜單,數據令人深思。寶馬以超百萬輛的召回規模高居榜首,特斯拉、奔馳緊隨其后。前五名全部被外資品牌包攬。這與自主品牌形成鮮明對比。
長安汽車成為唯一躋身前十的自主品牌。而銷量節節攀升的新勢力車企,卻在召回榜單上“集體隱身”。零跑、蔚來、小鵬、理想、極氪幾乎全部保持“零召回”紀錄。
這種反差令人困惑。
客觀來說,外資車企的主動召回已成為常態化操作。寶馬去年因制動系統隱患發起大規模召回;特斯拉針對安全帶問題迅速響應;奔馳因軟件問題主動召回。
這些企業早已將召回納入正常運營流程。召回不是負面新聞,而是負責任的表現。
特別值得關注的是,隨著智能網聯汽車發展,OTA技術為召回提供了新方式。特斯拉通過遠程升級解決了許多軟件問題。這既降低了成本,又提高了效率。
![]()
圖/特斯拉OTA升級
來源/互聯網 新能源觀截圖
外資品牌對待召回的態度是:主動、透明、高效。他們不怕暴露問題,而是積極解決問題。
反觀自主品牌,尤其是新勢力車企,召回記錄幾乎空白。這不是因為它們的質量完美無缺,而是問題被以其他方式處理了。
小鵬P7+車型在正式召回前,被曝出通過“打膠”處理轉向機問題,要求車主簽署保密協議,甚至通過OTA升級試圖掩蓋問題。
![]()
圖/車輛轉向機接口處的密封膠
來源/互聯網 新能源觀截圖
業內流傳著車企解決質量問題的潛規則:通過客戶投訴渠道個案處理,避免公開召回。小范圍通知車主到店維修,但不公開聲明。用“免費檢查”“升級服務”等名義替代召回。
這種做法短期內用最低的成本維護了品牌形象,卻埋下了長期隱患。當消費者發現真相時,信任已經破碎。
有媒體分析稱,轉向機總成的成本約6000元,而小鵬P7+自去年11月上市以來,已經交付了超過6.7萬輛,本次召回47490輛,那將是接近3億元的真金白銀。作為對比,小鵬汽車二季度凈虧損4.8億元,而3億元可能也會影響其“四季度盈利”計劃。
![]()
圖/小鵬汽車近年季度凈虧損(單位:百萬元)
來源/互聯網 新能源觀截圖
外資品牌在中國市場深耕多年,已經建立了成熟的質量反饋和召回體系。他們明白:主動召回雖然短期成本增加,但長期看保護了品牌價值。
中國自主品牌還在成長階段。銷量和市場份額固然重要,但建立消費者信任同樣關鍵。回避召回問題,最終會傷害品牌自身。
2.新勢力的信任危機:暗箱操作比缺陷本身更可怕
自主品牌,特別是造車新勢力,在處理質量問題時往往采取“召回”的另一面:暗箱操作。
極氪曾被曝電池續航縮水,廠家最初保持沉默,悄悄從后臺鎖了功率,后來車主鬧得太兇,這才私下提供解決方案,暗戳戳地“偷梁換柱”打著檢測電池的名義說電池不行了,冠冕堂皇給一批車主更換了電池。
![]()
圖/極氪投訴案例
來源/車質網 新能源觀截圖
這些案例反映出新勢力品牌的質量管控體系尚不成熟。更令人擔憂的是,這些問題往往不是個別現象,而是批次性質量缺陷。然而,廠家卻選擇了個案處理的方式,避免公開召回。
第三方機構數據顯示,自主品牌5年以上車齡的故障投訴率比合資品牌高12%。這暴露了自主品牌在長期可靠性方面的短板。
在智能汽車時代,OTA技術本應成為解決問題的利器。特斯拉使用OTA解決軟件問題,提高用戶體驗,這是技術創新的正確應用。但有些企業卻濫用這項技術。
部分自主品牌卻以OTA升級為名,行隱瞞缺陷之實,偷偷修復本應召回的質量問題。小鵬汽車在召回前,也曾試圖通過OTA升級解決部分車主的轉向問題,但未向監管部門備案,辜負了消費者的信任。
![]()
圖/小鵬汽車轉向異常畫面
來源/互聯網 新能源觀截圖
汽車召回制度有嚴格流程。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負責監管召回工作,廠家有義務報告缺陷產品信息,隨后是缺陷調查、風險評估、制定召回計劃,最后是實施召回和效果評估。
從問題發現、調查評估到召回實施,都需要專業透明的操作。這個流程確保了消費者權益得到保護,也促使企業不斷提高產品質量。
召回對消費者意味著安全保障。對企業則是雙重影響:短期面臨成本和形象壓力,長期卻能夠積累信任,提升品牌價值。暗箱操作可能暫時避免負面曝光,但一旦被揭露,信任危機將更加嚴重。缺陷本身可能只是技術問題,但隱瞞缺陷卻是誠信問題。
新勢力車企需要明白:信任是它們最寶貴的資產。失去信任,再炫酷的技術也無法贏得市場。
3.“零召回”到“敢召回”:自主品牌的必修課
造車新勢力正面臨發展瓶頸,銷量增長的同時,責任擔當也應同步提升。“零召回”不應該是追求目標。
還是以小鵬為例。小鵬汽車2025年銷量飆升,前8個月累計交付已突破27萬輛。但銷量增長的同時,質量問題也逐漸顯現。P7+車主此前就曾多方反映方向機異響問題,車主得到的解決方案是“打膠處理”。
![]()
圖/小鵬汽車8月交付數據
來源/互聯網 新能源觀截圖
這種治標不治本的方法引發了用戶的廣泛不滿。在面對自身產品缺陷這個問題上,企業應該變被動為主動,建立成熟的召回機制不是選擇題,而是必答題。
轉變觀念是第一步。召回不是品牌污點,而是負責任的表現。敢于直面問題,才能真正解決問題。
不管最終是什么原因促成了小鵬汽車的這次召回,我們都要給這家新勢力車企點贊。召回近4.8萬輛車,為相關車輛免費更換改進后的轉向機總成,這表明自主品牌已經開始正視問題。
事實上,我們的監管政策也正在完善。主管部門正在加強對汽車產品的質量監管,完善缺陷產品召回法律法規,建立更嚴格懲罰機制。同時建立快速響應機制,健全質量監控體系,提前發現潛在問題。
![]()
圖/小鵬汽車召回公告
來源/互聯網 新能源觀截圖
真誠是必殺技,透明溝通是橋梁。新勢力車企代表著中國汽車的未來。它們應該在技術創新之外,同樣重視責任擔當。我們的自主品牌要主動向消費者說明問題真相,誠實地道歉并解釋解決方案,及時公布召回進展。
尤其需要指出的是,我們的消費者是理性的——他們能夠接受產品可能存在缺陷,但不能接受被欺騙!這已經被無數次拉橫幅的事實驗證過了。
中國自主品牌已經證明了自己能夠造出好車。現在需要證明的是:他們能夠為自己的產品全面負責。從“零召回”到“敢召回”,這是一堂必修課。畢業了,才能真正與世界級品牌同臺競技。
少一些暗箱操作,多一些透明擔當。這樣,自主品牌才能真正成為新能源領域的大企業,而不僅僅是銷量大戶。召回不是終點,而是新的起點。它是品牌成熟的標志,也是質量自信的表現。這條路不容易,但必須走。因為消費者值得更好的對待,中國汽車產業值得更好的未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