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注:點擊上方藍字“地產一品塘”,歡迎置頂或設為星標, 快速獲取地產干貨
大家好,我是地產高富帥。
去年到今年,市場仍然急速下行,房企暴雷風潮仍在持續,如今多數早期知名民營軍團即使未官宣暴雷,也都混的很慘,要么半死不活。
作為曾經的華南五虎之一的合生創展,曾經的地產航母,這幾年雖然沒有官宣暴雷,但是其實內核也已經撐的有點難受了。
特別是去年開始,裁員+組織調整也讓其多次上了熱搜,最大的變動莫過于把旗下的珠江投資與合生創展兩大平臺合二為一。
這兩年不管是合生還是珠江,其內部口碑仍然是一邊倒狀態:不停止的招聘與不停止的大批量離職,是這家房企典型的品牌形象。
合生創展早期的運營思路也相對簡單,就是完全復制港資邏輯,大批量一線城市囤地,享受土地紅利,這也是多年來合生一直引以為傲的競爭力。
![]()
土地紅利與強投資戰略,這已經是10多年前房企高喊的口號了,如今這種簡單粗暴的經營思維如果還能持續成功,那估計這個行業就要徹底完犢子了。
很顯然,對于如今產品市場導向驅動的新時代,簡單粗暴依靠土地紅利的房企肯定是無法持續的,就連如今多數港資大佬也都撐不住多久。
近期,合生創展也發布了上半年年報,從小盈利到大虧損,外界不清楚合生創展經歷了什么,其實也就是吃老本不行了,沒有硬實力的房企終將頂不過市場壓力。
8月28日,合生創展集團發布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個月中期業績。2025年上半年,合生創展實現營業額為64.71億港元,同比減少53%;股權持有人應占虧損為17.32億港元。
![]()
合生創造這家企業也是在華南區域最為特殊的存在,旗下三大平臺全部是家族化經營策略,珠江投資與珠光集團深耕廣州等城市更新,合生創展深耕北京與上海的高端住宅。
一句話形容,就是合生創展作為上市公司玩的是高端路線,作為后備軍的珠江投資其實就是作為土地前期獲取的平臺屬性為主,珠江投資自己開發的項目還是比較少。
這就是很多人對合生創展這家房企較為陌生的原因,其看起來在一線城市土地很厚實,但是也不知道這些土地怎么來的,因為合生系房企從來不參加招拍掛土拍。
合生創展這幾年在住宅板塊深度布局幾大核心一線城市,并且成立了一個獨立的品牌:合生縵元,但是其操盤團隊仍然還是早一批老人為主。
![]()
但是從入市的反饋與呈現的產品形態來看,小編覺得合生做豪宅的功底尚未出師,雖然項目硬件都有不錯的表現力,但是其內核仍然不是在做豪宅。
其實就是把之前早期屯的一線城市的土地重新利用起來,土地紅利沒有了,可以把價格提起來,做豪宅并不是合生早期的核心規劃,是沒有辦法的市場行為。
據離職合生縵云團隊的經理人反饋,內部還是一言堂邏輯,還是老一套粵系家族企業的管控思維,產品運營思路早已經與標桿主流房企拉開差距。
合生老朱的玩法其實在當年來看,確實有些不走尋常路,如今幾大城市入市的縵云系住宅,其開發周期都高達10-15年以上。
廣州縵云,拿地時間已經要追溯到2001年,棚改舊改所得,囤地時間超過10年以上之久。
北京縵云ONE,拿地時間是2001年, 2024年才開發一期,一拖就拖了20多年,不得不服合生囤地的能力。
合生杭州灣國際新城,拿地時間是2009年,也是通過其一級開發平臺獲取,已經開發了12期,今年年底估計終于要全部交付了。
![]()
也不清楚合生老朱是怎么玩轉舊改的,動輒幾十年的一些項目,其產品能否跟得上時代客戶的需求都是小事,這政府方面難道都不會約談。
相對比港資房企方面,合生創展的囤地套路也算不錯了,如今李老板旗下的長江實業已經陸續開始大批量拋售華南項目,3-5折甩賣也是常見操作。
![]()
今年7月末,一則地產消息如驚雷炸響:李嘉誠旗下長江實業突然拋售大灣區400套房源,最低總價僅40萬元人民幣。
惠州某房源51㎡戶型單價從1.4萬/㎡腰斬至8632元/㎡;東莞一處別墅更從巔峰期的6.8萬/㎡暴跌至1.8萬/㎡,跌幅超70%。
很顯然,李老板這種空手套白狼策略早就應該廢除了, 今年6月,深圳率先試點強制收回閑置土地機制,直指“囤地捂盤”的暴利模式。
合生創展比港資房企玩的更勁,還想玩高端溢價產品,本身這土地成本相對于現在的出售的房價已經是零頭了。
最近,廣州的豪宅市場有些波瀾,縵云的價格竟然降到了單價5字頭,總價8字頭。這真是讓人大跌眼鏡。
雖然是為了加快銷售速度,和觀樾搶客戶,但這種做法真是“傷敵八百,自損一千”,漫云品牌在廣州已經被市場直接打臉了。
早在前幾年剛開盤的時候,合生就鬧出了行業多個笑話:據悉,光項目的營銷團隊,都已經換了3波人。
當時吹風價都已經到了10萬+,加上早期口碑一直不怎么好,現在廣州雖然全面放開限購,但是似乎市場并沒有多大起色。
再說物業,合生的康景物業從駿景花園到合生縵云、合生中央城和湖山國際,口碑一直不好,對于豪宅來說,后期物業運營水平是最為關鍵的價值體現。
合生開發的小區園林沒人管,保安還敢打業主,物業在廣州的風評和名聲都很差,這也是近幾年合生系面臨高端轉型的困境。
盡管合生創展試圖通過品牌形象升級,產品系的升級來提升業績,但是其屌絲內核的管控體系,實在能支撐這么多一線城市的土地開發。
另外一個方面,合生珠江系在早幾年也是習慣挖明星高管裝門面的企業之一,甭管多牛逼的高管,來到合生系就是當一個擺設,何去何從從來都是依靠自己。
2019年到2023年四年,地產江湖三大明星高管都曾經擋不住合生系的高薪酬誘惑,但是話說回來,到底能拿幾個月,誰也不知道。
第一位加盟合生系的是前仁恒值得執行副總裁王晞,作為早期招商地產三劍客,也是10年前那個黃金時代最為知名的頂級經理人之一。
王總最有價值的職業黃金時期是在招商蛇口與仁恒置地,2006年至2016年十年時間,王總做到招商蛇口華東區域總。
根據招商蛇口年報,2015年,王晞帶領的華東區域實現營業收入155.40億元,同比增長130.79%,是公司貢獻最高的區域。
2016年到2019年擔任仁恒置地集團執行副總裁,在當年那個時代,設計出生的高管能夠做到這種級別的非常少,可見王總確實是一線業務出生的高手。
從2019年到2024年,作為合生旗下珠江投資集團的總裁,王總多次代表珠江投資出席活動,基本上作為企業發言人為主,主導的仍然還是投資方向為主。
熟悉合生珠江的朋友應該知道,這家房企已經換了多個總裁角色,授權較弱是一大特點,各種總裁的抬頭也是花里胡哨很多。
去年初合生與珠江兩大平臺合并之后,王總就已經消失于江湖許久,據悉如今早已經轉戰創業市場,重新出發深耕大健康產業。
第二位是來自榮盛發展的聯席總裁莊青峰,也是70后陣營中的明星高管。清華學霸加持,中建與中海系多年的專業沉淀。
其最有含金量的職業履歷是在碧桂園集團,2016年莊總從中海地產加盟碧桂園集團擔任山東區域總裁,也創造了當時多個項目銷售紀錄。
2018.9月莊總火速加盟榮盛發展擔任運營副總裁,2021年殺入華南區域,單槍匹馬擔任大灣區區域總裁牽頭華南區域業務。
不過隨著市場下行,榮盛發展面臨業務萎縮與暴雷后遺癥,2022年初期不久,莊總就加盟珠江投資集團擔任副總裁,并牽頭地產開發業務。
不過作為總裁級別的 莊青峰顯然很難適應上面還有一位總裁的職業空間,八個月后就直接離職了,在2022年底就已經回歸山東開啟了創業生涯。
第三位是來自龍湖系的毛文斌,也是最后一位重量級嘉賓,也是70后老炮級地產明星高管之一,一直活躍在華南區域。
毛文斌于2000年加入中海地產,從投資分析開始做起,十年時間,他逐步發展成為集團投資業務負責人,進而成長為區域公司的總經理。
據當年報道稱,除了北上廣深和成都以外,中海很多城市都是由他開拓的,為集團的開疆拓土立下了赫赫戰功。
離開中海后,毛文斌還短暫的在招商、金茂前身方興地產工作過,但時間都不長;直到2013年,毛文斌加盟龍湖,曾歷任廣州區域總經理、廣佛公司董事長職務。
在2022年初,加入了合生創展,擔任廣州區域董事長,很明顯在外界眼里,合生系在廣州的大量土地儲備,就是最能吸引人的最強底牌。
不到一年時間,毛文斌還是選擇離職,并加盟了廣州豪宅開發商僑鑫集團,合生系高管流動的大幕也就此關閉。
縱觀這么多年,合生身上的話題度仍然還是持續存在,但是市場上時不時傳出其資金緊張,拖欠工資的新聞,可謂是想不紅也不行的節奏。
對于今天的分享, 大家有什么評價? 都可以留言討論,感謝大家。
您的認可,是對我最好的鼓勵
地產一品堂,80后 工科理工男 深漂19年 19年獵頭從業經歷,16年以上地產行業沉淀,關注地產戰略布局,產品運營,持續研究健康管理,個人微信:luyipin000;各位朋友可以加我隨時交流探討 共同進步;近期新增地產一品堂官方微信群,大家也可以加入,與更多的地產人+再創業者交流溝通,共同進步,還可以討論資產配置與大健康管理。
另外地產一品塘新增人才服務模塊,有興趣的朋友也可以添加聯系方式,一對一咨詢業務具體流程細節,私人定制職業發展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