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多地“金九銀十”傳統銷售旺季的到來,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線城市近期密集出臺樓市優化政策,包括放寬限購、下調利率、提高公積金貸款額度等,市場迅速回應。深圳新政首周二手房成交量環比大漲37%,北京、上海也多指標回升,市場活躍度顯著提升。
NO.1|壹
多地出臺樓市新政,一線城市率先啟動
8月以來,全國多地迎來一輪房地產政策優化潮。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線城市相繼推出放松限購、降利率、調公積金等一系列措施,明顯提振市場情緒。
深圳率先調整分區限購政策,羅湖、寶安、龍崗、龍華、坪山、光明區不再限制購房套數,成年單身人士按家庭執行限購,首付和貸款利率政策也同步放寬。
北京于8月8日推出“8·8新政”,優化了五環外限購、單身限購規則及公積金政策,加快了剛需和改善客戶入市節奏。
上海緊隨其后,發布“滬六條”,從限購、公積金、信貸等多方面同步發力,有效促進購房需求釋放。
市場反應迅速且積極。
深圳有新盤咨詢量上漲約20%,營銷人員反饋:“政策一出,之前猶豫的客戶開始行動,還新增了一批原不具備資格的看房人。”
北京通州某樓盤日均接待客戶150組,周末超400組;昌平一項目客戶到訪量增長40%,成交轉化率也明顯提升。
數據同樣印證回暖:
北京8月新房網簽2824套,環比增2.3%;二手房13119套,環比增4.1%;上海新政出臺一周,新房成交量環比上升7%,二手房增11%。
![]()
![]()
數據來源:中指數據
政策效應正在持續擴散,不少房企也借勢加大推盤和促銷力度。市場預期“金九銀十”成色較往年更值得期待。
NO.2|貳
合肥公積金放寬、新房仍承壓,二手房“以價換量”
合肥于8月出臺公積金新政,自9月8日起全面提高貸款額度,加大對剛需及多子女家庭的支持:夫妻雙方繳存最高貸額度由100萬元提至120萬元;單方繳存由70萬元提至90萬元;多子女家庭首套最高可貸144萬元(雙方)或108萬元(單人),切實降低購房門檻。
然而政策效果并未立竿見影。“金九”首周(9月1日-7日),合肥新房備案僅185套,環比大幅下降48.2%,備案均價23071元/㎡,環比下跌4.8%,市場仍處調整階段。
![]()
與之相反,二手房市場呈“以價換量”態勢:上周成交539套,環比上升6.3%,均價1.2萬/㎡,環比漲5.8%。但拉長時間看,二手房價格整體仍處于下行通道,8月底均價已跌破1.2萬/㎡,顯示當前成交回暖多依靠業主降價促成。
![]()
但整體來看,9月份二手房成交量開始回升,試產活躍度提升,但整體來看二手房價格依然呈下跌趨勢,尤其8月底二手房價格已經跌破1.2萬/㎡,以價換量現象較為明顯。
NO.3|叁
總結:政策托底效應顯現,市場恢復仍需時間
目前來看,多地樓市新政對提升市場活躍度已有初步成效。一線城市反應迅速,咨詢、到訪、成交均現回升,政策積極效應正在釋放。
而如合肥等二線城市,雖跟進政策調整(如公積金放寬),但新房市場仍面臨壓力,反映出高庫存、弱預期等問題尚未完全化解。二手房雖成交量小幅回升,但仍依賴“以價換量”,市場信心的全面恢復仍需時間。
第一房智庫觀點:
本輪政策組合拳突出因城施策、精準調控,尤其一線城市帶頭松綁,釋放了積極信號。但樓市是否整體回暖,還需觀察后續數據變化及居民收入預期是否改善。政策有望繼續細化調整,支撐市場軟著陸,不同城市之間的分化格局仍會延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