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小喇叭漸漸合攏
黎荔
![]()
清早起來,拉開隔紗門,陽臺花圃中已爬滿了牽牛花,藍的,紫的,粉的,像是哪個頑皮的孩童將顏料盤打翻在了藤蔓綠葉間。一個個倒垂著的小喇叭,仿佛要奏出甚么清越的調子來。俯身細看,那花瓣薄如蟬翼,紋理卻極是精致,自中心向外輻射,顏色由深入淺,到了邊緣幾乎透明。花蕊藏在深處,怯生生的,沾著點點瑩潔晨露。這花朝開暮落,原是極平常的,然而在秋日的晨光里,卻別有一番風致。帶露折取一枝,隨意插進陶罐里,牽牛花便拗出各種低垂、探頭、斜曲的姿態,煞是可愛。
牽牛花的名字,據說來自一個古老的故事。北宋著名藥學家唐慎微在《證類本草》中提到過。起因是因為一位農夫常年患病,卻在陰差陽錯之下服用牽牛花的種子治好了那個痼疾,于是為了感激牽牛花,農夫就牽著自家的牛到了牽牛花生長的地方去拜謝,因此才將這花稱作了牽牛花。說實話,我是不太明白這個操作的,畢竟就算真的要拜謝這株牽牛花,帶上自家牛干什么?這位農夫就不怕自家牛把他的救命恩花幾口嚼沒了嗎?
還有一種說法,認為牽牛花的名字與牛郎織女的傳說有些干系。每年牽牛花的花期,都正好和天上牛郎織女相會的日期相同,并且無論是什么顏色的牽牛花,仔細觀察其外表,都能在花朵內看到星型的花紋,這像極了天上的星星!《荊楚歲時記》里說:“天河之東有織女,天帝之子也。年年織杼勞役,織成云錦天衣。天帝憐其獨處,許嫁河西牽牛郎,嫁后遂廢織纴。天帝怒,責令歸河東,但使一年一度相會。”這花晨開午謝,恰如牛郎織女相會之短暫,故得此名。想來這命名者,必是個多情之人。
在日本,此花被稱為“朝顏”,謂其朝開午謝,生命短暫。俳人松尾芭蕉有句云:“朝顏に釣瓶とられてもらひ水”,說的是清晨取水,井桶被牽牛花纏繞,不忍破壞,只得向鄰家乞水。這種對細微之美的憐惜,倒是日本人所特有的情致。
西洋人則呼之為“morning glory”,晨光中的榮耀。這名字取得好,因為此花確是乘著晨光而開的。在薄明的秋晨,見它們從蜷縮中緩緩舒展,那姿態,宛如嬰兒初醒,帶著幾分慵懶,幾分嬌怯。花瓣上的露珠,被初陽照得晶瑩剔透,竟像是花自己分泌出的珍珠了。西方不似東方人賦予牽牛花那么多悲情典故,只單純贊美它在晨光中綻放的絢爛。英國詩人曾寫它:“如同天空碎片落入凡間”,倒是形象得很。
![]()
秋深了,牽牛花開得愈盛。它們蜿蜒而上,長蔓柔條,占領了陽臺欄桿,有的甚至爬到鄰家的墻頭去。那藤蔓看似柔弱,實則堅韌得很,你若用手去扯,必得費些力氣。葉作心形,綠得深沉,襯著各色的花,分明是一幅天然圖畫。我尤愛在秋日觀察此花。夏日里它們開得囂張,密密麻麻鋪滿攀援枝條,反而失了韻味。入秋后,花葉漸疏,偶爾幾朵從已經開始枯黃的葉片間探出,反倒格外惹人憐愛。它們似乎也知道自己時日無多,開得格外賣力,顏色深濃了許多,像是要把一整個夏天的藍紫都濃縮在這最后幾日。
太陽漸漸升高,光線斜射過陽臺。我注意到最近處的幾朵花,已開始微微卷邊。你觀察過牽牛花蜷縮花瓣的過程嗎?——先是和著露水卷起一個角,慢慢往花心里收,接著一整個花瓣都朝內卷起來,好像一個怕曬的嬌氣小姑娘。那藍紫色的喇叭漸漸收攏,最終奏完了最后一支曲子,悄然退場,星空的藍皺褶在一起。不過兩三小時,它們就會縮成一個小尖角,再看不出方才的絢爛。
秋風吹過,牽牛花攀籬縈架,輕輕搖曳,奏起了無聲的秋之曲。牽牛花瓣的感覺是那樣柔軟,似乎吹彈得破,但沒有一朵牽牛花被秋風吹破。這時節,牽牛花的葉子也開始泛黃了,邊緣卷曲,顯出疲態來。唯有那些豆莢日漸飽滿,里面藏著來年的希望。我想起來年春天,這些黑色的小籽落入土中,又會長出心形的葉片,纏繞向上,在某個秋晨再次吹響它們無聲的小喇叭。人生一世,草木一秋。牽牛花年年開落,人們歲歲老去,唯有這秋日晨光中的驚鴻一瞥,雖短暫而絢爛,已然好好開過,且寬懷面對榮枯。
轉身離去時,露水已干,那些小喇叭也漸漸合攏,仿佛從不曾盛開過。
![]()
![]()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