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揚帆出海 作者丨以南
AI社交真的進入“寒冬”了嗎?
上個月,筆者觀察了多款收入持續增長的AI社交應用,發現它們正逐步從單一的“定制化聊天角色”,向更豐富、更具娛樂性的體驗場景延展:例如引入“多角色互動”,為用戶補充一對一交流之外的“群體社交”氛圍;上線“動態漫”,通過可視化劇情增強沉浸感;以及推出“小說模式”,模擬類似“小說劇本”的敘事體驗。不斷迭代的玩法,正在讓AI社交逐漸跳脫出“陪聊工具”的定位。
在這一輪“拼體驗、卷形式”的競爭環境中,一款名為Tipsy Chat的AI社交應用在今年8月突然走紅。點點數據顯示,該產品最早于2024年8月上線,一年來增長相對平緩,但在上個月實現了月下載量環比近10倍的突破,單月新增用戶超過35萬,主要來自墨西哥、西班牙等西班牙語地區。從語言上看,Tipsy Chat目前支持包括英語、西班牙語、日語和繁體中文在內的10種語言,已基本覆蓋主要海外市場。
![]()
Tipsy Chat上線至今下載量變化,來源:點點數據
與市面上多數強調“AI陪聊”“擬人化角色”的產品不同,Tipsy Chat把宣傳的重點放在了用戶的“主人翁”身份上,強調用戶主導的角色扮演體驗,意味著用戶可獲得的不僅僅是虛擬社交的陪伴感,更是一種融合閱讀、創作與互動的完整體驗。
![]()
Tipsy Chat谷歌商店應用描述,來源:點點數據
那么,Tipsy Chat如何在幻想與現實之間拿捏平衡,并以此構建專屬的用戶體驗?接下來,將從其具體玩法展開分析。
“刷角色”像刷短視頻,玩法卻像小說創作
打開Tipsy Chat的主頁,首先映入眼簾的并不是傳統的AI角色聊天界面,而是一個類似于“刷短視頻”的信息流:每當用戶下滑一次,便會看到一個全新的AI角色,且許多角色配有動態形象。這樣的設計在感官上更貼近真人社交應用,能夠有效降低用戶首次接觸AI社交時的陌生感,使其更容易上手。
當用戶對某個角色的形象或簡介產生興趣時,可以直接點擊進入聊天界面,開始與角色對話。與一些AI社交應用不同,Tipsy Chat不僅提供個性化的AI角色,還允許用戶“定制”自己的虛擬身份——從名字、性別、年齡,到照片、興趣愛好、個人描述、角色標簽等都可以自由調整。更為靈活的是,用戶在對話過程中可以隨時刪除或修改自己的設定,嘗試以不同身份與AI角色展開互動。
![]()
通過聊天界面頂部入口,用戶可以發現更詳細的角色信息,包括該AI角色的創作者、人設關鍵詞、人氣值、故事簡介等,還能聆聽角色的語音(最長可達一分鐘)。除此之外,用戶可自由切換對話所依賴的大模型(如Grok 3、Gemini 2.5 等),并調整AI的記憶能力(8K–200K)。更細化的個性化選項還包括對話風格、溫情度、是否開啟語音功能,甚至可以一鍵重置記憶。
![]()
整體來看,Tipsy Chat的AI聊天具備非常高的“可操作性”。用戶不僅可以靈活塑造和調整自己的虛擬身份,還能深度調控AI角色的行為邏輯。然而,這也意味著用戶需要投入一定的時間和精力來進行設置,操作門檻相對較高。對于愿意投入精力的用戶來說,這種設計能極大提升交互的可控性和沉浸感,但對于輕度用戶而言,可能需要付出一定的學習成本。
如果說主頁上的“刷角色”機制讓用戶像是在一次次偶遇中發現新驚喜,那么“發現頁”則更多偏向于幫助用戶根據個人喜好進行角色篩選。在這個頁面,用戶不僅可以瀏覽更多角色,還能通過搜索和標簽篩選來快速定位目標。搜索欄還會推薦一些熱門關鍵詞,進一步引導用戶的探索。同時,頁面內還保留了動態形象和語音預覽功能,用戶可以更直觀地對比和選擇。
除了對現有角色的探索,用戶還可以直接創建屬于自己的AI角色,可以選擇“單角色”或“多角色”兩種創作方式。值得注意的是,Tipsy Chat提供了非常詳細的“角色創作指南”,涵蓋了生成圖像的注意事項、提示詞案例以及命名、性別、問候語等細節示例。此外,系統還強調了審查標準,確保用戶創作的內容符合質量和合規性要求。
相比單角色創建,Tipsy Chat的多角色創建功能更接近“小說模式”(目前僅支持英文版)。用戶除了設置的主角身份信息外,還可以補充其他角色,并補充標題、標語、序言等設定。整個創作過程與“以第一人稱寫小說”相似,最終用戶將能夠以“主角”的身份與其他設定好的多個AI角色展開互動。通過“時間走廊”功能,用戶還可以隨時回顧自己曾創建的角色,就像在翻閱一本“書架”上的收藏。
![]()
具體觀察下來,Tipsy Chat在角色創建與互動機制上的設計,比起“陪聊”,其更傾向“可玩性”和“用戶主體性”,讓用戶在虛擬社交之外,獲得更接近創作與掌控“新世界”的體驗。
創作-付費-回饋:體驗驅動的商業化設計
從商業模式來看,Tipsy Chat的付費體系緊密圍繞用戶創作體驗展開,其內購設計不僅是變現手段,也在引導用戶更深入地參與角色和故事創作。應用主要以內購形式變現,應用內貨幣包括紅寶石、藍寶石和硬幣。不同貨幣的用途和獲取方式差異明顯,并且與用戶在AI角色交互中的創作深度直接掛鉤。
以AI記憶力為例,想要讓AI角色擁有更長的記憶力,或使用更深度的模型,都需要消耗寶石。更具體地說,同樣模型下,記憶容量越大,所需花費也越高。例如,Grok 3 Mini模型在4K記憶存儲下需消耗5顆寶石,而在200K記憶存儲下則需80顆(乘以16),若用戶創建多個角色,高存儲配置對寶石的消耗呈倍數級增加。
紅寶石與藍寶石在使用上功能一致,但獲取方式和保質期存在差異。紅寶石可以永久保留,用戶可通過完成任務獲取或直接購買,任務包括邀請新用戶、創建角色、分享應用等;購買價格為5.9港元/1000顆紅寶石。
藍寶石則通過訂閱獲取,每月定量發放,并在下月刷新清零。訂閱分為嘗鮮版、標準版、加強版和豪華版,按梯度逐層加深功能。例如,標準版訂閱用戶每月可獲得4000顆藍寶石,并可使用200KAI記憶力、創建最多20個多角色聊天;豪華版則允許創建無限角色并延長AI對話的長度,提供了更加自由的創作空間。
![]()
硬幣作為激勵用戶創作的虛擬貨幣,與寶石不同,其價值來自社區的互動。若用戶創作的AI角色獲得其他用戶的寶石消耗(如花費寶石延長記憶力、更改模型),系統會將所付費寶石的3%以硬幣形式獎勵給創作者。硬幣目前可以按1:1兌換為紅寶石,進一步強化了創作-激勵-再創作的閉環機制。
![]()
值得注意的是,Tipsy Chat計劃在未來開通硬幣兌換現金的功能,這將把用戶創作行為的虛擬價值與現實貨幣掛鉤,意味著應用可能形成更完整的創作者經濟生態:高活躍、高創作量的用戶不僅能夠在平臺內獲得更多創作回饋,還可能獲得實際收益,從而激勵更多長期投入和優質內容的產生。這種模式不僅提升了用戶粘性,也為AI社交應用的可持續商業化探索提供了新的方向。
結語
目前,沉浸式與多元化玩法已成為AI社交賽道產品競爭的主要方向之一;與此同時,將創作行為與激勵機制結合的商業模式,不僅提升了用戶粘性,也有助于賽道從單純的虛擬陪聊,向“聊天+創作+變現”的新生態演進。未來,創作者經濟與內容生態能否對AI社交的增長形成持續支撐仍有待觀察。不過,即便賽道仍在探索階段,但“內容為王”依舊是吸引用戶、維系應用活力的關鍵,用戶認可的故事,總會找到屬于它的落腳之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