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年級的學生,老師要求每天100道口算,家長有一次檢查發現,用時44分鐘,錯53道...
換誰都會崩潰。
作為三年級家長,說一說我的看法。
當我嘗試把一個詞語寫十幾遍的時候,我很快就會有一種錯覺,這都不是字兒。
那如果是100道口算題呢?賴好錯幾個也是正常的。
我們就是看對了,眼睛也看花了,手不一定能寫對。
在數學學習里面,口算作為基礎且重要的環節,
口算打卡也是我們二年級的日常,但我們從來都沒有做過一天100道的口算題。
選擇的都是比較基礎的, 一版 大概是40-60道題的教輔,反正老師的要求就是每天≥30道,我們也不多做,
速度雖然不是最快,但準確率高,不影響考試。
可能個例說明不了什么,
但我還是想從口算的重要性、孩子的心理、做題的準確率、時間管理以及家庭環境幾個方面來說一下我的觀點,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1、為什么口算如此簡單,老師還要求天天練?
同樣是一道口算題,
如果出現在卷子的1、2版,可能就是0.5-2分;
如果出現在3、4版,可能就是2-6分,甚至更高。
位置不同,分值不同。
如果是一道應用題,孩子的算題思路完全正確,可是卻因為計算環節出錯導致連環錯,那將是非常可惜的。
而口算,就是讓大腦形成記憶,看到3+6就知道是9,不用想,直接寫,同時,還能提高做題速度。
我猜,這是數學老師讓孩子們練習口算的原因。
2、減少題量,關注孩子的心理和計算的準確率
44分鐘100道口算題,無疑,孩子就是將口算當作一個任務了,根本就不想寫,只不過是礙于壓力。
家校共育,不是老師和家長共同來對付學生,我覺得當孩子的學習狀態不樂觀時,我們還是要多關注一下,必要時和老師溝通。
想讓孩子把數學學好,就要讓他對數學感興趣,而不是討厭數學。
每天算100道題的孩子,就一定會比每天算幾十道題的孩子正確率更高嗎?不一定啊。
如果是我的話,我會給老師溝通,適當減少題量,保質保量的搞,
我們的出發點都是為了孩子好,相信老師也是會理解的。
并且單獨買一本口算書,比打印更護眼,用起來還方便。
3、關于口算的兩個建議
①不過于追求速度。
口算書上一般都有時間限制,有的明確建議幾分鐘完成,有的要求自己填寫幾分幾秒,做對多少。
但是,對于小學低年級的學生來說,同時追求算題速度、正確率、坐姿、握筆姿勢,恐怕是難,
我覺得穩中求快就行了吧,只要他是高度專注的在寫,
沒有一聽到動靜就趕緊站起來看一下,也沒有寫著吃著,寫著玩著,這不就挺好的嗎?
②允許一定的容錯率。
孩子算完之后,自己檢查一遍,有的錯誤可以被檢查出來的,這個行為是對自己負責,確定完成之后用AI查一遍,如果錯了,也沒關系。
有一次,小朋友用AI拍照檢查的時候發現了一個錯誤,
想趁我不注意的時候改過來,然后以滿分的形式提交到老師那里,但還是被我發現了。
我說,錯了也沒關系,錯了就是錯了,誰都會算錯啊,從此,他就是算錯了,也會大大方方的提交。
后來,數學老師有一次在群里說,平時口算打卡正確率那么高,為什么一到關鍵的時候錯那么多?他也嘎嘎笑。
4、寫作業的時候,限制各科完成時間
小學課后的時間是非常緊張的,吃飯、玩耍、睡覺,寫作業可以說是環環相扣,有一項延遲就有可能導致晚睡,則影響第二天上學的精神狀態,
除了口算,還有語文和數學的預復習和隨堂練,這都需要時間啊,所以,
盡早讓孩子學會管理自己的時間,堅持重要的事情先做的原則。
孩子放學回來先玩一會兒,然后讓他把當天要寫的每一項作業都列出來,標注開始時間、預計結束時間以及實際完成時間,
作業完成之后,看看時間到底花在哪里了,有沒有待壓縮的地方,不然,高年級學習時間更緊張怎么辦?
我們沒有媽媽牌兒作業,我以前我就會說早點兒寫完早點兒玩,多玩了10分鐘,那也是你自己爭取的。
5、給孩子準備一個安靜的讀寫空間
如果可以,請給孩子準備一個不被打擾的讀寫空間,安靜、光線適宜就可以。
孩子不受周圍聲音的影響,他就容易坐的住,可以更專注的學習。
家有倆寶的,尤其是弟弟妹妹上幼兒園或者更小的,想做到這一點,其實也真的是不容易,盡量平衡吧。

the end
三年級要開始寫作文啦,一本有趣又實用的作文書分享給你,
手把手教孩子寫好作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