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漸濃,學履不停。在這滿載收獲的季節里,為深化課堂文化踐行,探尋語文教學本真,2025年11月4日至5日,信陽市平橋區第一小學迎來了第23屆踐行課堂文化暨語文教學切片診斷研討活動。本次活動特別邀請了區教體局教研室語文教研員陳宏林親臨指導,全校語文教師齊聚三樓電教室,共赴一場詩意與思辨交織的語文教研盛宴。
![]()
課堂展風采 百花競芳菲
兩天的活動分別由袁登芳主任和陳瑞娟副主任主持。做課教師呈現的六節精彩的示范課,如同一幅幅精美的畫卷,徐徐展開,讓我們一起領略不同學段語文教學的獨特魅力吧!
![]()
陳夢媛老師執教的《四季》,宛如一首清新的童謠,帶領一年級的孩子在瑯瑯書聲中走過春夏秋冬,播種下熱愛自然的種子。
![]()
劉臻老師帶來的《坐井觀天》,則是一場思維的碰撞,她引導二年級的孩子們跳出“井口”,放飛想象的翅膀,初識寓言故事的深刻哲理。
![]()
趙小麗老師與孩子們一同聆聽《大自然的聲音》,在三年級課堂上,風聲、水聲、動物聲,聲聲入耳,化作孩子們筆下靈動的語言。
![]()
梅月老師執教的《精衛填海》,以神話之鑰,開啟四年級學生的毅力與決心之門,古老的傳說煥發出新的精神力量。
![]()
![]()
馮素英老師引領學生走進五年級的《鳥的天堂》,師生共同沉醉于巴金先生筆下那派生機勃勃、和諧動人的南國風光。
![]()
方俊老師則與六年級的學生一起走進魯迅先生的《少年閏土》,品味經典,剖析人物,在一輪金黃的圓月下,感受那份跨越時空的純真友誼。
![]()
研討求真知 切片明方向
“教而不研則淺,研而不教則空。”每天上午展示課后,下午即時開展的“聽課-評課”一體化研討,成為本次活動最堅實的環節。
![]()
做課教師首先進行誠懇深入的課后反思,剖析得失。
![]()
![]()
隨后,教學切片分析員依據《切片診斷觀評課量表》,對課堂教學環節進行精準的“切片”分析,從微觀處診斷,于數據中尋證,讓教學改進有據可依。
與此同時,課堂文化觀察員則站在更高的維度,聚焦學生思維品質的生成與課堂文化氛圍的營造,他們的點評高屋建瓴,引領教師們關注課堂中那些“看不見的”素養生長。
![]()
研討環節采用了“隨機發言”的形式,激發了全體參與教師的思維活力。大家暢所欲言,或提出困惑,或分享感悟,在真誠的交流與智慧的碰撞中,將教研活動推向高潮。
![]()
引領啟新程 總結繪藍圖
余忠秀副校長對六節課進行了全面而精準的點評。她充分肯定了老師們的用心與成長,并提出了殷切期望與務實建議:語文課堂要書聲瑯瑯,讓學生在朗讀中感悟文意;低年級需深耕隨文識字,讓漢字教學情境化、趣味化;課件使用應做“減法”,精簡高效,將課堂時間還給學生;要努力構建多元對話的課堂生態,實現師生、生生與文本的深度互動;最終,所有教學行為都應根植課標,深研文本,讓語文教學回歸本真。
![]()
李莉校長為本次活動作總結發言。她高度贊揚了此次活動所展現出的專業水準與務實精神,并強調,課堂是教育的主陣地,教學改革永無止境。她鼓勵全體語文教師以此次活動為新的起點,將研討的成果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在踐行課堂文化的道路上不斷探索,共同繪制平橋一小語文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嶄新畫卷。
![]()
秋陽送暖,教研情濃。本屆研討活動雖已落幕,但它播撒的智慧種子,必將在平橋一小的語文課堂中生根、發芽,綻放出更加絢爛的花朵。深耕課堂,我們永遠在路上!(平橋區一小教務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