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岡山坐落于江西、湖南兩省交界的羅霄山脈中段,這里群峰聳立、地勢險峻,林海浩瀚、風光旖旎。1927年秋,毛澤東、朱德、陳毅等共產黨人率領中國工農紅軍,在這里創建了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為中國革命開辟了一條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因而井岡山被稱為“革命搖籃”。這里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孕育了中國革命的星星之火,濺灑過無數革命烈士的鮮血,是中國革命勝利的源泉。
![]()
1927年4月12日蔣介石發動反革命政變,妄想把我黨消滅在萌芽狀態;8月1日以周恩來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領導和舉行了南昌起義,由于反動勢力過于強大起義最終失敗;8月7日中國共產黨在漢口舉行“八七會議”決定由毛澤東領導舉行秋收起義,“槍桿子里面出政權”,集結四個團6000余人,攻瀏陽取長沙,沒有成功; 9月29日,毛澤東發動著名的“三灣改編”,“士兵自由可以回家,建士兵委員會,黨支部建在連上,把工農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整編為第一團”; 1927年10月3日毛澤東率領工農革命軍從三灣來到古城,在古城文昌宮召開了前委擴大會議,即“古城會議”。參加會議的有前委委員,工農革命軍營以上干部,黨的活動分子以及寧岡縣黨組織負責人共60余人。
![]()
毛澤東在會上總結了秋收起義的經驗教訓,闡明了創建農村革命根據地的重要意義。會議著重討論和決定了在井岡山建立革命根據地和開展游擊戰爭問題,明確了團結當地農民武裝力量和土客籍群眾共同建設根據地的方針。古城會議為建立井岡山革命根據地作了思想上和政策上的準備。據工作人員講,當時參會干部不理解,為什么要在窮鄉僻壤的山上建立根據地,毛主席如數家珍:一是山險有利打游擊,二是地理位置好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三是物產豐富,四是革命基礎好,五是袁王二兄弟手上的有槍桿子!
![]()
1927年10月27至1928年2月是井岡山根據地創建時期;1928年2月至1929年1月井岡山根據地鞏固和建設時期,1928年4月28日朱德毛澤東寧岡龍市會師,成立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并奪回失去的工農兵政府政權, 7月22日彭德懷滕代遠平江起義,經過“八月失敗”于1928年12月寧岡新城毛彭會師,成立紅五軍。1929年1月至1930年2月堅持井岡山的斗爭時期,雖然紅軍進行了艱苦卓絕的斗爭,為建立一個更大的湘贛革命根據地,也由于叛徒出賣,國民黨反動派攻上井岡山,井岡山根據地落入敵手。
![]()
“夜半三更喲盼天明,寒冬臘月喲盼春風,若要盼得喲紅軍來,嶺上開遍喲映山紅……”90年前紅軍吃的是“紅米飯,南瓜湯”,穿的是“薄單衣,稻草鞋”,環境條件千難萬苦。但是面對生與死的考驗、紅軍艱苦奮斗、憑著頑強的革命精神,堅持熬過“夜半三更”,挺過“寒冬臘月”……中國工農紅軍正是從井岡山出發,此次中國革命取得一個又一個勝利。
![]()
觀山有感, 觀景有得,置身于井岡山獨特紅色文化的氛圍之中,深刻地感受到井岡山革命根據地雖然只存在了短短兩年零四個月,但卻為中國革命開辟了一條成功之路,培育出了凝聚中華民族之魂的井岡山精神。正是這種精神和這條道路,伴隨和指引中國革命和中國人民從此走向勝利,走向成功!“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正是從井岡山燃起的星星之火,燃遍了祖國大地……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