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網友發文,自己從華為離職后,房子跌了100多萬,沒錢裝修,毛坯房住進去了。
普通工薪階層,2020年老家省會房價一路飛漲,買房就跟買白菜一樣,看中的房不定下來馬上就沒了,毫不夸張。自己面臨結婚,擔心以后上車都沒機會,更害怕還會漲價,掏空家底東拼西湊匆忙入坑。
后來媳婦懷孕,就一起回老家發展,因為沒錢裝修,就先住進去了。如今房子明面上已經跌了100多萬,這還不算利息虧損,聽說還不好賣。我和媳婦調整了很久才接受這個現實。
35歲中年危機到來,高昂的房貸,一個3歲的娃,感覺人生好難!
![]()
這個怎么說呢?只能是跟當初的認知有關,如果時光倒流,我想還會重復當時的選擇。買的房子是剛需的話,倒也不必想不開,畢竟是自己住的,也不會賣。就怕是那種有房住,但手里有點錢,想通過再買一套進行投資,那現在就很難了。
大喇叭的表弟,結婚時家里全款給他在省會買了一套房,所以小兩口婚后手里有些存款。2022年的時候房子剛有下降的苗頭,他通過身邊的朋友建議和網上“專家”分析,認為是抄底的好機會。當時,他詢問我的意見,我讓他等待一陣子,再觀望一下......。但他認為房地產不可能大跌,肯定后面還會大漲,就像2015年一樣。于是當年入手了一套房子,總價200多萬,如今已經跌去了三分之一。現在每次見面提到這件事,就埋怨我為什么當時不勸的狠一點。
大廠工作十幾年,如果不瞎折騰的話,一般至少是可以奮斗個房、車的。從身邊大廠朋友中年“返貧”的情況來看,房子只是眾多因素的一種。
朋友A:跟我同歲,2013年在北京買了一套房,2019年賣掉,凈賺了近400萬。賣房過后全家搬回老家的省會生活,誰知道拿著錢又投資了三套房,現在的情況,聽說兩口子離婚,朋友已經是失信人了。
朋友B:他最虧,之前和好友合伙做生意,入股了20%。誰知道后面為了擴張店鋪,借了高利貸。本來這沒他啥事,他當時腦袋短路在擔保一欄簽了字。如今好友跑路,他被債主告上法院,弄得他焦頭爛額。
領導C:我的這位領導兩口子特別雞娃,抵押房產供兩個娃出國讀書,結果中年被裁,現在是雙方父母拿養老錢接濟,特別難。
同事D:她是被老公連累了。老公是本地土著,前些年因為拆遷成了暴發戶,本來學歷不算高,有錢后工作辭了。整天游手好閑打麻將、打牌,后面被人做局誘惑去了賭場,結局就是一分沒剩下,房子賣了就剩下自住了。他老公目前又去上班了,兩口子分居,同事在外租房住。
中產階級最大的認知缺陷就是賺到一點錢就開始安奈不住,不是“瞎”投資就是買車、買房來證明自己比別人混得好。能掙錢的時候很少想到主動存錢,對未來盲目樂觀,沒有風險意識和憂患意識。還有就是前期靠運氣賺到的錢(就像同事D的老公一樣),總有一天憑能力和認知敗干凈。
作者:大喇叭;編輯:思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