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48年10月,為了挽回東北戰場敗局,蔣介石與國民黨華北“剿總”司令傅作義密謀偷襲中共中央駐地西柏坡,為此,傅作義專門組織了偷襲部隊,任命國軍94軍軍長鄭挺鋒為總指揮,率領3個軍,10個師,1個旅共計10萬大軍,而且將部隊分為偷襲,策應以及“圍點打援”,各個部隊各司其職,以保證偷襲部隊的成功。并將這次偷襲行動的代號命名為“穿心戰術”。
![]()
這一招在當時確實是夠狠毒的,第一,因為這支部隊兵鋒直指中共中央駐地,也就是說是中共的首腦,毫不客氣地說其實就是一次“斬首行動”,第二,更重要的是,傅作義之所以敢這樣做,是因為他得到情報,就是當時中共首腦駐地西北坡,身邊只有一個警衛團,你想想以十萬大軍對付區區一個警衛團,那簡直就像捏死一只螞蟻那樣簡單。
![]()
其實在當時那種特殊的時期,什么才是最重要的呢?答案是時間和情報,因為誰爭取到時間誰就有可能勝利,還有誰掌握了情報誰就掌握了戰爭局勢的主動權。螳螂捕蟬黃雀在后,就在傅作義為自己的“穿心戰術”感到興奮之際,原來早就在他的司令部里潛伏已久的中共地下情報人劉國光把這一份絕命的情報送到了黨中央毛主席手里,甚至傅作義院子里有幾顆樹都被毛主席知道,而這一切,傅作義則是全然不知。那毛澤東是如何將十萬大軍趕走呢?
![]()
第一,命令離西北坡最近的鄭維山將軍率領晉察冀野戰軍第三縱隊,從河北星夜兼程,四天急行軍趕到望都,指揮三縱、七縱阻擊向石家莊進犯之敵。并將就近的民兵發動起來,總之,將附近的一起武裝力量動員起來,以備不測
![]()
第二, 疑兵之計,故意將電臺信息泄露出去,并利用泄露的電臺,發布調兵遣將的電報,而且故意將調兵的數量夸大,兵不厭詐,等于說是告訴傅作義,你就是來了,我們也不怕,因為我們已經在做各種準備,其實這一招就是擾亂傅作義的視線的,讓傅作義不得不考慮其行動的后果。
![]()
第三, 立即動員當時新華社等新聞媒體,不斷發布傅作義偷襲西北坡陰謀,這是一招釜底抽薪的措施,因為傅作義這次軍事行動本身是一次偷襲,采取的是閃電戰,而將其陰謀揭露出來,等于說偷襲變成的正面進攻,這就失去了戰術上的突然性,也就是失去了這次計劃的意義。
面對當時的情況,傅作義考慮再三,不得不將偷襲部隊全部撤回,所以說毛澤東上演了一場現代版的“空城計”,解當時中共中央的燃眉之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