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藍色字體關注本號 · 共同思考討論
我們的鄰居朝鮮,在俄烏戰爭選邊站隊非常明確,而且姿態正一次比一次高調,讓西方國家目瞪口呆!
朝鮮參戰
![]()
2024年派出1萬多精銳部隊入俄參戰,2025年7月金正恩承諾將無條件支持俄羅斯,朝鮮的一系列動作都等于在賭桌上亮了明牌,最后一把徹底梭哈,押上一切。
向北約國家示威:我就力挺俄羅斯,怎么地?
據相關情報部門報道:
朝鮮將再次增派3萬精兵強將赴俄作戰,2024年派出的1.1萬人,后來又派出的6,000工兵和工程部隊,這樣一來,朝鮮援俄總兵力逼近5萬人。
這5萬人聽起來好像不多,這可是實打實要真上前線的,不是連后勤一起計算的。
更何況,這些遠道而來的朝鮮精銳不僅填充了俄軍的戰斗力,還帶來了大量的武器彈藥,對于俄軍而這可謂是雪中送炭。
誰最擔心?
![]()
實際上,這也是朝鮮一場關于國運的豪賭。
那么朝鮮為何押上一切支持俄羅斯?雙方又各自有著怎樣的考量?
2024年6月18日,普京首次親自訪朝,進行國事訪問。
此行他只有一個目的:將俄、朝關系提升為軍事同盟關系。
而第二天,普京和金正恩就簽署了全面戰略伙伴關系條約,該條約第四條規定:
若一方受到外敵入侵或攻擊,另一方將立即以一切可用手段向前者提供軍事和其他援助。
這意味著俄朝兩國事實上結成了軍事同盟的合作關系。
朝鮮半島另一側的韓國率先急眼了,他們第一時間就發出了強烈譴責,并揚言:
將重新考慮向烏克蘭提供殺傷性武器的方案。
![]()
這一威脅的含義不言而喻,許多韓國媒體直言這將徹底改變全球地緣戰略格局。
韓國雖然依賴美國,但美國本土遠在大洋彼岸,而俄羅斯和朝鮮卻是實實在在的鄰居。
如果真有沖突,近鄰顯然比遠親更可靠。盡管譴責不斷,但俄朝關系日益密切已是不爭的事實。這一盟約意味著什么?烏克蘭或許最有發言權。
今年早些時候,有報道稱烏克蘭軍隊俘虜了一些朝鮮士兵,甚至從尸體中找到了朝鮮人的證件。然而,當時俄朝兩國對這些報道既未承認也未否認,使得朝鮮參戰的消息成了謎團。
為何如此張揚?
![]()
直到2025年4月28日,朝鮮才首次公開承認向俄羅斯派遣軍隊參與庫爾斯克戰役。
次日,俄羅斯方面也作出回應。俄國防部公布了朝鮮特種部隊參與庫爾斯克地區戰斗的部分視頻,向全世界宣布:
“我們在一起了!”
64秒的錄像中,記錄了朝鮮士兵與俄軍并肩作戰、交替射擊的畫面。
據俄國防部透露,在庫爾斯克戰役中,朝鮮共派出1.2萬名精銳士兵,攜帶槍械彈藥和600萬發炮彈,從平壤遠赴俄烏前線參戰。
最開始,朝鮮士兵還以二戰時期的人海戰術進行沖鋒,導致傷亡率一度超過50%,被無數網民嘲笑
![]()
然而,短短幾個月內,這些朝鮮士兵通過戰爭實踐迅速成長,取得了顯著進步。他們從最初只能使用沖鋒槍,到后來學會了操作現代電子戰設備,并掌握了利用無人機進行干擾的技術。
面對烏克蘭軍隊頻繁使用的無人機帶來的威脅,朝鮮軍隊采用了“三三制”小組戰術:一名士兵故意暴露自己,引誘烏軍無人機靠近,而另外兩名士兵則埋伏在遠處,待無人機進入射程后立即開火將其擊落。
這種“螳螂捕蟬”的戰術,使烏軍無人機操作員飽受困擾。最終,在俄羅斯和朝鮮士兵的默契配合下,他們在不到3小時內成功突破了烏軍防線。
據烏克蘭情報部門消息,已有約1.1萬名朝鮮士兵被部署至俄控區,其中8,000人直接參與前線作戰。
他們不僅活躍在正面戰場,還負責雷區排爆和修復橋梁等任務,使俄軍的后勤運力恢復至戰前60%。朝鮮士兵已成為庫爾斯克戰場不可忽視的力量。
經歷過戰爭的國家都知道,速戰速決尚可應付,但一旦陷入長期拉鋸戰,彈藥消耗將極為驚人。
盡管俄羅斯憑借其資源支撐了一段時間的彈藥消耗,但對面的北約幾乎是一個巨大的軍火庫,彈藥供應源源不斷。
![]()
相比之下,自家的軍火庫已顯得捉襟見肘,眼看就要彈盡糧絕。如果當時俄羅斯能保持穩定的彈藥供應,瓦格納雇傭兵創始人普里戈金也不會在鏡頭前怒斥紹伊古和格拉西莫夫不提供彈藥。
俄羅斯高層為彈藥問題頭疼不已,但對實行了幾十年先軍政治的朝鮮來說,他們最不缺的就是人力和子彈。自2023年8月以來,朝鮮的軍工廠日夜不停地生產彈藥,并通過數萬個集裝箱運往俄烏前線。
據粗略估計,至今朝鮮已向俄羅斯提供了超過1200萬發彈藥。同時,朝鮮深山中的200多家軍工廠也未閑置,他們重啟了蘇聯時期遺留的炮彈生產線,將152毫米和122毫米口徑的炮彈改裝成適合俄制火炮的型號。
在朝鮮國內產能全力運轉的情況下,俄軍因西方制裁導致的彈藥短缺很快得到了緩解。這些彈藥從朝鮮出發,不到10天就能裝入俄羅斯士兵的彈匣中。
![]()
與此同時,朝鮮的炮彈正以每月60萬發的速度,通過西伯利亞鐵路,源源不斷運往俄羅斯前線。
這些炮彈大多為前蘇聯的軍火支援,成本低廉。盡管因各種原因,這些來自朝鮮的彈藥質量較差,啞彈概率接近30%,但數量上的優勢很快顯現。
在哈爾科夫戰役中,烏軍陣地每分鐘遭受50發密集炮彈覆蓋,迫使烏軍暫時放棄反擊計劃。
不久前,烏國防情報總局局長布達諾夫首次披露,朝鮮供應了俄軍前線40%的彈藥,部分部隊的依賴度甚至達到100%。
俄朝能否雙贏
![]()
那么,朝鮮為何要甘冒風險無條件援俄呢?俄羅斯又有哪些政治考量?首先,對于俄羅斯而言,與朝鮮合作是當前最優的選擇。
眾所周知,俄羅斯在烏克蘭戰爭中遭受了西方嚴厲的制裁,在軍事、經濟等多個領域承受了巨大壓力。前面提到的子彈短缺就是這一制裁的縮影。
在失去外部穩定彈藥供應的情況下,即便自己制造子彈的速度再快,面對北約龐大的軍火庫,俄軍彈盡糧絕只是時間問題。
而對于同樣長期遭受制裁,還要時刻提防美韓同盟壓力的朝鮮而言,也需要一個有實力并且愿意支持的大哥。目前來看,朝鮮找對了這個大哥。
繼承了老大哥大半家業的俄羅斯,讓朝鮮再次感受到了不亞于當年的闊氣。
通過軍火貿易,朝鮮不僅獲得了約200億美元的直接外匯援助,相當于朝鮮GDP的80%,每年還能得到俄羅斯200萬噸糧食援助,填補了國內40%的糧食缺口。
![]()
隨著雙方合作的加深,朝鮮內部因遭遇制裁而無路可笑的稀土資源也將找到去處。
如果俄巢邊境開發現代交通基礎設施,將為朝鮮資源的共同開發與合作投資開辟機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