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日日思君不見君,
共飲長江水。
這句出自宋代李之儀的《卜算子·我住長江頭》。
李之儀一生坎坷,經歷了諸多磨難,但他的情感卻在詩詞中得以細膩的表達。
他居住在長江之畔,而心中思念的人卻遠在長江的另一端。
盡管兩人相隔千里,但同飲一江之水,這水仿佛成了他們情感的紐帶。
他以長江的浩渺無垠來比喻自己對遠方之人的思念之情,無論距離有多遠,這份思念都如同長江之水般綿延不絕。
這種思念跨越了空間的限制,讓人心生共鳴,也讓人們對遠方的牽掛有了更深刻的體會。
02
洛陽親友如相問,
一片冰心在玉壺。
這句出自唐代詩人王昌齡的《芙蓉樓送辛漸》。
王昌齡一生宦游各地,結交了許多朋友。
當他即將離開洛陽,前往他鄉時,心中充滿了對親友的不舍。
他想象著洛陽的親友如果問起他的近況,他希望他們能明白,自己雖然身處遠方,但內心依然保持著純潔與堅定,如同玉壺中的一片冰心。
這種對遠方親友的牽掛與表白,不僅體現了他對友情的珍視,也展現了他不屈不撓的精神風貌。
![]()
03
海上生明月,
天涯共此時。
這句出自唐代張九齡的《望月懷遠》。
張九齡一生致力于國家大事,但他也常常在繁忙之余,抒發自己對遠方的思念。
當海上明月升起,那皎潔的月光灑向大地,無論身處天涯海角,人們都能在同一輪明月下感受到彼此的存在。
這種思念不再局限于某一個人或某一個地方,而是擴展到了整個世界。
它讓人們對遠方的思念變得更加宏大而深沉,也讓人們在孤獨中感受到了一種共同的情感連接。
04
勸君更盡一杯酒,
西出陽關無故人。
這句出自唐代詩人王維的《送元二使安西》。
王維一生才華橫溢,但他也深知離別的痛苦。
當他的朋友元二即將遠赴安西,踏上那漫長而艱難的旅程時,王維為他送行。
他勸朋友再飲一杯酒,因為一旦出了陽關,就再也見不到熟悉的故人了。
這種對朋友的不舍與牽掛,通過一杯酒的勸飲,變得愈發濃烈。
它不僅表達了對朋友的祝福,也體現了對遠方未知旅程的擔憂與牽掛。
![]()
05
何當共剪西窗燭,
卻話巴山夜雨時。
這句出自唐代李商隱的《夜雨寄北》。
李商隱一生情感豐富,他的詩詞常常充滿了對遠方的思念與憧憬。
當他獨自在巴山夜雨中,聽著窗外的雨聲,心中不禁想起了遠方的親人。
他想象著將來有一天,能夠與親人團聚,共同剪燭夜談,訴說著這巴山夜雨時的思念之情。
這種對未來團聚的憧憬,讓當下的思念變得更加深刻而動人,也讓人們對遠方的牽掛充滿了希望與期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