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陽斜照時,宣紙便有了溫度。笑紋是朱砂點染的漣漪,眉眼是淡墨勾勒的春山,而那些飄落的銀杏,恰似畫師信手撒落的金箔,將歲月暈染成水墨長卷。這"縱有三千煩惱絲,不如拈花一笑之"的意境,原是時光在人間預留的詩行,等著我們以心為筆,臨摹出三分超然。
![]()
豐偉 畫作
林清玄說:"世間最美麗的表情,就是微笑。"書畫亦如是——最動人的筆觸,往往藏在未完成的留白里。蔡瀾以幽默為舟,在《笑話三百篇》中打撈快樂,恰似畫家在素絹上信手撒落幾筆飛白,看似隨意,實則藏著對生活的豁達。這般的書寫,不似工筆的刻板,卻像水墨的氤氳,在不經意處透出生命的溫度。
![]()
孔憲江 畫作
最妙是那抹笑靨般的留白。蘇軾被貶嶺南時,以"日啖荔枝三百顆"自嘲,這豁達恰似畫師在枯筆處點染的朱砂。正如陸游"昨夕風掀屋,今朝雨淋墻"的詩句,將困頓化作野歌,這般的轉化,不正是書畫中"計白當黑"的智慧?當墨色退到紙邊,煩惱反而涌出萬頃溫柔。
![]()
馬笑梅 畫作
秋月懸空時,天地成了素箋。微笑是銀鉤勾勒的輪廓,皺紋是淡墨渲染的年輪,而那些掠過窗欞的雁陣,恰似畫師信手撒落的飛白。這留白不是怯懦,而是"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的從容。就像黃公望畫《富春山居圖》,用了十年光陰,將千里江山濃縮成水墨的呼吸,每一處空白都在說:人生不必填滿,退后一步自有云開月明。
![]()
曲勝利 畫作
此刻展卷,但見半江漁火、一葉扁舟,其余皆是空闊。這空闊里藏著最深的滿足——不必爭滿紙繁華,只需守住心中微光。原來歲月與書畫相通:讓出三分喧囂,方能收得萬里秋光;褪去半生浮華,才見整個生命的豐盈。愿我們都能在笑紋里,活成自己的山水,不懼朱顏辭鏡,只恐墨色未干處,忘了寫這靜美的時光。
![]()
孫雷 畫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