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當今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激烈競逐中,有一位從科技領域跨界而來的創業者,正以“極致到偏執”的態度打磨產品。他就是智米科技創始人CEO、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iCAR品牌事業部總經理——蘇峻。
作為新能源“風格越野”全新品類的開拓者,蘇峻帶領的iCAR團隊從不信奉紙上談兵能造出好車,用一次次對細節的較真,詮釋著“造特色、個性產品” 的執念。
為了平衡“短懸”設計與工程落地的復雜性,團隊進行了多次碰撞試驗,僅為幾個零件重新開模就投入百萬。而這一切,都只為了成就獨特的車身比例與姿態。這份執拗的背后,也藏著工業設計出身的蘇峻對汽車行業的敬畏,他始終相信:真正的好產品,一定不能在幾毫米的誤差面前輕易妥協。
“極致、極致、再極致”。這是iCAR對造車的要求,也是蘇峻打磨產品的態度。過去1年,蘇峻曾多次提及,iCAR之所以能從激烈競爭的市場中有存在感,靠的就是產品!他相信,只有產品好,才能有用戶,iCAR才能有生態。
事實上,iCAR V23已經成為2025新能源方盒子市場賣的最好的、更受用戶歡迎的新能源方盒子。2025年1-8月新能源方盒子銷量榜單中,iCAR V23以39,979的累計銷量奪得冠軍,數據不會說謊,用戶更會用腳投票。
今年5月,小米第二款新車YU7正式亮相。蘇峻深知,YU7熱銷的背后有很多值得總結的經驗與啟示。他曾早前見過這款產品,敏銳地察覺到小米兩款產品與iCAR“只做爆款”的造車思路高度一致。
而對iCAR而言,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盡管在品牌體量、用戶基盤等方面與小米存在差異,但蘇峻始終堅信,長久的沸騰必先經歷慢熱,只要錨定正確的方向持續發力,iCAR的優勢終將愈發鮮明。“小米是我們學習的榜樣,iCAR要做奇瑞的小米。要一款接一款的把產品做好,做出特色,我們也會保持好一致性。”
文|脆丁殼
編輯|李佳琪
圖片來源|網絡
1
深耕用戶心智,蘇峻為iCAR造車錨定「方法論」
2年前,在智米團隊萌生造車念頭時,蘇峻帶著團隊進行過長達半年的市場和用戶調研。為了能確保初期定位更清晰,立項準確度更高,產品開發更順暢,蘇峻帶著智米團隊幾位主要成員,長期蹲點在寫字樓、商場停車場,去觀察年輕人的用車習慣。最終得出年輕消費者對「個性表達」格外重視這個關鍵結論。
![]()
蘇峻曾說,這個結論讓團隊形成一個共同認知,那就是:“iCAR自始至終要成為一家有文化價值,有差異化的特色品牌,而不是再做一個豐田,世界不需要再多一個豐田。”iCAR的產品不是簡單的制造與買賣,而是要成為能夠帶來情緒價值,與用戶建立情感共鳴的存在。
于是,在長達7個月的時間里,設計團隊陷入一輪又一輪的探索與嘗試,提出十幾種不同的設計方案,每一種都跳出常規框架且風格迥異。直到進行過上百次的內部討論,不斷推翻、重構設計思路,蘇峻和團隊才找到最契合年輕用戶的審美和需求,且能在市場中脫穎而出的答案——個性化新能源方盒子。
他說:“只要是用戶對產品有評價,好的壞的他都要關注,因為和用戶共創是iCAR打造產品非常重要的形式。”蘇峻認為用戶才是iCAR產品的最終定義者。這背后其實是一套能夠形成閉環的商業邏輯:由用戶共創的產品,才會有更強的生命力。生命周期延長,累計銷量自然增長。汽車歸根結底是工業化產品,銷量規模的擴大能攤薄成本,推動供應鏈持續優化,最終讓整個商業鏈條得到有效提升。
![]()
不做「管理者」,做好「用戶翻譯官」,是蘇峻給自己的新定位。
iCAR在多次深度扎根用戶的實踐中,拉近了與用戶之間的距離,也給自己找到造車方法論里明確的答案。數據顯示,iCAR共收集了2.3萬個用戶提案,其中部分呼聲較高的功能成功量產,包括露營模式都是基于用戶反饋的結果,通過動態的用戶共創的過程,讓產品始終保持獨特的生命力。
2
「堅持只做特色車,iCAR以特色價值滿足用戶差異化需求」
內卷的年代里,每一個深處洪流中的CEO,不可能盲目地為愛發電!
蘇峻也有自己的答案,“只要iCAR的產品足夠好,一款一款的出精品,我們的優勢會不斷積累,做到一個臨界點的時候,自然會爆發。因為個性化的產品一定有很多人喜歡,未來會是越來越多的人喜歡個性的東西。”
在多次交流中,蘇峻都看好未來個性化市場的發展,他相信小市場也可以有大作為,而且一個未來可能突破1億規模的細分領域,本身就不“小眾”。空間多,細分多,再卷,市場不至于讓每個細分行業都收斂到特別厲害的程度,而特色化是未來的消費趨勢,也是汽車行業進入存量競爭時代后的必然選擇。
![]()
憑借“硬派復古×科技賽博”美學,iCAR V23已經連續8個月位列新能源方盒子前三甲,更以累計39,979臺銷量位列新能源方盒子銷量冠軍。在V23車主中,女性用戶占比更是高達超45%,除了要靠iCAR獨特的產品體驗推動,最關鍵的是消費者的差異化需求在得到滿足。
這解釋了,為什么在如今低價競爭的大背景下,二三十萬的小米能賣出「3分鐘28萬訂單」的商業奇跡;為什么動輒40萬、50萬的問界M9、理想L9等新能源車型能通過“大六座”“移動起居室”等獨特定位,打破傳統豪華品牌的壟斷。這種「反常識」的現象都在表明,今天的消費者是愿意為差異化價值買單的,而非單純追求低價。
另一方面,隨著經濟發展和消費觀念迭代,以Z世代為代表的年輕消費群體逐漸成為汽車消費的主力,他們對于汽車的需求從單純的交通工具轉向身份表達與生活方式的載體。只要一個品牌在性能、安全、舒適、便利這些核心價值上沒有短板,靠復利思維,去不停check產品的這些核心價值點,讓它更均衡,時間會給所有人一個滿意的答案,這也是為什么今天但凡市場上賣得好的產品,綜合性能都不會差。
![]()
因此,某種程度上,iCAR品牌一直堅持「特色」也是對于時代趨勢的一次押注。當然堅持這種「差異化」的產品打造思路的基礎,并不簡單。汽車歸根結底是一個大宗商品,產品從口碑形成品牌信任的過程里,沒有近路可以抄。對于快消品來講,也許很多人為了追求刺激感、新鮮感,會愿意冒著體驗不好的風險去嘗試一下,原因是試錯成本很低,但汽車不行,蘇峻很清楚,長期使用的產品,好口碑很重要。
這恰恰是iCAR在奇瑞集團賦能下的優勢。互聯網基因讓iCAR更精準的洞察用戶需求,而奇瑞在技術研發、全球資源、供應鏈體系上的深厚積淀,又讓好的想法得到更完整的落地,最終確保好產品能夠以高品質交付給用戶。
因此,iCAR作為奇瑞旗下獨立品牌,能夠始終處在非常輕盈又高效的狀態里。
34
「從“本土爆款”到全球布局,iCAR走出一條特色發展路徑」
今年初,蘇峻的身份,已經從原來的首席產品官,變為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iCAR品牌事業部總經理,角色的變化無形中為蘇峻帶來更多挑戰。但2030年,iCAR全球銷量100萬輛的目標不會改變。蘇峻表示,“盡管擔子越來越重,體系越來越大,但自己的精力還會放在產品上。因為當整個組織以打造好產品作為主軸,讓設計、工程、制造、營銷、終端,都要以這個目標為核心,企業在遇到挑戰的時候,才能清楚怎么應對。”
![]()
在iCAR逐夢的路上,蘇峻同樣捕捉到了iCAR在海外市場的廣闊前景。他考慮到,海外市場的競爭環境沒有國內這么激烈,新能源車領域尚有大量空白,尤其是兼具高顏值、越野風格與改裝屬性,且性價比突出的產品,更是稀缺。基于此,蘇峻相信,iCAR品牌在海外市場必將具備強勁的競爭力。
事實上,在過去1年卷的不能在卷的中國市場中,iCAR 已憑借特色產品V23站穩腳跟。隨著海外品牌「iCAUR」的發布,iCAR的全球化征程已經敲響。后續在依托奇瑞海外超470萬用戶的積累和基礎上,iCAR計劃在今年完成四大洲超50個國家的銷售網絡布局,并以「產品+生態+文化」三位一體模式,聯合全球伙伴打造全鏈路服務體系。
![]()
將小米的用戶和互聯網思維與汽車產業的工程邏輯相結合,打造個性且獨特的造車方法論,蘇峻不僅讓iCAR在短短兩年內成為行業焦點,也為汽車產業的差異化發展提供了可復制的樣本。當這條汽車「特色」道路越來越清晰,一個多元且更貼近用戶需求的新時代,也在越來越清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