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吳佩孚是北洋軍閥的代表性人物,是直系軍閥的最主要頭目之一。
吳佩孚在清朝時考取了秀才功名,因此世人常稱其為‘吳秀才’。在一眾北洋軍閥里,吳佩孚指揮作戰的水平公認最高,而且他曾經握有中國大半國土,被認為是當時最有可能統一中國的男人之一。再加上吳佩孚一生頗為傳奇,所以至今在網絡上,他都是一個被熱議的人物。
不過北洋軍閥終究是舊時代的產物,因此吳佩孚也不可避免地被歷史洪流卷走了。
那么吳佩孚究竟是怎么落幕的呢?
1920年7月14日-7月19日僅僅五天的直皖戰爭中,吳佩孚率領北洋直系軍隊大敗北洋皖系軍隊,經此一役后曾經掌握北洋中樞大權的皖系徹底沒落,北洋政府進入了直系掌權的時代。
然而就在1921年便爆發了蘇聯出兵外蒙的事件,該事件中直系政府消極應對,最終導致外蒙和唐努烏梁海地區高達180萬平方公里的國土,全都被蘇聯完全占據。這一事件讓直系政府大失人心,尤其是直系內部一些少壯派將領對曹琨、吳佩孚大為不滿。
![]()
在接下來的1922年的直奉戰爭中,吳佩孚又擊敗了奉系,將整個中國北方山海關以內的地區都納入了直系掌握中,可這場軍事勝利卻反而加深了直系內部的矛盾。
此時的直系勢力達到了歷史巔峰,吳佩孚覺得一切盡在掌握中,因此變得愈發狂妄自大對待下屬更加嚴苛;而且他猜忌之心較重,對于逐漸展露才能的直系新秀馮玉祥、孫傳芳、孫岳等平時就多有打壓。
很快吳佩孚就為自己的驕狂蠻橫付出了代價。
1924年第二次直奉戰爭再起,有備而來的奉軍讓吳佩孚苦于應付,其麾下的主力部隊在與奉軍的交戰中損失慘重。
1924年10月20日,心向孫中山廣州國民政府的直系陸軍檢閱使馮玉祥聯合孫岳、胡景翼等,發動政變控制了北京城。腹背受敵的吳佩孚不得不南撤,在南撤途中其部下基本散盡,歷經轉輾他最終還是抵達了他的老巢湖北,從而得以保留了部分實力。
![]()
北京政變發生后,直系浙江督軍孫傳芳借機自立,其后更是利用東南各省地方勢力對奉系的不滿于1925年發動反奉戰爭,一鼓作氣將奉軍逐出了蘇、皖、贛、滬等地區,從而一舉控制了浙、閩、蘇、皖、贛五省。
孫傳芳希望聯合各方勢力共同對付奉系,于是他多方奔走在1925年時成立了一個,涵蓋整個長江流域、珠江流域的南方十四省的討賊聯盟,包括與北洋政府不共戴天的廣州國民政府等南方勢力也加入了其中。而為了能拉攏吳佩孚也加入這個聯盟,孫傳芳請自己的老長官吳佩孚出任了聯盟盟主。
孫傳芳做夢也沒有想到,自己這一次主動讓賢的結果,居然是給北洋軍閥勢力挖了埋葬他們的坑。
![]()
1926年初北方北洋軍閥勢力聯手進攻馮玉祥,吳佩孚惱于馮當年背叛自己,于是不顧孫傳芳的勸阻也加入其中。更讓孫傳芳惱火的是,吳佩孚不是孫傳芳組織的討賊聯盟盟主嘛,他通電全國宣布討賊聯盟要討的賊就是馮玉祥。
吳佩孚整得這一出把孫傳芳弄得里外不是人,既讓馮玉祥對孫傳芳起了疑心,又讓廣州軍政府與孫傳芳反目,氣得一直主張奉系團結的孫傳芳與吳佩孚絕交。隨著與孫傳芳交惡,吳佩孚在南面頓時到處都是敵人,陷入了孤立的境地。
吳大帥如此作死,自然報應來得也就十分迅速。
1926年國民革命軍北伐,矛頭直指吳佩孚。
面對廣州政府北伐軍這支中國歷史上真正意義的第一支現代軍隊,老式的北洋軍即便是有吳佩孚這個北洋第一戰將坐鎮,依舊被打得大敗虧輸。
形勢比人強,吳佩孚不得不逃離了大本營湖北。
![]()
經此一役,吳佩孚元氣大傷,再無卷土重來的可能了。
1927年4月武漢國民政府發動二次北伐,向龜縮在河南的直系老牌軍閥吳佩孚發起了進攻。
被稱為北洋最能打的吳佩孚,這時嫡系部隊已經所剩無幾,其手下的部隊主要是割據河南的北洋軍閥靳云鶚的部隊,而他和靳云鶚關系又十分微妙。
此時奉系更是也來摻和了一腳,張學良、張宗昌率領的奉軍從東北方殺入河南境內。
一代梟雄吳佩孚在四面圍攻下再也沒有了當年的意氣風發,在河南當地他無力組織起像樣的抵抗,只能是率部在河南境內到處逃竄。
眼見就要沒有立足之地了,吳佩孚索性拋棄軍隊逃往了四川,依附當地和自己有師生之誼的軍閥楊森。楊森念及舊情予以收留,于1928年初將吳佩孚和其衛隊安置在了云霧山笠竹寺(四川省達州市大竹縣境內)。
虎落平陽被犬欺啊。
![]()
駐扎在笠竹寺旁的四川軍閥鄧錫侯部師長羅澤洲,盯上了吳佩孚裝備精良的私人衛隊。
1928年5月時,羅澤洲突然發難率部突襲笠竹寺,一舉將吳佩孚及其衛隊控制住,隨后羅澤洲將吳佩孚衛隊繳械后遣散。雖然羅澤洲最后沒有為難吳佩孚,放其離去還返還了扣押的財物,但是就此吳佩孚成為了孤家寡人,手中沒有了任何武裝的他再也翻不起風浪了。
1931年5月吳佩孚被四川王劉湘‘請’出了四川,轉輾半年后于年底到了北平,就此在北平定居下來。
抗戰爆發北平淪陷時,吳佩孚卻沒有離開北平,蔣介石獲悉后大為緊張。
日本人后來多次邀吳佩孚出山,對此吳佩孚獅子大開口,要求不但要建立一個他掌握實權的政府,還要建立一支他能掌控的武裝。
這些條件與日本建立一個傀儡偽政府的構想背道而馳,因此雙方的交涉外界所得到的消息一直都是無果。
![]()
而在公開場合,吳佩孚一直表示反對日本侵華。
由于很多事情只有吳佩孚和日本人才清楚,因此吳佩孚對日態度究竟怎樣,只有他自己心里門清。
時間就這么不斷過去,蔣介石和日本人雙方一直在關注著吳佩孚的動向。
1939年11月24日吳佩孚在吃飯時牙齒被骨屑所傷,本來這只是一個小傷,但詭異的是其后吳佩孚傷勢不斷加重。因此12月4日其家人不得不找了一個日本醫生來為其看牙,日本牙醫看了后表示需要動手術,結果一代梟雄吳佩孚隨后就暴斃在了手術臺上!
一代梟雄雖逝,但關于他的傳說卻并未就此湮沒。
由于吳佩孚死因實在離奇,而此前他多次拒絕了日本要他擔任偽職的邀請,再加上當時民國政府的宣傳,因此時人普遍懷疑是日本人下了黑手。但是至今都并沒有找到任何日本謀害吳佩孚的實證,所以對于吳佩孚的死因后世有多種猜測。
![]()
比如就在吳佩孚死前不久,日本人在河南打著他的名號招募偽軍,日本人還對外宣稱這支偽軍以后由吳佩孚親自統帥。如果此事真與吳佩孚有關聯,那么最有動機除掉吳佩孚的是誰就不言而喻了。
再結合早年吳佩孚在北洋政府覆亡后拒絕去南京拜見蔣介石的經歷,以及1935年孫傳芳之死,不禁令人對吳佩孚的死因浮想聯翩。
覺得碼字的文章還行,走過路過看過請贊個粉個轉個。
謝謝大家的支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