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ckquote id="ue9b1"></blockquote>
    
    

    <style id="ue9b1"></style>
      <sub id="ue9b1"><p id="ue9b1"><form id="ue9b1"></form></p></sub>

      <strong id="ue9b1"><button id="ue9b1"><mark id="ue9b1"></mark></button></strong>
      成年午夜性影院,下面一进一出好爽视频,国产无遮挡又黄又爽又色,国产精品爽爽v在线观看无码,国产人妻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迷,国产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網易首頁 > 網易號 > 正文 申請入駐

      專訪朱德庸:65歲了,我像一頭無處可去的北極熊

      0
      分享至

      一場名為“楊柳”的臺風,帶來了一場黑雨,一次死別。
      香港天文臺掛起了“黑雨”信號。在臺灣桃園國際機場苦等航班飛往深圳時,朱德庸收到法鼓山農禪寺的消息:和他相識20多年的果昌法師去世了。
      朱德庸在機場哭了很久。果昌法師68歲,僅比朱德庸大3歲。她原本是小學代課老師,20世紀80年代來到農禪寺附近任教,因緣際會之下進入農禪寺當居士。1992年,她被圣嚴法師收為弟子,落發出家,之后的大半生再也沒有離開農禪寺。
      “她是一個非常活潑的人,我們見面都是打打鬧鬧開玩笑。但其實她有嚴重的病痛,20多年前就需要洗腎。前些年我去看望她,想給她一筆錢用來治療,但她死活不肯收,最后勉強收下,用我的名義捐了出去。”朱德庸說。循著朱德庸的記憶,我找到果昌法師前些年的一段錄像,她說起自己剛出家時的糗事與樂事,把所有法師都逗笑了。


      農禪寺全景圖線稿。這里是果昌法師的修行地。(圖/農禪寺官網)

      飛機落地深圳,雨仍在下,朱德庸輾轉來到珠海。第二天傍晚,我在酒店見到了他和他太太馮曼倫。朱德庸告訴我,他從昨天到今天都在跟太太回憶果昌法師,一個那么樂觀的人,一個真心對他好的人,就這樣從世界消失了,再也見不到了。
      就在兩天前的下午,朱德庸在家中臥床休息時,腦海中突然出現了果昌法師的身影。
      “這是非常奇怪的事。通常我想起一個人,是有特定思考途徑和模式的,那個人不會閃電般瞬間閃出來。那天想起果昌法師,就是毫無任何線頭,從天而降。”朱德庸醒來后告訴自己,好多年沒見果昌法師了,等這次出差回來就去看她。
      沒想到那次閃念便是永別。朱德庸給果昌法師的社交媒體賬號發去一條信息:“果昌法師一路走好,謝謝你的照顧。”到珠海后打開手機,他發現那句話顯示為“已讀”狀態。
      朱德庸說,這應該是負責處理后事的法師點開的,“但我寧愿相信,這是果昌法師自己看到的”。
      60歲以后,朱德庸到了杜甫詩中所寫的“訪舊半為鬼” 的人生階段。用他自己的話來說,“死的朋友比活的朋友多”。
      我想起前些時候讀到的錢穆先生談死亡的一段話,便念給他聽:“朋友的死亡,不是他的死亡,而是我的死亡。因為朋友的意趣形象仍活在我的心中,即是他并未死亡;而我在他心中的意趣形象卻消失了,等于我已死了一分。”
      今年3月,陪伴朱德庸將近21年的老貓阿梧,也離開了他。按錢穆先生所說,阿梧仍然活著。但在阿梧的心里,想必也有一個不曾被講述的朱德庸。


      朱德庸和阿梧的合影。(圖/微博@朱德庸)
      曾經有很長一段時間,朱德庸都不敢養貓。少年時,他 在學校操場撿到一只小貓,喚為“小咪”。起初小咪被他和同學們一起養在教室里,后來他把小咪帶回家,養嬰兒般養著,一起吃、一起睡。小咪每天送他上學、接他放學。一年后,小咪誤食滅鼠藥,死在他的懷里。
      重新養貓,一開始是因為“我太太愛貓,而我愛我太太”。再后來,朱德庸徹底成了貓奴。他有一句名言:“與其做人的奴隸,我寧愿做貓的奴隸。”
      朱德庸應該早有心理準備,貓咪們也許會走在他前面。他用貓的步伐來形容歲月的流逝:“時間真是像貓一樣,靜悄悄地來,靜悄悄地走。”然而,當阿梧離開時,他的內心或許就像詩人艾略特所寫,世界結束了,“并非發出一聲巨響,而是一陣嗚咽”,像貓一樣慢慢合上雙眼。
      阿梧走后,朱德庸依然留著它用過的物品,“衣服、吃飯的盤、喝水的碗、挖罐頭的勺子、枕頭、被子、藥品、針筒……”。盡管每次看到它們都會被提醒,阿梧已經不在這個世界,然而,對朱德庸來說,這些物品就是記憶的載體,如果它們被丟棄了,記憶便無所憑依,只能隨風飄散。


      熟睡中的阿梧。(圖/微博@朱德庸)
      我問他:“你想象過自己的死亡嗎?”
      朱德庸回憶道,他從小就成長在死亡的陰影之下。因為他父親是老來得子,從朱德庸小時候,到朱德庸兒子出生、上小學、上中學,他每一年都在隱隱擔心父親會離他而去。父親最后一次問:“我不曉得能不能看到孫子讀到大學畢業?”這次父親沒能如愿。
      2009年2月,圣嚴法師去世。朱德庸在告別式上讀到了 圣嚴法師的圓寂遺言——“寂滅為樂”。晴天霹靂般,他被震住了。
      朱德庸說,他開始理解,死亡就是一個過程。圣嚴法師完全有條件換一個腎,但他不肯,他認為自己該死就死了,為什么要維持自己的臭皮囊。圣嚴法師告訴朱德庸,死亡就像坐一班公車,到站了就下車,如此而已。
      “我經歷過家人、親戚、朋友的離世,但我其實沒有真正感受到死亡,我只是從太平間的門口經過而已。直到圣嚴法師離開,我覺得我不再是經過太平間的門外,我把門打開了。”
      朱德庸不知道門里面會是什么,但他越來越覺得,“死亡才是我們一生最大的冒險”。因為從來沒有一個過來人能夠告訴你,死亡是怎么一回事。他看著我說:“你只有到最后一刻,才能驗證一件事情,也就是所有人類的迷思——到底有沒有靈魂存在?”


      “或許,人生只是一個從不明白到明白的問題吧。”(圖/微博@朱德庸)
      朱德庸似乎想要一個肯定的答案。他曾戲言,如果人類有靈魂,那么貓貓狗狗、被宰殺的牛、豬、羊、雞、鴨、鵝和各種魚,也都應該有靈魂,“有些貓狗比人有人性”,沒理由它們沒有靈魂。所以,他的結論是:所有生物都有靈魂。
      阿梧還在的時候,朱德庸就相信貓有心靈感應能力:“每當他有話要對我說時,只需把頭靠在我手掌,我就能清楚地接收他傳遞給我的信息:1.人類與萬物要和睦相處;2.人類不要因任何理由彼此仇恨;3.希望我們有一個讓老百姓能擁有合理房價的政府;4.叫我勤勞作畫,不要每天醉生夢死。”
      朱德庸似乎對這個世界越來越失望。他的新書《一個人的人生未爆彈》收錄了他近幾年畫的作品,多數是單格漫畫,一張圖、幾句內心獨白,嘗試描繪當代人的情緒和困境。與他多年前的四格漫畫對比,我感到有一個明顯的變化:人們的對話和連接變少了。在《雙響炮》《澀女郎》《絕對小孩》《關于上班這件事》等作品里,人和人之間哪怕多么不愉快、充滿誤會,甚至彼此怨懟、彼此傷害,都一直在表達和溝通。
      余華對此有一段精準的分析:“朱德庸說出了人生中十分重要的內容,那就是相依為命。對于追求片刻經歷的男女來說,似乎玫瑰才是愛情;而對于一生相伴的男女來說,相依為命才是真正的愛情。朱德庸就是用這樣的方式:一種漫畫的巧妙的方式,一種激烈的爭吵的方式,一種鈍刀子割肉的折磨的方式,一種破罐子破摔的方式,一種死豬不怕開水燙的方式,一種上了賊船下不來的方式,一種兩敗俱傷的方式,告訴我們什么是愛情。”


      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朱德庸作品。(圖/人民文學出版社 提供)
      朱德庸說,2020年的時候,他原本已經不想再出版作品了。他向我解釋,四格漫畫的創作難度其實相當大,用四幅漫畫來講一個概念、一個觀點,每一格都必須非常精準。最后,這些四格漫畫匯集起來,會創造出一個比現實還要真實的世界,里頭有各色人物,有愛恨情仇,有關于婚姻、家庭和職場的種種煩惱。
      “但是,我畫了那么多漫畫去反映一個真實的世界,真實的世界并沒有變得更好,它還是那個樣子,甚至變得更糟糕。我還要一直用我的漫畫去反映這個世界嗎?沒有意義了。”
      所以,朱德庸的新作原本是畫給自己的,只是“瞎貓碰到死耗子”,他的感受就是當下人們的普遍感受,這些單格漫畫也就成了當下世界的一個縮影。他認為,新冠疫情后的世界運轉得更快了,人類像被世界碾過,變成了更扁平、更孤獨的個體。每個人都被推著向前跑,卻不知要往哪里去;每個人都被廉價的情緒感動,“可能已經沒有什么真正值得落淚的事了”。
      我問他:“什么事才值得為之落淚?”
      朱德庸說,一是純粹的愛,二是死亡。他從童年開始講起:養過的貓,住過的社區,走過的小路,畫過的漫畫,經歷的變遷……這是一段充滿告別的旅程,但也有愛和記憶——人們面對變化與無常時為數不多的依靠。
      他不避諱談論死亡。采訪結束一周后,他從中國臺北發來一則消息:“我覺得死亡是一種激勵和提醒,不只是提醒老年人,同時也提醒年輕人,要珍惜身邊的人,珍惜緣分,珍惜自己喜歡的事物。”
      以下是朱德庸的自述。


      那個夢幻中的老臺北, 再也沒有了
      我常常懷念過去的臺北。
      我曾經說過,現在的臺北是一座由蛋糕和大便組成的城市,有很多又新又漂亮的大樓,旁邊卻是一些破破爛爛的房子。以前的臺北也有很多舊房子,但它們還是有生活氣息的,現在這些房子毫無生氣。那些新蓋的大樓,大多也不適合人類居住,甚至朝向都不對,一切都是走樣的。
      小時候,我們家住在中山區,一個很安靜的社區。里頭都是日式房子,木頭的材質,灰色的瓦,有點簡陋,有點樸素。這些房子沿著鐵道鋪開,就像宮崎駿電影里的布景。
      我家旁邊是平交道(鐵路道口)。我常常沿著鐵道一直走一直走,好像那樣就可以走向未知,走到世界的盡頭,或者走到一個夢幻的開端。
      當時我并不知道,這條鐵道充滿了想象力。那時的火車很慢,班次也很少,當你走在鐵道上,聽到遠處的火車聲慢慢傳過來,你往旁邊讓一讓就好。你不需要急急忙忙躲開,因為你完全有時間做出反應。無論是火車速度還是生活節奏,一切都是有余裕的。


      1974年的臺北中山區老照片,圖中可以看到一列淡水線火車正在通過南京西路平交道。(圖/Meta@張哲生)
      這個社區的生活緩慢而有秩序。每個人都在專心做著自己的事情,主婦燒飯、洗衣、打掃,丈夫早上出門、傍晚歸來,孩子們每天都準時上下課。一家人吃完晚飯,然后大人看電視,小孩做功課。
      家家戶戶差不多都是這樣過日子。你感受不到人們有什么貪念,只有一種安于生活、接受生活的平靜。印象最深的一次,是我在家門口看到一個人突然飛奔而過,后面緊接著追上來幾個人,一邊跑一邊喊“捉小偷”。那時候的小偷還有羞恥心,他知道自己做的事情是不對的。現在的小偷,恐怕都沒有那種感覺了吧?
      每天到了傍晚5點半左右,所有人都從路上消失,回家吃飯。飯后也很少有人會出來,就乖乖地待在家里,像鳥兒在天黑后回到窩里一樣。晚上七八點鐘的時候,整個世界安靜得連掉一根針都聽得到,但大家并沒有睡覺,每一戶的燈都還亮著。我回想起來,就像戴著一副耳機,聽著一首非常抒情、節奏緩慢的音樂,看著整個社區像一幅畫一樣安靜祥和。
      大概到了深夜10點半,偶爾有小攤販騎著自行車來賣宵夜,車后頭拉著一個木頭箱子,沿途賣花生、粽子和饅頭。花生是帶殼煮的,我們過去買的時候,小販會拿一張舊報紙卷成圓錐形,把煮花生倒在里面。我們把殼子剝了,就站在路邊吃。
      到了過年的時候,到處都有年的味道。雖然跟現在相比很簡陋,但那時候的年味,是我這一輩子覺得最濃厚的。我們那個社區的道路有點像老北京,路都是南北向的,把整個地方隔成一個個格子。到了元宵節的晚上,你站在遠遠的地方看,家家戶戶的小孩舉著紅燈籠,成群結隊,從這個巷口到下一個巷口,穿來穿去,像魚兒在河里游一樣。這種景象,再也沒有了。


      2013年的元宵節,朱德庸回想起兒時孩子們提著燈籠出來的情景,“如今臺北已多年不見燈籠隊了”。(圖/ 微博@朱德庸)
      在我40多歲的時候,有一年過年,我非常想念小時候的元宵節,于是開著車子在臺北到處繞、到處找。一路上都沒有看到提著紅燈籠的小孩,到了我們家附近的民生社區,才看到一位爸爸在家門口幫小孩點亮一個燈籠。之后就再也沒有了。
      你知道嗎?臺北早就變成我夢幻中的一個地方,它再也沒有了。
      臺北其實就是一個小城鎮,它不夠條件變成一個所謂大城市,因為它沒有腹地,無法往外擴展。當它要變成一個大都市的時候,它只能拼命往里面填充很多很多東西,于是它原本存在的很多讓人可以喘息的空間就沒有了,沒了。
      最可悲的是,我們往臺北填進去的東西幾乎都是商業和 金錢,沒有文化。


      臺北夜景,左側塔樓為地標建筑臺北101。(圖/Unsplash)
      新加坡也是這樣。他們曾經邀請我移居,我還猶豫過,因為當時新加坡確實是不錯的地方,干凈有序。可惜,新加坡后來也被塞進去一堆東西,想方設法吸引全世界的有錢人,把原本的生活都破壞掉了。
      上一次我到新加坡,那里已經沒辦法走路,滿地都是人,滿街都是豪華跑車。我很想說,你們這地方這么小,塞進去那么多人,跑車能跑到哪兒去?

      我就像一頭 無處可去的北極熊
      我覺得,我們最普遍的悲哀,就是沒有辦法在自己的土地上安定下來。總是要遷徙——到東南亞,到美洲,到別人的地方去尋找理想家園,然后在那里過一種封閉的生活,成為次等公民。就算被歧視,很多人也還是要過去,仿佛腦子里被植入一個芯片,這個芯片就叫“移民”。
      在臺北,有很多房子就是這樣空置下來的。他們先是把孩子送到美國去讀書,等孩子畢業、工作、待下來,再把他們接過去。我小時候認識的很多伯伯,后來年紀大了,慢慢地都被接到美國去了。而隨著他們離開,一種文化和記憶也隨之消失了。
      首先是家的記憶。一座房子,它可能承載了幾代人的記憶。比如客廳的柱子上有量身高的痕跡,你小時候,或者你父親小時候,可能都是在那里量身高的。家里隨便一張椅子和沙發,可能扶手處的油漆已經變得斑駁,但這把椅子可能是你父親、祖父都坐過的。當你坐在上面,靠著扶手,你可以直接觸摸到上一代的記憶和溫度。
      當我們都去炒房、都去移民,承載這些記憶的房子迅速被丟棄,我們就生活在一個真空中了。當一個人身處真空中,沒有記憶的傳承,也就沒有辦法落地。這是一種很抽象的東西,但是在任何一個經濟糟糕的年代,唯一能支撐我們的東西,也就是記憶和精神。如果這些都沒有了,我們的下一代注定會在心理疾病困擾中度過。


      這幢有80年歷史的日式建筑,是朱德庸在臺北常去的地方,因為這里會讓他想起小時候的家。(圖/微博@朱德庸)
      我母親的家族來自廣州,他們以前住在沙面南街,來臺以后,一直保持著廣東人的生活方式,講廣東話,吃廣東菜。逢年過節,舅舅們都會過來我們家打麻將,全部都講廣東話。我小時候聽不懂,像我媽媽給舅媽打電話,拿起電話就說“你屋企”(你家),我以為她們說的是英文“你OK”。
      小時候,我們住的地方,有來自全國各省的人,什么方言和口音都有。四川、河北、湖北、貴州、江蘇、浙江,等等,每一個地方的人都有自己的生活習慣,你能聽到不同的方言和腔調。我們家巷子里就有一個人賣山東大饅頭,他講話就是山東口音。1999年,我第一次到 大陸,一點也不覺得陌生,反而感到很熟悉。
      后來大家漸漸搬走、移民,下一代人也基本不會說方言了。所以,那一段生活只在近代史上存在了那么一下子,幾十年,然后就這樣子,沒有了。
      我覺得我們并不珍惜記憶。也許是因為大家一直過得非常貧窮、辛苦,所以記憶對他們來說是一種奢侈品,甚至是一種恥辱。


      “臺北唯一剩下的年味就是車少人稀。”(圖/微博@朱德庸)
      在臺北,很多我從小就熟悉的店鋪都消失了,頂多傳承了兩代。辛辛苦苦一輩子,下一代寧可穿西裝打領帶,也不愿意接手,而房東總是貪婪地不斷加租,他們沒有辦法負擔,只好把店鋪關掉。
      我這些年經常光顧的兩家小店也關了。一家是賣豬腳飯 的,開了幾十年。老板從20歲起就跟著父親打理這家店,現在60多歲了,做不動了,子女覺得太辛苦,也不愿意接手。另一家店是港式燒臘店,一對夫妻開的。賣出的每一份燒臘都是他們自己剁的,每一刀都很精準,幾十年下來,他們知道一只燒鴨應該怎樣才剁得均勻。后來,他們的小孩也不愿意接手,就關掉了。
      臺北很多活生生的東西,都開始消失。這種情形恐怕發生在很多城市。時代變了,一些老的傳統和生活方式沒人去傳承,慢慢地,隨著這個城市的變質,開始消失,開始滅亡。
      我喜歡在城市里散步。以前的臺北是可以隨便走的,哪兒都沒有限制,走到哪兒都可以發現新東西,就像發掘寶藏一樣。后來,我漸漸發現,有些路不好走了,只能規劃自己的散步路線。我梳理出10條私人路線:哪條路應該星期幾走;哪個時段可以走,不同時間可能會遇到不同的光影。
      有的路線就像一條時光隧道,帶我回到以前的臺北。比如,在某條路上,有最新的房子,有建了二三十年的房子,也有已經有五六十年歷史的建筑,包括日據時代的老屋。這些房子沿路穿插分布,慢慢走下去,就像在歷史里穿梭。有時候,我會趴在一些老房子的墻壁上往里面看,能看很久,想象這里曾經有什么樣的人居住,他是將軍、公務員還是商人,他們一家過著什么樣的生活。


      朱德庸所畫的“臺北行走之必要裝備”。(圖/微博@朱德庸)
      后來,我跟媒體分享了4條散步路線,大家都跟風去那里散步,我立即就失去了這4條路。這么多年下來,城市的變化就像癌細胞擴散,慢慢地把我這些散步路線毀掉了。那些路基本上都還在,但已經不是以前的感覺了。建筑變了,舊房子沒了,摩托車沖來沖去,小雜貨店變成連鎖咖啡店、甜品店,原來的文化和生活完全被 破壞掉了。
      老實說,我現在蠻討厭臺北的,但我又能去哪里?我就像一頭北極熊,看著自己站立的冰面慢慢變小,無計可施,無處可去。

      問題在于, 所有人都把他的童年忘掉了
      2004年,我畫了《關于上班這件事》。
      那時候我在想:為什么全世界有那么多人上班?東半球人上班,西半球人睡覺;西半球人上班,東半球人睡覺。他們一生可能只能活七八十年,卻花了幾十年最精華的歲月,每天工作8小時甚至超過8小時,這難道不是 奴隸制嗎?


      《關于上班這件事》 朱德庸 著 現代出版社,2008-9
      前幾年新冠疫情來了,我原以為,當全世界停擺的時候,大家終于可以停下來,真正思考這個問題:我們前半生追求的東西真的值得嗎?
      有很多年,所有人都像生活在一個大型工廠里,機器不停轉動,噪音非常大,大到聽不見別人說的話。疫情發生的時候,這臺機器停下來了,大家應該意識到,原來我們可以停下來,原來世界可以那么安靜。
      很遺憾,疫情過去后,大家把這臺機器轉動得更大聲,一臺機器不夠,還要加一臺。然后,機器人來了,AI來了,世界還在加速運轉,想在最短的時間內把之前3年的損失補回來。
      有人說,我們的人生只是從這個世界路過。我說,我們的人生還會被這個世界碾過。有的年輕人會發現,社會好像越來越不需要他們了,因為現在的商業模式會讓大企業繼續膨脹,蠶食各行各業,用機器人取代很多崗位。
      所以,當大家說年輕人開始“躺平”,我說,這是因為他們沒有選擇——他們是被擊敗的,他們認為自己沒有機會了。這是很可怕的一件事。失敗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沒有機會去嘗試和努力,連失敗的機會都喪失了。


      朱德庸。(圖/受訪者提供)
      佛教里有一個說法叫“共業”,今天全世界走到這樣的境況,我們自己也是有責任的。甚至從一開始,我們教育孩子的時候就做錯了,因為我們一直在用上一代人的觀念去決定下一代人的生活,讓他們按一個固定的成功模式去走:必須好好念書,必須學哪種才藝,必須讀什么專業。把一匹馬變成一頭老虎,或者讓一頭獅子變成一只斑馬,完全不管孩子們的本性和天賦。
      我今天還能夠畫畫,沒有成為內卷的一部分,是因為我小時候很幸運地被“放棄”了。我被學校放棄,被師長放棄,甚至被我的父母放棄,他們任憑我自由發展,我的本能和天賦才得以保留下來。
      有多少人能夠像我這樣幸運?大多數人從小被迫或隨大 流選擇一個專業,等到他們畢業出來的時候,跟專業對口的工作已經消失了。他們活得很辛苦,很不快樂。


      8月16日,2025南國書香節珠海分會場,朱德庸出席“當我們一個人面對世界”朱德庸經典作品讀者見面會。(圖/受訪者提供)
      2007年,我畫了《絕對小孩》。經濟越來越發達,錢越來越多,但是大家為什么越來越不快樂?我覺得,有一個原因是所有人都把自己的童年忘掉了。
      童年是一個人的基礎。隨著長大,你會變得越來越虛偽,越來越功利,還可能被各種不屬于你的價值觀所影響、所取代,變成另外一種人,最后你連自己是誰都不記得了。但是,你的靈魂還記得,所以你會不快樂。
      童年的你,是唯一知道你本來面貌的人。我畫《絕對小孩》,就是希望大家回到童年,重新感受一下你剛剛出生時的世界,你小時候是什么樣的人,你的夢想是什么。


      《絕對小孩》 朱德庸 著 上海錦繡文章出版社|磨鐵圖書,2007-5
      今天,當我遭遇無解的事情,只能從我小時候的線頭去尋找答案。有孩子之后,我又和他一起,重新經歷了一遍童年。這個過程,有時候會給你力量和快樂,有時候也會傷害你,讓你重新感受到童年時的無助和恐懼,讓你變得軟弱,拖你的后腿。
      當然,你也會知道,你已經不是小時候的你了,你可以反抗。借由這種遲到的反抗,你反而治愈了童年。
      所以,我一直都鼓勵大家想辦法回到童年,重新跟自己的童年建立連接。要知道,你和童年的你的關系是完全私密的。只有你能跟童年的自己交流,而任何人、任何心理醫師都無法做到。這種交流非常珍貴,大家都不應該放棄嘗試,它會幫助你完成自我整理。
      對我來說,以后很難再從外界獲得滋養自己的養分,外界已經越來越沒有這些東西了。我只能回到小時候,回到以前的臺北,跟自己的過去連接在一起。


      “為什么要討別人開心,讓自己開心才是自己該做的事啊。”(圖/微博@朱德庸)
      作者 |朱人奉 編輯 |譚山山 運營 | 羅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推薦
      熱點推薦
      金永南,為什么功高不蓋主?他這一生,簡直就是一部官場教科書

      金永南,為什么功高不蓋主?他這一生,簡直就是一部官場教科書

      軍機Talk
      2025-11-05 11:00:27
      湖南省人民醫院院長肖亞洲的人生歷程

      湖南省人民醫院院長肖亞洲的人生歷程

      筆墨V
      2025-11-06 08:59:58
      黃仁勛“最直白表態”:中國這么做,將贏了美國

      黃仁勛“最直白表態”:中國這么做,將贏了美國

      觀察者網
      2025-11-06 08:23:17
      雷軍:越來越多人開上小米汽車 感受到小米超高品質

      雷軍:越來越多人開上小米汽車 感受到小米超高品質

      3DM游戲
      2025-11-05 18:42:18
      著名愛國僑領單聲辭世,享年96歲

      著名愛國僑領單聲辭世,享年96歲

      澎湃新聞
      2025-11-05 10:41:05
      CCTV直播豫津女排大戰!朱婷PK隊友李盈瑩 曾狂砍46分 球迷期待

      CCTV直播豫津女排大戰!朱婷PK隊友李盈瑩 曾狂砍46分 球迷期待

      我AI女排
      2025-11-06 10:57:15
      欲哭無淚!跌幅近70%,從270萬跌到88萬,廣州一頭部樓盤房價崩了

      欲哭無淚!跌幅近70%,從270萬跌到88萬,廣州一頭部樓盤房價崩了

      火山詩話
      2025-11-04 05:49:04
      神預言!伊萬下課后曾點名表揚邵佳一:他會有光明的前景!

      神預言!伊萬下課后曾點名表揚邵佳一:他會有光明的前景!

      邱澤云
      2025-11-06 11:49:19
      拔出蘿卜帶出泥!逼瘋辛芷蕾,袒護強奸犯的他,這次惹眾怒了!

      拔出蘿卜帶出泥!逼瘋辛芷蕾,袒護強奸犯的他,這次惹眾怒了!

      阿傖說事
      2025-11-06 09:55:40
      陳治珍:2種水果煮水喝,清肺養脾胃,孩子少生病、鼻炎少復發

      陳治珍:2種水果煮水喝,清肺養脾胃,孩子少生病、鼻炎少復發

      蠟筆小小子
      2025-10-21 15:03:27
      張蘭直播遭嗆“沒人喜歡你”,8歲孫子一句話回懟,彈幕瞬間安靜

      張蘭直播遭嗆“沒人喜歡你”,8歲孫子一句話回懟,彈幕瞬間安靜

      鑫鑫說說
      2025-11-05 13:51:40
      “立冬4不吃,病就不找來!”11月7立冬,哪4不吃?應時節樂過冬

      “立冬4不吃,病就不找來!”11月7立冬,哪4不吃?應時節樂過冬

      愛生活的陶哥
      2025-11-03 10:08:47
      水庫放貓后續:多部門介入,放生團伙果然不單純,完整產業鏈被扒

      水庫放貓后續:多部門介入,放生團伙果然不單純,完整產業鏈被扒

      墨印齋
      2025-11-05 15:36:38
      中國隊全勝進世界杯決賽,亞洲之光非日本:值得羨慕

      中國隊全勝進世界杯決賽,亞洲之光非日本:值得羨慕

      夢回千年aa
      2025-11-06 06:59:59
      1984年,李訥探望媽媽時,說自己將要再婚,江青:可你是雙重身份

      1984年,李訥探望媽媽時,說自己將要再婚,江青:可你是雙重身份

      簡史檔案館
      2025-11-05 11:05:03
      上海樓市最詭異的時刻

      上海樓市最詭異的時刻

      環線房產咨詢
      2025-11-05 19:04:25
      天生自帶“女皇命”的4個星座女:清醒獨立,是自己的靠山,女王

      天生自帶“女皇命”的4個星座女:清醒獨立,是自己的靠山,女王

      別人都叫我阿螫
      2025-11-06 07:55:15
      歐冠小球隊給切爾西上了一堂價值3.38億英鎊的課

      歐冠小球隊給切爾西上了一堂價值3.38億英鎊的課

      星耀國際足壇
      2025-11-06 12:14:48
      徐國勇再爆金句,祖先是中國人他不是,侯友宜不裝了,響應民進黨

      徐國勇再爆金句,祖先是中國人他不是,侯友宜不裝了,響應民進黨

      諦聽骨語本尊
      2025-11-05 17:30:06
      發現老公外套口袋里有鹽酸達泊西汀片,我悄悄換成枸櫞酸西地那非

      發現老公外套口袋里有鹽酸達泊西汀片,我悄悄換成枸櫞酸西地那非

      凱裕說故事
      2025-09-26 19:00:08
      2025-11-06 12:52:49
      新周刊 incentive-icons
      新周刊
      一本雜志和一個時代的體溫。
      21156文章數 1289983關注度
      往期回顧 全部

      藝術要聞

      “塑料凳”大廈?西安新地標213米造型引熱議!

      頭條要聞

      副院長被指出軌女主任醫師 在值班室發生關系視頻流出

      頭條要聞

      副院長被指出軌女主任醫師 在值班室發生關系視頻流出

      體育要聞

      送走兩位全明星,公牛成了東部第一

      娛樂要聞

      白百何好友揭露爭獎細節

      財經要聞

      特朗普關稅遭美國高院大法官輪番質疑

      科技要聞

      蘋果“認輸”!曝每年10億美元租用谷歌AI

      汽車要聞

      方向盤?不存在的 特斯拉 Cybercab亞太首秀

      態度原創

      房產
      數碼
      旅游
      手機
      公開課

      房產要聞

      中旅·三亞藍灣,以一座城市會客廳回應世界的濱海想象

      數碼要聞

      6 熱管直觸,瓦爾基里推出單塔單風扇、雙塔雙風扇風冷散熱器

      旅游要聞

      攜程“免費城市半日游”項目已接待超萬名游客

      手機要聞

      vivo S50 系列手機入網,支持 90W 快充

      公開課

      李玫瑾: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無障礙瀏覽 進入關懷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韩精品区一区二区三vr| 国产精品粉嫩嫩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日韩专区第一页| 欧美日韩视频综合一区无弹窗| 五大连池市| 激情动态图亚洲区域激情| 99久re热视频这里只有精品6| 国产AV大陆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青青草无码免费一二三区| 深夜福利啪啪片| 亚洲男人AV天堂午夜在| 免费吃奶摸下激烈视频| 精品一区二区无码免费| 国产在线精品中文字幕| 91人妻熟妇在线视频| 无码伊人久久大杳蕉中文无码 | 日韩精品亚洲精品第一页| 四虎国产精品免费久久| 日本精品网| 久久久久无码精品国产h动漫| 久久国产乱子精品免费女| 久久人人爽人人爽人人av| 国内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高请码在线精品av| 亚洲最大成人网色| 国产精品欧美福利久久| 九九成人免费视频| 国产香蕉尹人在线视频你懂的| 亚洲国产午夜精品福利| 亚洲 成人 无码 在线观看 | 亚洲综合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成av人电影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爽爽久久久久久竹菊| 国产精品午夜精品福利| 临潭县| 国产精品爱久久久久久久电影| 国产性色的免费视频网站| 抚顺市| 亚洲中文字幕av天堂| 国产极品尤物免费在线| 国产无码高清视频不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