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丨呂行編輯丨杜海
來源丨正經社(ID:zhengjingshe)
(本文約為3600字)
【正經社“科技前沿”觀察之58】
![]()
走進電梯,“點外賣就上淘寶閃購、淘寶閃購更優惠”之類廣告語幾乎霸了屏。其實,今年以前,在已經飽和的外賣行業,“淘寶閃購”一詞并沒有存在感。
保持十來年行業第一優勢的美團,在京東、阿里等巨頭的先后夾擊中,已然觸及市場份額和利潤方面的滑鐵盧。
根據數據研究機構億邦動力基于財報的推算,僅二季度,三大平臺投入外賣大戰的營銷開支至少為300億元(此前高盛預測總投入為250億元);與此同時,三大平臺的利潤卻較去年同期減少超200億元。
因此,在份額保持絕對領先的時代日漸遠去的大背景下,實現利潤的高增長對美團而言早已不易。甚至,如何鞏固核心本地業務的基本盤,也成為了首當其沖的關鍵任務。
正經社分析師認為,客觀地講,在本地生活領域尤其是外賣以及即時零售賽道,美團依然有獨特的商業競爭優勢,然而在原有幾乎固化的市場集中度和格局被打破的狀態下,美團的外賣等核心業務又面臨更加嚴峻的擠壓態勢。
要么在與京東、阿里等互聯網巨頭競爭中后退,要么在對手強勢進攻下構建新的競爭力,無論如何,美團都需要在Q3乃至后續向市場提交能夠重新證明自己的答案。
1
美團Q2利潤大跌97%
受外賣價格戰的影響,2025年第二季度,美團的成績單確實不太好看。
財報顯示,第二季度,其營收918億元,同比增長11.7%;凈利潤3.65億元,同比下滑96.8%;調整后凈利潤14.9億元,同比下滑89%,遠低于市場預期的98.5億元。
受此影響,美團股價大幅下跌,比如財報發布后的次日也就是8月28日,下跌12.55%,收盤價101.7港元/股。如今,股價徘徊在100港元/股左右。
![]()
正經社分析師認為,這表明,資本市場對美團的現實表現以及未來發展的態勢,均呈現出一定憂慮。
細分來看,第二季度,美團核心本地商業分部收入653億元,同比增長7.7%;經營溢利同比下降75.6%至37億元,經營利潤率為5.7%,同比下降19.4個百分點。美團在財報中指出,利潤收縮除受非理性競爭影響外,也因毛利率下降、用戶激勵投入以及推廣與廣告開支增加。
利潤大跌的原因十分簡單,整個行業再次陷入內卷,為了贏得競爭,第二季度,美團銷售及營銷開支達225億元,同比增加51.8%,占收入的比例由去年同期的18%升至24.5%。
新業務分部第二季度收入265億元,同比增長22.8%。經營虧損同比擴大43.1%至19億元,但經營虧損率同比增加1個百分點至7.1%。美團宣稱,虧損增加主要是由于海外業務相關成本上升。
2
外賣不再有絕對護城河
美團利潤大跌的背后,本質是行業格局的劇變。
過去十年,外賣市場雖有過餓了么的挑戰,但始終維持著美團主導的“雙寡頭”平衡,直到今年兩大巨頭的先后入局,徹底打破了這一狀態。因此,我們不妨先簡單梳理下本次外賣大戰的時間脈絡。
2月,京東率先以“30分鐘達”的快送服務切入市場,依托京東到家的供應鏈優勢,在生鮮、日用品等品類上快速打開缺口,一度分流了市場近15%的中高端用戶;
4月末,當美團與京東在價格戰中消耗著越來越多的補貼、雙方均顯疲態時,阿里突然拋出“淘寶閃購戰略升級”計劃,選擇在對手最脆弱的節點入場;
7月初,淘寶正式加碼,在全國范圍內啟動大規模補貼,“滿20減10”“新用戶首單0元”等活動直接擊中用戶對價格敏感的痛點;
7月中旬,京東因補貼壓力收縮戰線,美團隨即推出零元購、拼單立減等措施,但其高管王莆中“外賣大戰是泡沫”的公開表態,反而側面印證了對手打法的有效性;
進入8月,借著立秋節點與88VIP會員節的雙重催化,淘寶閃購單量首次反超美團,這是外賣行業十年來,美團首次在核心交易指標上被對手超越。
這場變局的核心,是美團堅守多年的“護城河”正在被重構,在此之前,美團的競爭壁壘看似牢不可破。
回過頭來看,多年前美團早期通過地推團隊“掃街式”拓展外賣業務,搭建起覆蓋全國90%以上城市的商戶供給網絡,加之高頻的外賣消費培養了用戶習慣,“點外賣上美團”的心智也幾乎植入每一位消費者心中,用戶月均打開頻次也處于行業第一。
更關鍵的是規模效應帶來的履約優勢,其智能調度系統可將騎手配送效率控制在平均28分鐘/單,騎手總數超700萬人,覆蓋密度遠超其他平臺。
考慮到多年前滴滴外賣、抖音外賣都沒動搖過美團與餓了么的基本盤,因而這一切都使得美團看上去不會再有新的強勁對手。
甚至即便是在當下,美團當前高客單價(三十元以上)訂單的份額仍穩定超過七成。但淘寶的入局,卻恰恰用自身生態優勢試圖在撕開這道壁壘,很明顯,淘寶閃購的確有相對精準的打法。
首先是用戶轉化方面的“降維打擊”,淘寶擁有超8億年活躍用戶,這些用戶原本就有高頻購物習慣,只需在APP首頁增加“閃購”入口,就能將購物用戶直接轉化為外賣用戶,省去了從零到一獲取用戶的成本。
據第三方數據機構易觀分析統計,淘寶閃購上線首月,新增外賣用戶中80%來自原有淘寶用戶;其次是供應鏈的“差異化競爭”,淘寶聯動本地超市(如沃爾瑪、永輝)、便利店(如全家、7-Eleven)及天貓超市,構建起“即時零售+傳統電商”的雙重供給體系,僅生鮮品類的SKU就超20萬。
而阿里加速整合會員體系帶來的“綁定效應”也深刻影響行業走勢,具體看,阿里將外賣權益納入88VIP會員,開通會員可享外賣滿減、免配送費等福利,而88VIP現有會員數超3000萬,這部分高黏性用戶的轉化,直接削弱了美團會員的競爭力。
另外一方面,京東的嘗試也暴露了行業中仍存在短板。
京東早期憑借“30分鐘達”的快送服務,在一、二線城市的生鮮、數碼品類中快速起量,其依托自有倉儲的前置倉模式,在配送時效性上一度超越原有行業玩家。但京東暫時缺乏餓了么那樣的高頻外賣用戶基礎,僅靠補貼拉新難以形成留存,最終導致過高成本。
不過這些案例依然證明,外賣行業的競爭早已不是“燒錢補貼”的單一維度,而是生態能力、供應鏈效率與成本控制的綜合較量。
從這個商業邏輯看話,美團不想卷,但不能不反擊。
正經社分析師注意到,被動應戰、出于自保、奉陪到底,這是王莆中提及美團參與大戰時的三大關鍵詞。
“別人用非理性的方式沖擊你,你被迫反擊。如果在主營業務上我們不參與的話,連轉人工智能的機會也沒有了。”美團核心本地商業首席執行官、外賣負責人王莆中曾宣稱。
3
美團需要新的競爭力
盡管虧損擴大,美團的現金儲備還較為充足。截至2025年6月30日,美團持有現金及現金等價物1017億元,短期理財投資694億元。
不過短期內,美團可能還得繼續承壓。根據澎湃新聞報道,在財報后的電話會議中,美團CEO王興宣稱,確信美團在(在外賣行業)仍然保持絕對領先的運營效率,但預計三季度會因為戰略投資,導致核心本地商業出現重大損失,但依然有信心未來行業會恢復到合理水平,不會受到短期價格波動的太大影響。
![]()
對于補貼,王興還稱,“當前季度內,補貼不會有明顯下降,但長期而言補貼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下降。”
正經社分析師發現,多種因素表明,美團需要構建更強的新的生態競爭力,甚至新的增長曲線。
以即時零售賽道為例,對于美團閃購,王興指出,過去幾個季度美團閃購已經實現了連續的季度盈利,“現在我們處于不同的增長階段,在短期內我們會優先考慮增長,而非盈利。”
美團同時也在財報中提到,將“繼續完善騎手福利和保障機制”。自7月1日起,美團已將職業傷害保障拓展至全國17個省市的所有騎手。 4月,美團已在南通、泉州啟動騎手養老保險補貼試點,目前兩地試點進展順利,計劃于2025年年底前將該補貼政策逐步推廣至全國。
美團騎手體驗運營負責人表示,美團將在2025年年底前全面取消騎手超時罰款。今年2月,美團已經在廣西部分地區率先啟動“超時免罰”試點。
回過頭來看,這場外賣行業的變局,最終“割”的是誰的肉?表面看,是美團的利潤被壓縮、股東利益受損,但:
其背后是行業“壟斷紅利”的終結,以及用戶與商戶話語權的提升。
對用戶而言,價格戰帶來了更多補貼、更低的配送費,2025年二季度外賣行業平均客單價同比下降8%,用戶月均外賣支出減少15元;對商戶而言,多平臺選擇打破了過度依賴某單一大平臺的獨家議價權,部分商戶在平臺抽傭以及推廣費用等方面也可以有更多的商談空間。
但需要警惕的是,行業不會永遠停留在“價格戰”階段,當年網約車、共享單車的競爭史證明,補貼退潮后若缺乏良性盈利模式,最終成本仍可能轉嫁給用戶與商戶。
未來,外賣行業的競爭將聚焦于“價值創造”而非“價格廝殺”。對平臺而言,真正的競爭力在于能否為用戶提供更優質的體驗(如更快的時效、更豐富的品類),為商戶提供更高效的服務(如數字化運營工具、精準營銷方案)。
其實客觀而言,美團的“本地生活生態”、淘寶的“電商+即時零售”融合,本質都是在探索這樣的價值創造路徑。而行業最終的贏家,必然是那些能平衡用戶、商戶與平臺利益,構建可持續盈利模式的企業。
如今,外賣行業的戰爭才剛剛開始。淘寶的入局打破了穩態,美團的反擊仍在繼續,未來或許還會有新的玩家加入。但無論格局如何變化,有一點可以確定:
外賣行業再也回不到“一家獨大”的時代,這種競爭帶來的變革,終將推動整個行業向更理性、更高效的方向發展。
對用戶與商戶而言,美團依然是領先者,行業價格戰、內卷戰尚未結束,一切都還得市場給出最終答案。【《正經社》出品】
CEO·首席研究員|曹甲清·責編|唐衛平·編輯|杜海·百進·編務|安安·校對|然然
聲明:文中觀點僅供參考,勿作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喜歡文章的朋友請關注正經社,我們將持續進行價值發現與風險警示
轉載正經社任一原創文章,均須獲得授權并完整保留文首和文尾的版權信息,否則視為侵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