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聞記者 慕嘉烜 王建東 趙全堂
聚光燈下,主持人高聲報出“Tongbei Quan”——“通背拳”。這一刻,對于35歲的趙鴻剛而言,勝敗已不重要。在剛剛結束的世界職業(yè)扇耳光大賽上,他在第三回合被對手KO,卻因“眼神堅毅、毫不閃躲”的表現(xiàn),被數(shù)百萬網(wǎng)友稱為“剛哥真男人”。11月4日,在北京鴿武緣綜合訓練館里,他擦著因眼角受傷而控制不住的眼淚,卻笑著說:“站上那個舞臺,讓全世界聽到‘通背拳’三個字,我已經(jīng)贏了。”
![]()
趙鴻剛在扇耳光大賽上
代價:在規(guī)則與傷痛間堅守
倒下的瞬間,在抽簽決定先后手時已然埋下。當“后手”的身份落定,意味著對手的巨掌將先聲奪人,而趙鴻剛,需要先用臉龐去承受。“第一巴掌那種疼,感覺就像被鐵錘敲了一下。”趙鴻剛回憶,他瞬間感到左眼劇痛,溫熱的鮮血隨即從眉骨裂口涌出,“我一摸,手上全是血。”
視線也迅速模糊。裁判伸出一根手指問他能看到幾個,他眼前除了重影還是重影,“看到了兩個、三個”。左眼無法對焦,這給他隨后的反擊帶來了巨大的困難。輪到他出手時,他不敢像平日訓練那樣充分扭腰發(fā)力。“我要蓄力,身體一轉,這只眼睛根本瞄不準。萬一打偏,打到后腦或脖子,就犯規(guī)扣分,輸?shù)酶鼞K。”為了精準命中規(guī)定區(qū)域,他犧牲了力量,掌心帶著無奈的克制。網(wǎng)友調侃他“打得像小姑娘”,他苦笑承認:“我不是不想用力,是一只眼睛無法對焦。”
第三回合,對手換左手一記重擊,他轟然倒地。短暫的意識喪失后,他發(fā)現(xiàn)自己躺在賽場中央,眼前只有一片白光,“像睡覺時閉著眼對著燈光”。這場失利的比賽,讓他付出了眼眶骨折、肌肉嵌頓、眉骨縫了五針的代價。
![]()
趙鴻剛賽前訓練
傳承:通背拳是養(yǎng)身立命的根
賽后,一些質疑的聲音傳來:“通背拳傳人,似乎也不過如此。”對此,趙鴻剛的回答清晰而堅定:“任何比賽都有它的規(guī)則。這是耳光、力量的規(guī)則,不是通背拳的規(guī)則。”他強調,自己代表的是個人,而非整個拳種,任何個人都無法完全代表一種博大精深的武術體系。
他伸出布滿老繭的手掌解釋,通背拳的訓練遠不止于扇耳光,它講究“放長擊遠,沉長冷脆”,是通過開肩活背,將全身力量節(jié)節(jié)貫通,最終集中于一點爆發(fā)。“我們打的是掌根、掌心、指尖三個點,但比賽只允許用掌根。”
趙鴻剛說,自己是“半路出家”。兩年前,他師從陳闊開始學習通背拳。此前,他是跑酷和搏擊愛好者,身體因高強度訓練留下不少舊傷。“30多歲,身體開始走下坡,不能再一味消耗。通背拳讓我把以前釋放過度的東西,慢慢往回收,它是在養(yǎng)身體。”在他看來,傳統(tǒng)武術與現(xiàn)代格斗的目標不同,前者更側重于身體的系統(tǒng)調理與精神的修養(yǎng),這是他親身實踐后最有話語權的體會。
![]()
趙鴻剛戴墨鏡接受采訪
遠征:讓世界看見中國武術
臉龐承受著重擊,趙鴻剛的眼神中卻沒有一絲悔意。
趙鴻剛說,參賽的初衷并非為了證明傳統(tǒng)武術“能打”,而是抓住一個罕見的國際曝光機會。“現(xiàn)場用英語報出‘Tongbei Quan’(通背拳)那一刻,我特別激動,”他回憶道,“賽場上有那么多人舉著手機拍,大屏幕上打出我的名字和拳種——我覺得,夢想實現(xiàn)了。”他說終于讓很多人、特別是外國人,知道了中國還有這樣一門武術。
很多人對參加扇耳光大賽無法理解,但就像趙鴻剛的人生軌跡,一路充滿著挑戰(zhàn)與冒險:15歲北漂,拍過電影,玩過跑酷,開過拳館。他信奉“想到啥就去做”,35歲依然敢闖敢拼。這次比賽,于他而言,是個人夢想的實現(xiàn),更是一次主動的文化傳播。
“比賽輸了,但我把通背拳推出去了,這事我能吹一輩子。”他激動地說。這一次,他讓世界看到的,不僅是一個中國硬漢的堅韌,更是一種名為“通背拳”的中國力量,正以一種決絕而勇敢的方式,走向世界的視野。
倒下后,他的網(wǎng)絡賬號涌入大量支持和關心的留言,大家稱他“剛哥真男人”。面對“潑天流量”,他顯得非常冷靜,反復強調:“希望借這個機會,多做些傳統(tǒng)武術的宣傳。”他坦言,萬萬沒想到會得到這么多人支持。目前按照診斷書的要求他仍需靜養(yǎng),這讓后續(xù)的比賽也成為未知數(shù)。不過,趙鴻剛說,等眼睛好了,他會繼續(xù)練、繼續(xù)講通背拳的故事。他要用自己的方式證明:中國武術的傳承,不在輸贏,而在每一次敢于亮相世界的魄力與擔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