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秋天已至,夏日的暑熱漸漸褪去,清涼之感越發明顯,給人以舒適之感。不過在秋風中,總是帶著些許的傷感——中元節又到了,這是民間以祭祀為主題的傳統節日之一,也稱作七月半。而“中元”二字是源于道教,其對應著地官解厄的之說,是人們祭拜先祖,祈福納吉的時刻。
祭祖是延續孝文化的重要形式,其提醒著我們不能忘本,要懂得感恩,使我們的內心更加充實,也讓我們前進的步伐更加堅定。中元節是秋天的第一次月圓,人們選在此時祭祖,彰顯了心中的誠意,寄托著秋日天涼,對先祖的關切,同時也蘊含著與先祖分享秋收的喜悅之意。這個節日融入了多種內涵,成為秋季當中最為重要的節日之一。
![]()
圍繞著祭祖,嘗新,祈福等主題,在中元節期間形成了諸多的講究,其規范著人們的言行,也將節日的儀式感更加詳細地展現出來。七月十五中元節,牢記:1不洗,2不去,3不穿,4不吃,要重視,下面就來了解下吧~
1不洗
不洗衣服
作為祭祖的日子,人們都會提前進行準備,把家里打掃干凈,收拾整齊,以示對節日的重視。在這一天中,家里要盡可能整潔,是不能懸掛晾曬衣服的,否則會顯得十分凌亂。同時這個時候正值處暑與白露節氣更替,容易出現陰雨天,所以說這一天不適合洗衣服。此外人們也認為,這樣的節日將衣服懸掛在外邊,也容易沾到不好的東西,都會避開。
![]()
2不去
作為家里的重要事情,祭祖往往是一家人共同進行的,不過一些特殊的人群是可以不去祭祖的,比如以下兩種情況:
1、老年人,老年人的身體會偏弱一些,而且心思也比較細膩,在這樣的日子里容易感懷,悲傷,還會聯想到過往,久久不能平復,這樣的情緒不利于身體健康。同時眼下進入秋季,天氣也開始轉涼,祭祖多是在偏遠的地區,對于中老年人來說不僅勞累,也容易著涼,所以說可以不去。
![]()
2、孕婦,孕育新生也是特殊的時期,與一般人相比,孕婦的體力相對較弱,而且情緒容易波動。這個時候前往祭祖的話,容易陷入悲傷之中,可能會影響身體以及胎兒的健康發育。所以在祭祖節日中,孕婦通常是不用去的。
![]()
3不穿
1、不穿艷麗的衣服,衣服不僅保護我們的身體,更提醒著場合與氛圍。祭祖之日,講究穿著整潔素凈,這是對先祖的重視,一般要以淺色,素色為主,且不能有過于華麗的裝飾,這樣能夠讓我們的內心更加平靜。而艷麗的衣服是不能穿的,會顯得不夠尊重。
2、不穿破舊漏洞的衣服,祭祖是比較嚴肅的事情,那么在衣著上要得體,以長褲長袖為宜。不能穿著短褲,短裙,以及有破洞,破舊的衣服。這樣會顯得比較隨意,老人們看了會不舒服,對于節日也不夠重視。
![]()
不穿新鞋子,俗話說“新鞋不去舊墳”,在傳統里,上墳祭祖也是不能穿新鞋子的。人們換上新鞋子,通常是代表著新的開始,走新的道路,有著慶賀之意。而去祭祖的話,則有忘記過去,忘記先祖的意思。同時老人們還認為,屆時穿新鞋,容易將不好的運氣帶回家,因此都比較忌諱。
![]()
4不吃
不吃祭品,顧名思議,祭品是為先祖特別準備的,是供先人享用的食物。屆時若是去吃祭品,有著與先祖“爭搶”之意,是不敬的表現。而且祭祖的食物與我們平日里的飯菜也有區別,而且會在桌上擺放比較長的時間,其本身也不適合食用。
![]()
不吃梨,在人們的觀念里,先祖是在另外的世界里,所以祭祖是盼望先祖回歸,與之享受團圓的。那么這個時候要吃寓意團圓的食物,梨顯然是不能在這天出現的。其代表著“離別”之意,與人們心中所期盼的相反。
![]()
不吃牛肉,在過去,牛是農耕當中的重要勞動力,可以為人們減輕很多負擔,提高效率。而如今正是秋收時節,正是用牛的時候,人們要格外善待牛,讓其吃好喝好休息好,來幫助田間勞作。所以說屆時是不能去殺牛和吃牛的,若是老人們看到,也會不高興。
![]()
不吃咸菜,眼下正值秋收,所以中元節家宴,從一定程度上也是嘗新。這一餐要吃得豐盛一些,要將當季的瓜果蔬菜都端上桌,慶祝收獲,分享喜悅。這樣先祖如果可以看到,也會高興和安心。而若是吃些咸菜白粥,則顯得對節日不夠重視。同時也不符合這個時節的養生之道,容易增加燥火,對健康也不利。
![]()
本文系小茉莉美食記原創,碼字不易,嚴禁不良自媒體抄襲、搬運。歡迎大家點贊,收藏和轉發!感謝您的支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