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聲明:內容僅供參考,如有不適及時就醫
近日,美國心臟協會(AHA)攜美國心臟病學會(ACC)等多個機構,發不了新的高血壓管理指南,在該指南中,對于高血壓的預防、檢測,風險評估,血壓控制,并發癥管理等方面,都做出了詳細的闡釋。
![]()
這個新版的指南中,仍然堅持了更嚴格的高血壓診斷閾值,診室測量血壓超過130/80mmHg,就可以判斷為高血壓問題,收縮壓再120到129mmHg之間,則屬于血壓升高的情況,血壓低于120/80mmHg才是正常血壓值。
除了提出高血壓的判斷標準以外,新指南中也更加強調了控制高血壓,加強綜合管理,特別是生活調理的重要性,對于如何控制好血壓的問題,新指南給出了6條建議,今天就來為大家簡單總結分享一下。
盡早啟動降壓藥物治療
總體來看,新指南對于降壓藥服用時機的推薦,主要以血壓水平本身以及心腎并發癥風險綜合評估為依據,強調了盡早啟動降壓藥物治療的重要性。
![]()
新指南明確指出,血壓超過140/90mmHg的高血壓患者,應該開始服用降壓藥來加強血壓控制,而對于已有心血管疾病合并高血壓的患者,血壓超過130/80mmHg,就應該啟動降壓藥物治療。
對于尚無心血管疾病的高血壓患者,如果同時合并慢性腎病或糖尿病的問題,或經過評估10年心血管風險高于7.5%的人群,血壓如果超過130/80mmHg,也應該盡早服用降壓藥,加強血壓控制。
對于尚無心血管疾病,心血管風險評估也屬于中低危風險(≤7.5%)的高血壓患者,血壓高于130/80mmHg的,可以先不用藥,通過3到6個月的健康生活方式干預,如果血壓仍然高于130/80mmHg,則仍需考慮服用降壓藥。
堅持低鈉高鉀
說的是鹽,其實我們真正應該控制的是“鈉”,新指南中仍然維持了每天不超過2300mg鈉的攝入量(相當于5g鹽),但同時也指出,如可能,高血壓患者可以將鈉的攝入量降低到1500m以下。指南指出,嚴格控制鈉攝入量能夠將高血壓患者的血壓降低6到8mmHg。
![]()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控鹽不但要控制炒菜加入鹽的用量,同時還應該注意日常飲食,特別是一些加工食品,制成品飲食的鈉含量,建議可以檢查所購食品的標簽,了解這些“隱形鹽”的來源,盡量減少鈉的攝入量。
對于腎功能健康正常的朋友,炒菜用鹽可以替換為含鉀的低鈉鹽,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多注意富含鉀的食材,如香蕉,土豆等食材的攝入,鉀的推薦攝入量為每天3000到5000mg,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合理補鉀,能使高血壓患者血壓平均降低6mmHg。
控制體重
對于有超重或肥胖問題的人群來說,指南建議應至少減掉5%的體重,或使體重指數(BMI)下降3。指南指出,體重每減輕1公斤,能夠使血壓下降約1mmHg左右,因此,減肥帶來的血壓控制獲益和其他代謝方面的獲益也是不容忽視的。
健康減肥最安全的方式當然還是飲食控制和加強運動,對于一些嚴重肥胖的朋友,可以在醫生評估下使用GLP-1受體激動劑類藥物或通過手術來減輕體重。
DASH飲食
新指南對于高血壓的健康飲食干預仍然推薦DASH飲食模式,該飲食模式的主旨除了保持低鈉高鉀攝入以外,DASH飲食中還應富含水果、蔬菜、全谷物和低脂乳制品,并注意盡量減少飽和脂肪和總脂肪的含量。
堅持DASH飲食模式,能夠使高血壓患者的血壓降低5到8mmHg。
保持平和心態
![]()
指南中還強調管理好壓力對控制高血壓的重要性。推薦結合加強運動鍛煉,以及結合瑜伽、呼吸訓練、冥想等活動來舒緩和改善壓力。
與大多數的高血壓指南一樣,推薦每周進行150分鐘的中等強度或75分鐘的高強度運動鍛煉,同時可以結合抗阻運動和力量訓練,運動鍛煉能使血壓降低5到10mmHg;另外通過冥想/呼吸訓練等方式管理好壓力,也能夠使血壓進一步降低5mmHg以上。
限制飲酒
![]()
指南中進一步明確了酒精攝入與血壓升高之間的強關聯性。指南指出,飲酒者,特別是每日飲酒超過4杯的人群,減少酒精攝入量或戒酒可使高血壓的發生率降低50%。
對于高血壓患者來說,控制飲酒能夠有助于降低血壓。對于基線酒精攝入量較大的高血壓患者,控制飲酒對于高血壓帶來的降幅會更大。每日飲酒量超過6杯的高血壓患者,如果能夠減少50%的飲酒量,平均血壓可降低5.5/4.4mmHg。
從上述的6條建議可以看出,此次發布的新版高血壓指南中,對于高血壓的預防和管理,更多的強調了健康生活方式干預的重要性,雖然藥物治療使不可或缺的一環,但生活調理同樣不可放松。
參考文獻:
2025 Guideline for the Prevention, Detection, Evaluation and Management of High Blood Pressure in Adults: A Report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Joint Committee on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2025), Circulation.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