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萬歷年間,京城東南角的運河碼頭上,天還沒亮透就擠滿了等著卸貨的漕船。船工們吆喝著號子,扛大包的苦力們排成長龍,把江南來的糧米一袋袋運往岸上的糧倉。
張老栓蹲在碼頭邊的石階上,捧著個粗瓷大碗吸溜著稀粥,眼睛卻不住地往漕船上瞟。他是通州碼頭上干了三十年的老倉吏,今年五十八,再干兩年就能回家抱孫子了。這活兒雖說不怎么起眼,可責任不小——每一袋進出倉的糧食都得經他記冊畫押。
“栓叔,今兒個船不少啊。”年輕的小倉吏李四湊過來,遞過半個饃。
張老栓接過來啃了一口,瞇著眼說:“漕運衙門催得緊,說是宮里要查糧冊,咱們得仔細點,別出了岔子。”
日頭升高了,碼頭上熱熱鬧鬧。這時,一艘高大的官船靠了岸,船上跳下幾個穿官服的人,為首的四十多歲模樣,黑臉膛,高個子,走起路來虎虎生風。
“喲,劉主事今兒怎么親自來了?”張老栓忙迎上去行禮。
來的是漕運衙門的劉主事,專管漕糧入庫。平日里這些事他交給手下辦,自己很少露面。
劉主事擺擺手,臉色不太好看:“宮里催得緊,我來盯著點。老栓,今日這船是揚州來的,共二千石糧,你清點仔細了。”
張老栓連聲應著,心里卻嘀咕:這劉主事從來不下碼頭,今日太陽打西邊出來了?
糧袋一袋袋扛進倉,張老栓和李四拿著冊子一一清點。扛包的苦力中有個叫王大膀的,是碼頭上的老人兒了,今日卻顯得有些心神不寧,一連撞了好幾個人。
“王大膀,你今兒沒睡醒是吧?”張老栓笑罵一句。
王大膀勉強笑笑,也不答話,扛起包就往倉里跑。
到了晌午,糧船卸得差不多了。張老核對著冊子,眉頭越皺越緊。他扯過李四,低聲道:“不對勁啊,冊上記著二千石,可我瞧著,實際入庫的頂多一千八百石。”
李四愣了:“不能吧?咱們可是一袋袋數著的。”
“數是對的上,可分量不對。”張老栓壓低了嗓子,“你沒覺得今天的包扛著輕快?我剛才特意掂了掂,好些袋子比往常輕了不少!”
兩人正嘀咕著,劉主事走了過來:“清點完了嗎?冊子拿來我看看。”
![]()
張老栓猶豫了一下,還是把冊子遞了過去。劉主事掃了一眼,滿意地點點頭:“好,沒問題就封倉吧。這是入庫文書,你們畫個押。”說著從袖中掏出早已寫好的文書。
張老栓心里咯噔一下。這不合規矩啊!歷來都是先清點,后寫文書,哪有事先寫好的道理?
他接過文書仔細一看,上面明明白白寫著“揚州漕糧二千石整,查驗無誤”。
“劉主事,這...”張老栓剛要說話,卻見劉主事眼神凌厲地瞪了他一眼,又從袖中摸出一小塊銀子,悄悄塞過來。
“老栓啊,你也快告老還鄉了,何必那么認真呢?”劉主事聲音壓得極低,“宮里催得急,差個百十石的不打緊,何必給自己找不痛快?”
張老栓手里攥著那錠銀子,心里七上八下。他在碼頭上干了三十年,從來沒出過岔子,眼看就要安穩退休了...
這時,他突然想起一件事:三個月前,倉庫司庫趙大人突然暴病身亡,當時傳言說是吃錯了藥,可現在想來,趙大人死前一天還曾私下抱怨,說發現糧冊有蹊蹺...
張老栓后背一陣發涼。他抬頭看看劉主事那似笑非笑的臉,又看看身旁一臉懵懂的李四,最后目光掃過那些糧袋,心里有了計較。
“劉主事說的是,”張老栓忽然笑了,悄悄將銀子揣進懷里,“小的這就畫押。”
李四驚訝地看著張老栓,欲言又止。張老栓暗中踢了他一腳,示意他別作聲。
畫完押,劉主事滿意地走了。張老栓拉著李四到僻靜處,低聲道:“今晚子時,倉庫后門見。”
“栓叔,你真要瞞報啊?這可是殺頭的罪!”李四急得直跺腳。
“傻小子!”張老栓瞪他一眼,“我懷疑趙大人的死沒那么簡單。今晚咱們要暗中查個明白!”
是夜子時,月黑風高。張老栓和李四悄悄摸到倉庫后門,卻見黑暗中早已等著一人——竟是白日里扛包的王大膀!
“你怎么來了?”李四驚問。
王大膀搓著手,神色緊張:“是栓叔讓我來的。栓叔,到底什么事啊?”
張老栓也不解釋,只道:“你倆跟我來。”
三人悄悄潛入倉庫。張老栓徑直走到今日剛入庫的揚州糧堆前,掏出一把小刀,麻利地劃開一袋糧食。
![]()
白花花的大米流了出來,可流著流著,竟露出了別的東西——袋子里只有上面一層是米,下面全是沙土!
李四和王大膀都驚呆了。
“這、這是怎么回事?”李四結結巴巴地問。
王大膀臉色煞白,突然道:“怪不得今天的包扛著輕快!我還以為是自個兒長力氣了...”
張老栓又接連劃開幾袋,情況大同小異——有的袋子上米下沙,有的甚至全是沙土!
“二百石糧食,就這么變成了沙土。”張老栓聲音發抖,“好一出偷梁換柱的把戲!”
“是劉主事?”李四問。
張老栓搖搖頭:“他一個主事,沒這么大能耐。這船上船下,倉里倉外,得多少人配合?扛包的感覺分量不對,倉吏清點疏忽,驗收官閉眼過關...這是一張大網啊!”
王大膀突然道:“今日扛包的有幾個生面孔,現在想來,他們專揀輕的扛,重的都留給我們這些老人了。”
三人正說著,忽然倉庫外傳來腳步聲。張老栓趕緊吹熄燈籠,拉著兩人躲到糧堆后面。
倉庫門吱呀一聲開了,進來兩個人影。黑暗中,只聽一人道:“快點,天亮前得把這些‘特殊’的袋子都挪到西倉去。”
另一人道:“劉主事也忒小心了,哪有人會查這個?”
“閉嘴!趙大人的下場忘了?好好干活,少不了你的好處!”
等那兩人搬完袋子離開,張老栓三人才悄悄溜出倉庫。
分別前,張老栓嚴肅地對兩人說:“今晚的事,誰也不能說!否則趙大人就是咱們的下場。容我慢慢查探...”
此后數日,張老栓表面上一切如常,暗地里卻留心觀察。他發現每隔幾天,就有一批“特殊”的漕糧入庫,又會在深夜被悄悄轉移。參與其中的不僅有倉吏、船工,甚至還有漕運衙門的官員。
更讓他心驚的是,他似乎已經被盯上了。常有陌生人在他家附近轉悠,有次下班路上,差點被一輛突然沖出來的馬車撞上。
這天傍晚,張老栓正準備回家,卻被王大膀攔住了。
“栓叔,我可能惹麻煩了,”王大膀神色慌張,“今天我多嘴問了一句為什么有的包特別輕,工頭就警告我別多管閑事,還說...還說趙大人就是話太多才遭殃的。”
正說著,李四也急匆匆跑來:“栓叔,我剛才在衙門偷聽到劉主事和人說話,好像說要‘處理’掉什么‘老麻煩’...該不會是說你吧?”
張老栓心里一沉,知道事情已經瞞不住了。
當晚,他把心一橫,對老婆交代了幾句后事,悄悄溜出家門,直奔京城西區的一條小巷。那里住著他多年前救過的一個書生,如今已在都察院當御史,名叫周文斌。
![]()
周御史聽罷張老栓的敘述,震驚不已:“若你所言屬實,這豈止是貪墨漕糧,這是欺君大罪啊!但空口無憑,如何取信于人?”
張老栓從懷中摸出一本小冊子:“這是我暗中記下的可疑漕船號、入庫時間和經手人。還有,西倉第三區的地下室里,藏著那些摻了沙土的糧袋。”
周御史翻看冊子,越看臉色越凝重:“涉及這么多官員...此事牽連甚廣,需得謹慎。這樣,你先在我這里躲幾日,我明日就密奏圣上。”
然而,就在當夜,周御史宅邸突然被一群黑衣人包圍。幸虧周御史機警,提前讓張老栓藏入了密室。
次日清晨,消息傳來:通州糧倉失火,西倉第三區燒為白地!同時,漕運衙門傳出話來,說是老倉吏張老栓因不滿即將被辭退,縱火泄憤,現已畏罪潛逃。
張老栓一下子成了欽犯!
周御史知道這是對手的毒計,一邊將張老栓秘密轉移至更安全的地方,一邊加緊搜集證據。但對方顯然手眼通天,幾乎所有線索都被切斷。
就在周御史一籌莫展之際,張老栓突然想起一個人:“王大膀!他是關鍵證人!那晚他也看到了摻沙的糧袋。”
周御史立即派人去找王大膀,卻發現王大膀已經失蹤三天了。據他家人說,那晚出去干活后就再沒回來。
事情陷入了僵局。對方布下了天羅地網,不僅銷毀了證據,還把所有線索都掐斷了。
就在這當口,李四突然通過周御史家的老仆遞來一封信:王大膀被關在漕運衙門后院的地牢里!那晚他本想逃出京城,卻被抓了回去。
周御史知道時機緊迫,立即面圣,將所知情況和盤托出。萬歷皇帝震怒,下旨由東廠徹查此案。
是夜,東廠番子突然包圍漕運衙門。在一番搜查后,果然在地牢中找到了已被折磨得奄奄一息的王大膀。與此同時,另一隊人馬直撲劉主事宅邸。
然而劉主事似乎早已得到風聲,當東廠的人趕到時,只見他已懸梁自盡,桌上留有一封認罪書,將一切罪責都攬到自己身上。
案件似乎可以就此了結,但張老栓總覺得不對勁。他懇求周御史讓他查看劉主事的“遺物”。
在東廠的庫房中,張老栓仔細檢查了劉主事的衣物,突然在一件內衫的夾層中,摸到了一塊硬物——是半塊玉佩!而另外半塊,張老栓曾在一次偶然機會中,見過來漕運衙門巡視的某位高官佩戴過...
三個月后,一樁震驚朝野的大案落下帷幕。漕運侍郎、漕運總督等十幾名高官落馬,牽連者上百。原來這是一個龐大的貪腐網絡,多年來通過漕糧摻假、虛報數量等手段,貪墨白銀數百萬兩。趙大人因發現端倪被毒殺,劉主事不過是這個網絡中的一環而已。
秋后問斬那天,張老栓站在人群中,看著那些曾經高高在上的官員被押赴法場,心中沒有喜悅,只有沉重。
案子破了,但他三十年的差事也丟了。好在周御史為他爭取到了一筆賞銀,足以回家鄉買幾畝薄田,安度晚年。
離京那日,李四和王大膀來送行。王大膀身體已康復,和李四一起在周御史幫助下,在京城開了家小糧店。
運河碼頭上,漕船依舊來來往往。張老栓最后看了一眼這片他工作了半輩子的地方,輕輕嘆了口氣。
“栓叔,以后還來京城不?”李四紅著眼圈問。
張老栓搖搖頭,又點點頭:“等你們娶媳婦的時候,我再來喝喜酒。”
船開了,運河水流悠悠,載著老倉吏向著故鄉的方向而去。岸上兩個年輕人久久揮手,直到船只消失在遠處的水霧中。
京城依舊繁華,漕運依舊繁忙,只是陽光下似乎少了幾分陰暗,多了幾分清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