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駒過隙,自 2009 年至今,單讀已經做了 41 冊 MOOK,也從 2020 年起,出版了 58 本單讀新書。在進行最新一期 MOOK《單讀 41·我看見了鳥》的圖書設計工作時,單讀的設計師做了幾個版本的封面:
![]()
![]()
![]()
![]()
稿圖由單讀設計師李政坷提供
你喜歡哪個版本呢?
在問設計師最喜歡哪一版時,他無法給出一個明確的答案,因為每版有著不同的考量。很多時候,創意工作者們不能完全憑個人喜好決定采取什么方案,無論是痛批甲方的審美并留戀舊版本,還是反思過往的判斷且決定調整方案,總逃不掉一個字——改!
插畫家巴巴拉·雷明頓在為《霍比特人》初版平裝設計封面時,托爾金認為封面中出現了奇怪的元素而要求她進行修改;編輯麥克斯威爾·珀金斯對菲茨杰拉德《了不起的蓋茨比》初稿提出修改意見后,結構、人物刻畫和敘述方式上都作了明顯調整;紀錄片《不了神話:宮崎駿》中動畫師宮崎駿一邊覺得畫分鏡很麻煩,一邊覺得不管多少次也要改好……
促成更改的原因,有時是題材理解上的偏差,有時是內容風格不匹配,有時則是印刷成本高等客觀因素。不論原因是什么,反復修改的過程中難免會感到沮喪、迷茫、委屈,甚至憤怒,因為這不僅意味著思路的重構,還有對過往判斷的質疑以及對自我的否定。在親手把被否掉的提案拉進廢紙桶時,還得深呼吸一下,做好面對下一輪質疑的準備。無論是設計師還是以其他身份努力著的工作者,好像都是在磨礪中前進的。
我們很好奇,你在工作或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無法忘懷的被否定的時刻?被否定后,會有哪些表現和感受?如若有負面情緒,又是怎樣去排解的?假設讓你和質疑自己的人或環境說一句話,你會說什么?歡迎在評論區留言(或吐槽)。
另外,在9 月 19 日—10 月 19日我們會在單向空間·郎園 Station 店和單向空間·杭州樂堤港店舉辦一場圖書設計廢稿展:“稿”砸了!那咋了?我們將提取評論區的情緒關鍵詞放在展覽當中,一起趁此機會,反過來“指指點點”那些否定與質疑吧。
編輯:同星
加入 2025 單讀全年訂閱
感受世界的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