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看過電影,看過希區柯克、宮崎駿等導演的分鏡稿嗎?那些紙頁上的線條、刪改與注釋,不僅是拍攝的藍圖,更構成了另一種獨立的藝術語言。正在上海榮宅展廳舉行的展覽“一種語言:電影分鏡藝術與其他視覺創作”上,希區柯克、宮崎駿、賈樟柯等三十余位電影導演的分鏡稿,被置于公眾視野,觀者也仿佛穿越回一個個經典影像的誕生時刻。
![]()
《白雪公主》的分鏡頭
據悉,“一種語言”首站于今年上半年在意大利米蘭展出,此次上海榮宅的展覽在米蘭首展基礎上,更廣泛探索各種電影制作方法,突出并深化對亞洲電影,尤其是過去幾十年中國電影的研究。展覽匯集30余位電影導演、攝影師、視覺藝術家、平面設計師、動畫師、動作設計師的作品,內容跨越1940至2024年,涵蓋500多件作品。
![]()
《米老鼠》
![]()
《柏林蒼穹下》著名的鏡頭的最初設想
![]()
《超人》的想法
電影分鏡展現鮮少被人揭示的電影制作過程;分鏡肩負著技術實現的功能,在電影拍攝之前,它們皆是導演創想與構思的可視化載體。作為靈活且富于變化的工具,它們用來傳達工作大綱,幫助協調片場內外各方演職人員的活動。“分鏡以及與之相關的流程性電影材料,如情緒板、設計草圖、剪貼簿、工作筆記、照片和標注等視覺材料,主要服務于實用性的交流目的,常常需要被復制、傳真、通過電子郵件傳送、張貼或以其他方式傳閱,它們極少被視為獨一無二的作品。”策展人介紹。
30余個展臺上,每張展臺對應一部電影。臺燈下,一個個展臺如同一個個繪圖桌,細看上面還有導演(或創作者)留下的痕跡。從弗萊舍工作室到華特迪士尼制作公司,分鏡藝術最早為動畫創作服務——不僅規劃動作節奏,也賦予角色鮮明的性格與情感。展覽中展出《白雪公主與七個小矮人》(1937)、《幻想曲》(1940)等影片的分鏡草圖,展示出迪士尼動畫師如何塑造故事情節與人物形象,并在二維空間中塑造三維感的敘事結構。沒想到童年時喜歡的動畫《白雪公主》的草圖會是一組令人感覺恢弘的畫面,紛亂的鉛筆線條營造出景物和人物性格的心理刻畫。
![]()
展覽現場
![]()
展覽現場
宮崎駿的分鏡頁往往附有密集的文字與表情注解,揭示導演對每個動作、節奏乃至心理波動的預設。
希區柯克1940年的《蝴蝶夢》對應展出了匿名藝術家為曼德利莊園繪制的視覺草圖,陰影、透視與光線的安排預示著影片的懸疑氣息。
而在情節主導性更強的電影中,分鏡往往用于細化關鍵事件或場景。郭帆執導的《流浪地球2》,由費學豪繪制的分鏡圖,其畫面生動反映了影片驚險刺激、令人眩暈的節奏;以及電影分鏡畫師、導演加布里埃爾·哈德曼為諾蘭2014年電影《星際穿越》中驚心動魄的海嘯場景繪制的圖稿;以及馬丁·斯科塞斯為1980年電影《憤怒的公牛》中舒格·雷·羅賓遜與勞倫·達修耶的拳賽所繪的分鏡圖。
榮宅的展出場地也賦予了這場展覽以電影感,桌臺的排列營造出流動的節奏感,似若引領穿梭于不同房間中的觀眾穿越電影的每一幀畫面。這一體驗更是讓觀眾充分體會分鏡圖的本質——不僅僅是靜態圖像,更是電影敘事不可或缺的元素。
原標題:《影迷有福了!在榮宅中看到希區柯克等三十位導演幕后手繪圖》
欄目編輯:孫佳音
來源:作者:新民晚報 徐翌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