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現實中的弼馬溫,從8歲到18歲給地主放了10年馬,因丟了馬落草為寇,當上了土匪頭子,卻成了中國人都必須銘記的大英雄。
他的名字叫馬占山。
馬占山于1885年出生吉林懷德縣的一戶貧苦農家,8歲給地主家放馬。18歲,因放馬時丟了一匹馬,被地主送進官府,賠了錢。后來那匹馬自己回來,地主不承認,不肯退錢,官府也不肯主持公道。
舊社會的軍警從來只認錢權勢不認理。
馬占山申冤無門,一氣之下在黑虎山落草為寇,占山為王,當了土匪頭子,準備一雪前恥。
當了土匪頭子后的馬占山帶著兄弟到村里找那地主算賬,那地主磕頭如搗蒜求饒,馬占山放過了他,但放下話:饒命可以,以后不要仗勢冤枉好人。
從此,那位地主再沒有囂張過。
![]()
圖|馬占山
不知道馬占山后來有沒有想過,他這個名字竟然玄妙地跟他的命運聯系在一起,以馬為生,占山為王。
日俄戰爭期間,俄國軍隊侵占吉林懷德縣城,燒殺擄掠,地方官棄城而逃,民不聊生。
清廷軟弱無能,自己的土地,讓給日俄做戰場,無論兩國哪國勝敗,中國的百姓都要遭殃。
馬占山扼腕道:定要雪此國恥。
兩年后,日俄戰爭結束,沙俄侵略軍撤出懷德一帶,清廷為了恢復地方統治,開始收編民團及愿意歸順的綠林好漢,就像馬占山這一種就被收編,并委以哨官。
在清朝,哨官就是管理一哨的軍隊,一哨指一百人。
但馬占山還不算正規軍,頂多算編外。
直到清廷調張勛進駐遼寧昌圖府,為擴充實力,張勛派人將馬占山收編為清廷的直屬部隊,馬占山也成了名副其實的哨官。
被收編后,馬占山跟著奉系軍閥的重要人物吳俊升一路升遷,從營長升職為騎兵軍長。
九·一八事變前馬占山已經成為了黑龍江黑河警備司令。
九·一八事變后,張學良任命馬占山為黑龍江省代主席,其實就是借馬占山在黑龍江的根基,暫時穩一穩陣腳。
馬占山當黑龍江省代主席后,宣稱:與入侵者決一死戰。
1931年11月4日,他就在江橋打響了抗日的第一槍,因為蔣介石的不抵抗政策,他因為抵抗而可貴。
整個作戰過程,使馬占山的軍事才能得到了發揮,2萬部隊、一些基礎武器,加上了幾門落后的山炮,與日軍的3萬大軍、飛機、大炮及裝甲車相抗,整整撐了半個月之久。
也就是這半個月的抵抗,讓全國人民知道了馬占山這個名字。
因此,全國各地慰問不斷,捐資捐物,支援馬占山抗日。
有工人捐出一半工資,有人捐出金鏈子。
馬占山自此被稱為馬將軍。馬占山也成為了全國上下崇拜的大英雄。
![]()
就在全國上下一片稱贊時,馬占山突然投降!宣布投降一個多月后,又重新抗日。
這一番百轉千回的變換之中,全國人民的心臟跟著馬占山起起落落好幾回。
有人說馬占山是詐降,有人還有其它爭議。
重要的是,馬占山抗日是真。
![]()
圖|馬占山
他利用自己的威望,搞到12輛卡車,6輛轎車,2400萬元偽滿洲幣,300匹戰馬,從齊齊哈爾敵人控制區運出,用作重新抗日的物資。
日本關東軍因受了馬占山的騙,對馬占山懷恨在心,先后對馬占山進行了8次圍剿,不但沒成功,馬占山還帶著四路大軍開始反攻齊齊哈爾。
直到1932年12月初,彈盡糧絕,馬占山不得不率殘部退到蘇聯境內。
馬占山再次回國后,一直沒有得到重用。
48歲向蔣介石請求抗日被拒;52歲請求抗日,被任命東北挺進軍司令;60歲又被啟用去打內戰。
63歲,馬占山也看到蔣介石氣數已盡,審時度勢,與鄧寶珊、傅作義宣布起義,使北平得以和平解放。
65歲時,馬占山在北京病逝,被葬萬安公墓。
回望馬占山的一生,前半生金戈鐵馬,后半生壯士未酬。
不過,馬占山雖然土匪出身,但在民族大義面前毫不馬虎,他值得被銘記。
英雄不問出處,英勇擔當就是英雄!
參考資料:
《歷史的溫度》
《回憶馬占山》
點擊“黎庶文史”卡片關注哦!方便下次閱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