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省有一個巨大的深坑,曾聞名世界,還被印在了人民幣上,有多部電影在這里拍攝取景,你知道這是哪里嗎?
本期小琦漫游記帶您走進遼寧阜新,去了解一個不同尋常的大坑。
聞名世界的巨大深坑
![]()
▲衛星地圖上的大坑
在遼寧省阜新市太平區有一個長約4千米,寬約2千米,垂直深度320米的巨大深坑,這個深坑為新中國的經濟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它便是曾經世界聞名的阜新海州露天煤礦。
遼寧阜新是一座因煤而興起的城市,曾經是全國聞名的“煤電之城”,尤其是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阜新幾乎有一半的人都從事與煤電有關的工作,當時阜新礦務局非常有影響力,是全國四大煤炭生產基地之一,管理著八個煤礦,其中最大、最有名的便是海州露天煤礦。據當地的老人講,那時候在海州露天煤礦上班是一件令人羨慕的事情,不僅工資高福利待遇好,而且每月還有煤票。
![]()
海州露天礦,發現于光緒二十三年,即公元1897年(另有說法稱發現于1913年),起初由民間用原始方法開采,1923年歸奉天省實業所管轄。1931年“九一八事變”以后,海州露天煤礦被日本人掠奪,被南滿鐵道株式會社管理。偽滿洲國成立后,劃歸偽滿洲國炭礦株式會社管理,1936年由阜新礦業所經營。1945年日本投降以后,國民黨當局接管了這個大露天礦。直到1948年阜新解放以后,這個煤礦才回到人民手中。
新中國成立以后,百廢待興,如何實現經濟快速地恢復和發展,是我們面臨的重要問題。為了集中力量進行工業化建設,國家制定了第一個“五年計劃(1953-1957)”,其中阜新海州露天煤礦被列入當時國家的156項重點建設工程之一。
海州露天煤礦是新中國成立后第一座大型現代化、電氣化、機械化最大的露天煤礦,于1952年8月開工建設,1953年7月1日正式投產,并正式定名為“海州露天煤礦”。
![]()
海州露天煤礦,長4千米,寬2千米,垂直深度320米,礦底海拔-175米。
從1953年7月投產到2003年底,海州露天煤礦共生產煤炭2.1億噸,為我國經濟建設與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2005年7月,由于多年來的超強度開采,資源臨近枯竭,正式關閉。
人民幣和郵票上的珍貴影像
想當年,海州露天礦曾是阜新市的城市符號,也是共和國露天煤礦的長子。曾經晝夜不停息,幾十臺蒸汽機車源源不斷地將出產的煤炭運往全國各地。
海州露天礦的生產場景,還曾經一度被印在1960版的5元錢人民幣的票面背面。
![]()
除此之外,海州露天礦還出現在1954年B-2郵票上,中華世紀壇華夏五千年文明甬道上,也記錄了這座世界聞名的大露天礦的功績!
除了登上人民幣和郵票的票面, 多部影視作品也在這里取景拍攝。比如電影《辛亥革命》、《建國大業》等,其中重要的戰爭場景(如廣州起義等),都是在這里進行取景拍攝的。
中國煤炭工業的活化石
此前小琦曾前往遼寧撫順,拍攝并與大家分享了撫順西露天煤礦的相關作品。
![]()
▲撫順西露天礦
同為遼寧省內知名的大露天礦,在阜新海州露天礦和撫順西露天煤礦之間,究竟誰規模更大、誰是亞洲第一大露天礦和誰是中國大陸最低點等問題上,始終存在著爭議。從現有的歷史資料數據來看,西露天煤礦長6.6千米,寬2千米,垂直開采深度400米,坑底海拔-339米(據央視報道,是中國大陸最低點),確實撫順西露天更大,但有網友表示這個結論,產生與算法的不同,對于這個問題,筆者也并非專業人士,無權過多下定論。不管誰更大,二者都為共和國的經濟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其業績和精神都值得被人們所了解和銘記,它們曾是中國煤炭工業歷史的活化石!
![]()
現如今無論是撫順西露天煤礦還是阜新海州露天礦,都成為了遼寧甚至是國家重要的工業遺產旅游示范區。
![]()
▲撫順煤礦博物館
![]()
▲阜新海州露天礦國家礦山公園
![]()
![]()
如果您來遼寧旅游,不妨去親自感受一下這兩個工業遺跡的壯觀,相信它們一定會為您帶來震撼和力量!
小琦床車自駕環游中國的新旅程即將開啟,我將時刻與大家分享旅途中的所見所聞,為您介紹更多精彩而有價值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資源,感謝您的支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