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行活動(微信:2478970178)
今天我們來聊一個能讓所有騎友瞬間清醒,并開始默默心算的話題:騎行100公里,平均速度到底多少才算合適?
首先,請允許我分享一段不堪回首的往事。那年春天,陽光明媚,微風不燥,我懷著無比激動的心情參加了人生第一個百公里騎行。出發時,我感覺自己就是環法冠軍,風在耳邊呼嘯都不是風聲,是觀眾的歡呼!結果…后半程差點沒跪著回來。最終均速定格在23km/h,當時我覺得自己帥炸了。直到回來后刷朋友圈,看到一位六十多歲的大爺曬圖,均速30+…那一刻,我的心情復雜得就像調亂了的變速器。
好了,言歸正傳。百公里均速,這其實是個“玄學”問題。它沒有唯一的標準答案,但卻有一個“萬能答案”:這得看情況!
![]()
1. 新手“萌新”級 (騎行經驗<1年)
如果你剛入坑不久,完成100公里本身就是一種勝利!別太糾結于速度。能堅持下來,你的均速可能在20-25km/h之間徘徊。這個階段,你的目標是順利完賽,不爆胎、不抽筋、不撞墻(生理和心理上的),享受過程,積累經驗。速度?那是什么,能吃嗎?
2. 進階“愛好者”級 (騎行1-3年)
此時你的發動機(心肺)和變速箱(肌肉)已經升級了。百公里對你來說不再是遙不可及的挑戰,而是周末的常規操作。你的均速很可能穩定在25-30km/h。這個速度區間的騎友最多,既能享受速度與激情,又不會每次都把自己練到“瀕死體驗”。你是車隊里的中流砥柱,是群聊里最積極的“約騎”發起者。
3. 大佬“腿強”級 (騎行>3年,系統訓練)
歡迎來到食物鏈的頂端!你們是路上的“恐怖存在”。百公里?不過是熱個身。均速30-35km/h是你們的舒適區,偶爾狀態好了還能往上飚一飚。你們開始關注功率計、風阻、營養補給,每次騎行都是一次嚴肅的訓練。我們看你們的 Strava 數據,通常只有一個表情:
4. 神仙“非人類”級
均速35km/h+?對不起,我這里廟小,容不下您這尊大佛。您是不是走錯頻道了?Pro們請出門左轉,直接聯系世巡賽車隊。謝謝合作。
![]()
當然,除了水平,還有無數因素會影響你的最終均速:
- 路況:一馬平川的柏油路 vs. 翻山越嶺的起伏路,這能一樣嗎?爬升1000米和爬升2000米,均速差個5km/h太正常了。
- 天氣:順風猛如虎,逆風菜如狗。一場突如其來的頂風,能讓你瞬間體會到人生的艱難。
- 裝備:騎著共享單車和騎著頂級碳架電變大跑車,嗯…我們還是聊點別的吧。
- 團隊與否:一個人破風是勇士,一群人輪流破風是智慧。跟對一個好火車,均速提升2-3km/h毫不費力。
所以,別再盲目比較了!最重要的不是你的速度數字有多漂亮,而是你從中獲得了多少快樂。 是突破自我的成就感,是沿途欣賞的風景,還是和朋友們一起灑下汗水的兄弟情誼?
騎行不是為了卷死別人,而是為了騎得更遠,見到更多人,遇見更好的自己。
話題互動:
大佬們,別藏著了!趕緊在評論區曬出你最近一次百公里騎行的均速和路線吧!你是哪個級別的?是讓人仰望的大佬,還是和我一樣在努力不拖后腿的進階者?或者分享你的第一次百公里故事,讓我知道我不是一個人!
新絲路親子游學(微信:2478970178)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