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方著名的軍事將領蒙哥馬利曾經說過,中國軍隊永遠不會被擊敗,原因是中國擁有世界上最偉大的戰略軍事家,他提出的六大軍事原則,讓中國軍隊在戰場上所向披靡。
![]()
毛主席軍事原則第一條:武器裝備與戰斗精神
現如今,世界各國在武器裝備上呈現兩極分化的態勢,以五常為首的軍事陣營武器裝備越發先進,而其他國家則還停留在二戰之前的武器裝備中。
也正是因此,各國對武器裝備的發展十分重視,甚至認為只要掌握了更先進的武器,那獲勝將不可阻擋。
![]()
但毛主席則認為,武器裝備只是決定戰爭勝負的重要因素而非決定因素。在戰斗中起決定性因素的永遠都是戰士。
這一點也在朝鮮戰場中被我軍證實,當時的中美兩方在國力上有云泥之別,這也直接決定了雙方士兵的武器裝備以及后勤補給。
但就是在如此巨大的差距之下,我軍依然憑借著士兵們悍不畏死的一次次戰勝武裝到牙齒的美軍。
![]()
一次次的勝利都像是一柄柄利刃,一點點戳穿了美軍不敗的神話,也讓他們第一次發現原來一支裝備著簡陋武器,吃著可憐兮兮的炒粉的部隊也能如此強悍。
這一切都是因為中國人民志愿軍不怕苦,不怕死,這才將美軍痛擊。
即便如今的科技不斷進步,各國都研發配備了各種高精尖武器,但決定戰場走向的依然是使用這些武器的人。
而早在抗日戰爭期間,毛主席就洞悉并總結了這條軍事原則。
毛主席軍事原則第二條:農村包圍城市
這條軍事原則最為人所熟知,更具體點說,是先取小城市、中等城市和廣大農村,最后再取大城市。
這條軍事準則在數十年時間里指導著中國軍隊,從最早的革命開始,再到后來的抗日戰爭以及之后的解放戰爭。
![]()
在這條軍事準則的指導下,我軍連戰連捷,在弱小時進行戰略防御,與敵人僵持,避開敵人主力,不斷蠶食敵人的小股部隊來達到削弱敵人實力的目的。
之所以要在弱小時避開大城市,是因為大城市地緣狹小,敵人又駐守了大批兵力,反觀小城市是敵人勢力難以滲透的點,廣闊的地緣更適合發展。
這也是為什么當初新生的工農紅軍能夠發展壯大的根本原因。
毛主席軍事原則第三條:先打分散和孤立之敵,后打集中和強大之敵
這條軍事原則與農村包圍城市原則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尤其在紅軍革命期間,這條軍事原則拯救了無數工農紅軍的性命。
當時紅軍的實力只相當于國民黨的一個小頭目,兩者有著云泥之別。
但就是在這條軍事原則的指揮下,紅軍不僅能夠擊退國民黨軍,還能在一次次的戰斗中獲得人員和物資上的補給,伺機壯大自己的力量。
在執行時,紅軍總是利用類似于游擊戰的戰術不斷消磨敵人的耐心,再一點點蠶食敵人中分散的小股部隊,最后再集中優勢兵力擊潰敵軍大部隊。
在解放戰爭時的正太戰役中,國民黨集結了7個團的兵力進攻我解放軍重鎮,意圖逼迫我軍主力進行決戰。
但當時我軍力量相對薄弱,如果剛正面極有可能失敗。因此選擇避戰,轉而攻取了敵人控制下的正定,而敵人的大軍僅僅獲得了一座空城。
在這一戰役中,我軍真切落實了毛主席的軍事原則,一舉取得了正太戰役的勝利,并扭轉了華北戰勢。
![]()
毛主席軍事原則第四條:關照全局,抓住重點
這條原則的要點就在于找到一場戰役或戰略的核心。
在解放戰爭期間的錦州戰役中,毛主席通過對戰據的分析,敏銳挖掘出錦州才是遼沈戰役的核心地點。
錦州地處東北和華北的交界處,控制著兩地最重要的陸上交通。如果控制了錦州,就相當于切斷了東北和華北的交通。
也就是說打贏一場錦州戰役,相當于打贏七八場其他戰役,是重點中的重點。
而當時的國民黨軍并未認識到錦州的重要性,直到錦州戰役打響才開始增援,但為時已晚。
拿下錦州的解放軍不僅阻止了華北增援部隊,還切斷了東北國軍的南逃路線。
之后的遼沈戰役就如同關門打狗,整個華北軍都在缺少援助、補給和援軍的情況下士氣低落,最終慘敗。
![]()
毛主席軍事原則第五條:力求在運動中殲滅敵人
運動戰是我軍最引以為傲的戰斗方式,它不僅改變了對日作戰格局,還徹底化被動為主動,讓日軍防不勝防。
運動戰的關鍵就在于部隊是在不斷的運動中尋求戰斗的,沒有固定的城池、陣地或是根據地。
運動戰將原本固化的部隊解放出來,成為無處不在的幽靈,嫩關在任何時間出現在任何地點,給敵人致命一擊。而日軍一旦離開城池或碉堡,就將成為我軍的戰功。
這種打法讓日軍務比頭疼,尤其到了抗日戰爭后期,日軍輕易不敢離開碉堡,深怕在野外碰上我軍。
而在朝鮮戰場上美軍也被我軍的運動戰給深深震撼,就連美軍上將李奇微都認為這種打法真是太可怕了,經常出現志愿軍莫名其妙就出現在美軍部隊大后方的情況,打美軍一個措手不及。
甚至在美軍圍困了志愿軍的情況下也會被完美反包圍或是被端掉了大后方。
![]()
毛主席軍事原則第六條:以擊敗敵軍有生力量為主,不以保衛和奪去城市為主要目標
這條軍事原則與第二第三條遙相呼應,其最重要的意義就在于拋棄了一切非必要的條件。
在延安革命時期,我軍曾選擇過固守延安而引發了一連串的敗戰。
當時我軍實力相對弱小,國民黨軍人數驚人,裝備優良。但延安作為革命圣地,戰士們對其有著特殊的情況,輕易不想放棄。但結局就是我軍慘敗,不得不進行長征來改變戰局。
而毛主席就曾提出,打仗不應該計較一城一池的得失,打仗最重要的就是消滅敵人的有生力量。
在之后的戰斗中,我軍不論是在革命戰爭、抗日戰爭還是解放戰爭甚至是朝鮮戰爭中都堅定信守這一原則,絕不在城池、陣地上過度計較,打不過時就進行戰略轉移。
但當敵人的有生力量露出破綻,我軍就會集結一切優勢兵力,能全殲絕不放過。
在戰功的計算上,我軍也不將拿下哪座城市、陣地視作重點,反而是以消滅了多少敵人來記功。
這是因為任何的戰斗都需要人來執行,消滅敵人的方式就是物理超度,只要敵人沒了,那敵人的陣地、武器、補給就都是我們的。
以上就是毛主席的6大軍事原則,這些原則不僅幫助我國實現了獨立,捍衛了我國的主權完整,在往后的日子里更將指導我軍前進的方向。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