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訴魯迅夾煙:偽善女借禁煙之名行推廣尼古丁袋之實,聰明反被聰明誤,徹底涼涼!
一面高呼控煙,一面違規推廣未經批準的尼古丁產品,投訴魯迅夾煙墻畫的孫女士賬號被封,揭露了一場以公共健康為名、行商業推廣之實的偽善戲碼。
近日,微博社區觀察員官方賬號@圍脖俠發布公告,對用戶@非吸煙者權益策略師Ada(即此前投訴“魯迅夾煙”墻畫的孫女士)予以關閉賬號處置。經核實,該用戶存在多次借控煙之名違規推廣所謂尼古丁袋等行為,違反法律法規和社區公約。
這位以“控煙志愿者”自居的孫女士,曾在8月22日以“誤導青少年”為由投訴紹興魯迅紀念館的魯迅夾煙墻畫,聲稱這幅畫“有引導人室外聚集抽煙危害他人健康的風險”。
01 偽裝與揭露:控煙背后的商業動機
孫女士在投訴魯迅夾煙墻畫時,將自己包裝成無私的控煙志愿者。她聲稱投訴的初衷是因為“有好多人在墻前打卡陪一根,學點煙,被迫聞二手煙毒氣”。
然而,微博平臺的調查結果揭開了這位所謂“志愿者”的真面目。據@圍脖俠核實,孫女士實際上是在借控煙之名違規推廣尼古丁袋。
這種打著道德旗號卻追逐商業利益的行為,令人想起莎士比亞筆下那句“魔鬼也會引用圣經為自己辯護”。
02 非法推廣:尼古丁袋的法律風險
尼古丁袋究竟是什么?為何孫女士的推廣行為會遭到平臺封禁?
根據律師解讀,尼古丁袋在我國尚未取得生產銷售批準,同時由于其不具備我國法律法規要求的煙草產品的正規形式,對人體影響尚不明確,不具備作為商品的基本要求。
這意味著尼古丁袋的生產、銷售、宣傳均涉嫌違法。孫女士推廣這類產品,已經不是簡單的道德問題,而是可能涉嫌違法行為。
03 偽善與雙標:道德面具下的真面目
孫女士的偽善不僅體現在推廣尼古丁袋的行為上,更體現在她的雙標立場上。
她認為魯迅夾煙墻畫“誤導青少年”,但她推廣的尼古丁袋同樣面向消費者,其中不乏年輕人。這種“反對煙草卻推廣尼古丁”的做法,讓人不得不懷疑其投訴魯迅夾煙墻畫的真實動機。
是為了公共健康?還是碰瓷名人,為自己推廣的尼古丁產品鋪路?答案似乎已經顯而易見。
04 平臺責任:封號行動的積極意義
微博平臺此次迅速封禁孫女士賬號的做法,值得肯定。@圍脖俠 在公告中明確指出:“平臺也將持續為廣大用戶尤其是青少年群體的健康成長保駕護航”。
這不僅是對一個違規賬號的處理,更是對試圖濫用社交媒體進行違規商業推廣行為的明確警告。社交平臺作為公共空間,需要這種積極主動的內容管理,保護用戶免受違法違規內容的侵害。
05 反思與警示:公共健康不是營銷工具
孫女士事件應該引起我們的反思。公共健康是嚴肅的事業,不應該成為個人或企業進行營銷推廣的工具。
真正的控煙工作應該基于科學證據和公共利益,而不是隱藏的商業議程。類似孫女士這種“掛羊頭賣狗肉”的行為,不僅損害了控煙事業的公信力,也可能讓公眾對真正的控煙努力產生懷疑。
微博賬號已被封禁,但魯迅手中的香煙依然在紀念館墻上夾著——尊重歷史、尊重藝術,這是紹興魯迅紀念館對投訴的回應。
而孫女士的控煙表演落幕了,只剩下尼古丁袋的違規推廣記錄和一場虎頭蛇尾的公共鬧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