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擊右上方的“關注”。感謝您的支持和鼓勵,希望能給您帶來舒適的閱讀體驗。
新中國成立后,毛澤東任命過一批“將軍大使”,即由軍隊高級將領擔任駐外大使,耿飚就是其中之一,自從耿飚上任之后,為我國的外交事業做出來卓越貢獻。但是就這樣一位飽受贊譽的大師,曾因因為一句話犯下錯誤,惹得鄧小平當眾發火。
耿飚作為一位領兵作戰的將軍為何突然被派去駐外?耿飚說了什么會讓鄧小平如此生氣?這件事最后又是如何解決?
一、從將軍到大使,從戰場到國外
耿飚的前半生是在沙場上馳騁的將軍,極盡所能保家衛國;后半生則是在外交場上大放光彩的“將軍大使”,用自己的智慧在國際上為中國開疆擴土。
![]()
1926年,才17歲的耿飚就組織農民隊伍參加醴陵暴動,這次暴動并不算成功,但是耿飚已經表現出了作為戰士勇敢有籌謀的一面。
耿飚自從1928年成為中國共產黨以來,先后多次參加重要戰爭并取得成果,憑借優異的表現成為中國共產黨中不可或缺的將領。
反“圍剿”斗爭中,耿飚作為一個“旱鴨子”靠著一條舊自行車內胎渡過多條河流。紅軍進入貴州時,耿飚帶人搶渡烏江,爭取到婁山關,這一成功為后面中央紅軍的前進鋪平了道路,毛澤東曾為此專門寫信表揚耿飚。
1934年長征開始,耿飚所帶領的第四團是中央紅軍前衛師的主力之一,憑借一個團的力量,成功抵擋住了敵軍15個團的輪流轟炸。12月份的血戰湘江是整個長征中最關鍵,也是最慘烈的一場戰役,耿飚戰到最后,身上滿是敵人的血液。
![]()
到了全面抗戰時期,耿飚率部奔赴華北戰場,任職八路軍參謀長等,聽從組織安排帶領部隊負責隴東一帶,和甘肅人民一起并肩作戰,保衛陜甘寧邊區。
初初接到這個安排的耿飚有些不高興,作為一個抗日戰士,他更希望自己能夠上前線,而不是留守后方。幾天之后,毛澤東知道了這件事,特意找人帶話給耿飚:“耿飚同志在后方也能給前線指揮嘛,如果大家都走了,還有誰能給我們中央這些人搞飯吃?”
聽到主席的話之后,耿飚轉變了想法。畢竟抗日不只有前線,還有后方,只有兩邊都抓好了,才能獲得最終勝利,想明白之后的耿飚專心負責建設陜甘寧邊區。
![]()
耿飚作戰不僅勇猛,而且十分善用戰術。1947年對戰國民黨的時候,毛澤東給出了“各個擊破”的方針,耿飚仔細琢磨了三天,決定把重點放在石家莊上,并且形成了一個“掰蟹腳”的方案,這一方案的順利實行扭轉了華北的局勢。
這樣一位有勇有謀的優秀將領,耿飚以為自己會永遠在軍營中度過。讓所有人都沒有想到的事,耿飚突然被調到了外交部。
耿飚可能永遠忘不掉那天,那是1950年元旦后的某天,耿飚作為十九兵團副司令、參謀長,正忙著軍隊的新年工作安排,忽然有人敲響他辦公室的門,來人是一名通訊員,告訴耿飚李志民政委和楊得志司令找他過去。
![]()
李志民一看到耿飚過來,立刻帶著一臉喜色地向他宣布,組織決定調他到外交部去。
“什么?調我去外交?”耿飚有些懷疑是自己聽錯了,不可置信的又問一遍。耿飚十幾歲就開始上戰場,雖然現在已經是和平年代了,真正動刀動槍的時候少了,但他沒有想過自己有一天會離開部隊,更沒想到會到外交部去。
楊得志和耿飚并肩作戰很久,很清楚老戰友現在的想法,耿飚舍不得離開奮斗了大半生的部隊,也舍不得一起沖鋒陷陣的戰友們。現在中央安排耿飚到外交部去,自然是有它的道理。
楊得志勸說道:“中央選你是正確的,我們這些人里啊就你最合適搞外交!”其實不用他們勸,耿飚自然會服從黨中央的安排,只是他有些不明白和擔心。
![]()
二、走馬上任外交大使,主席評價敢說真話
春節后,耿飚帶著妻兒來到北京準備上任。不久得知消息周恩來總理要來看望他,耿飚剛聽到的時候有些驚喜,他和周總理已經很多年沒有見過了,周總理對他的影響很大。
耿飚見到周總理的時候心情還有些激動,周總理先是親切的和耿飚打了聲招呼,隨后解釋了把他調來外交部的原因和工作安排。
新中國成立伊始,迫切需要在國際上建立聯系,得到國際認可。周總理細細的和耿飚講述了目前中國的外交形勢,最后又告訴耿飚調他來外交部是準備任命他作為駐聯合國軍事代表。
![]()
面對這個任命,耿飚有些出乎意料,他對聯合國的了解不深。周恩來神色認真的告訴耿飚:“現在起,我們要做好出席聯合國大會的準備了。你對這項調動,有什么異議沒有?”
耿飚聽后表示自己堅決服從組織安排,就是對外交工作毫無經驗可言。但是周總理表示這些都不是問題,還列出來耿飚帶美軍觀察組從延安到晉察冀、和美蔣代表談判等例子,以表示耿飚實際上已經有過外交事務的經驗。
聽罷周總理的話耿飚的內心不可謂不動容,沒想到過去的這些事總理都知道。隨后總理又和耿飚交代了一些中國的外交政策和毛澤東的外交工作指示精神,給了耿飚一個大方向,讓他能夠更好的學習、籌備外交工作。
![]()
再次和周恩來見面的時候,周恩來告訴耿飚他被任命為駐瑞典王國大使。耿飚作為中國向西方派出的首批駐外大使之一,外交部特意為他們組織了培訓學習。
學習期間還見到了毛主席,耿飚和毛主席也有好幾年未曾見面了,所以聽到這個消息后激動的有些說不出話。“老鄉來啦!”毛澤東一見到耿飚就握住了耿飚的雙手。
主席這次來到外交部和即將出人外國大使的眾人推心置腹談了很多,“總之,我們就是要通過研究,學習其他國家的優點,再把它用到咱們國內建設里。”
這幾次和周恩來、毛澤東的談話讓耿飚影響深刻,更了解到自己接下來的工作雖然困難重重,但是對國家來說至關重要。
![]()
經過充分的準備工作后,耿飚踏上了異國之旅。第一站是瑞典,1950年9月19日,是耿飚第一次作為將軍大使向外國元首遞交國書,耿飚內心萬分緊張,面上卻毫不顯露。
呈遞國書后,便是準備國慶招待會,這是首次在西方舉行,耿飚格外重視,每個細節都要反復確認無誤。這場招待會圓滿舉行,也為中國和瑞典兩個國家的友好建交創造了良好條件。
耿飚在瑞典期間與聯合國秘書長哈馬舍爾德有了直接接觸,他們還談到而來恢復我國在聯合國合法席位問題,雖然這不是恢復中國在聯合國合法席位的良好時機,但耿飚為此做出的努力不可忽視。
![]()
1956年,耿飚被任命為駐巴基斯坦大使。同年,周恩來即將出訪印度、巴基斯坦等地。耿飚特意找到周總理,和周總理提出了一些關于巴基斯坦等地的建議。
耿飚為西南亞的外交事務做出來卓越貢獻,但這都在“文化大革命”開始后被迫停止。直到1969年才再次被派往阿爾巴尼亞,在阿期間,耿飚看到了中國外交和外援工作中的不足之處,并且提出了自己的修改意見。
首先是,進行對外援助的時候,一定要根據我國的實力來;其次是,要看對方的需求和運用援助的能力。不合理的外交援助會增加我國的經濟負擔,只有這樣才能實現外交援助的利益最大化。
耿飚把自己的意見發給了負責歐洲事務的喬冠華,喬冠華又把情況反映給了毛主席,毛主席看過后對耿飚大加贊賞:“耿飚是個敢說真話的好大使!”
![]()
三、香港駐軍風波,小平緊急處理
耿飚做了幾十年的外交工作,卻在一場關于香港問題的采訪上出現了重大失誤。
1984年第六屆全國人大代表會議上,耿飚作為副委員長必然會受到各方關注,尤其是當時還有引起社會各界關注的香港駐軍問題。
被邀請來參加會議的香港記者,極力采訪參加會議的代表們,試圖捕捉到中央對于香港駐軍的態度。當時被派過來的香港記者多是小姑娘,這些姑娘有點難纏,一旦遇到黨和國家領導人,就會立刻扔出一堆問題。
![]()
耿飚就在這次采訪中出現了差錯,有位記者態度很強硬地問道:“香港老百姓們害怕會在香港駐軍,你們中央是不是一定要在香港駐軍?”
這是一句帶有強烈政治沖突的話,也是社會各界都高度關注的問題,耿飚是可以選擇不回答的。偏偏那幾天耿飚因為高強度的工作有些頭昏腦漲,有太多問題向他“砸”了過來,導致他沒有及時發現這個問題的重要性,只是一句“可能不一定駐軍”就敷衍過去了。
但問題就在這里,對于耿飚來說這就是一句敷衍媒體的話,而在媒體眼中耿飚作為副委員長,他的話就是中央的態度。看似模棱兩可“不一定”的話到了需要熱度的媒體口中就成了“一定不”。
![]()
那幾天香港媒體的報道都是關于“中國政府不會派軍隊進駐香港”的新聞,在大陸和香港兩邊都引起了軒然大波。
很快消息就傳到了鄧小平同志的耳朵里,鄧小平非常生氣:“他有什么資格說這種話?”
我國在香港問題的態度上一直是強硬的,從來都是明確表示香港是中國的領土,屬于中國管轄,所以這次耿飚模糊的表態才會讓鄧小平同志如此生氣。
生氣歸生氣,這場風波需要盡快解決。5月25日是第六屆全國人大第二次會議的閉幕大會,會議結束之后,鄧小平叫住正要離場的記者們。
![]()
這些記者一聽,就明白接下來會有重要新聞,于是紛紛轉身回來。小平同志面對大大小小的鏡頭說道:“叫住大家是需要你們幫我辟個謠。在恢復對香港的主權后,中國就有權在香港駐軍,這是國家主權的象征,也是香港穩定繁榮的象征。”
當記者們退場后,鄧小平再次對港澳代表們闡述了在香港駐軍的重要性,并且針對中國和英國關于香港的談判發表了重要講話,駐軍香港代表中國的國家主權。
鄧小平這番講話立刻在中央人民廣播電視臺播出了,澄清了黨中央關于香港駐軍問題的立場,香港一方的媒體也不得不重視起來。
同時重視這番講話的還有英國那邊,英國駐華大使緊急聯系中方談判團團長周南,希望再見面談一談香港問題,這次見面英國主要是希望中國政府在考慮考慮,是不是一定要在香港駐軍。周南強勢回復,這是恢復行政主權,一定會在香港駐軍。
![]()
這場風波能夠完美解決得益于鄧小平的及時澄清,耿飚也在風波中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坦誠表示:“小平同志對我的批評是完全必要的。”
耿飚花費了好幾天的時間反思自己,向黨中央交上了自己的檢查,這份檢查中耿飚沒有為自己辯解一句,完全是真誠的反思和檢討。
結語
耿飚的人生一半戰場上,一半在外交場上;一是為了爭取國家獨立,另一是為了爭取國家權益。不管在哪里他都是中國的一名大將,為中華民族的復興作出自己的貢獻。在和瑞典、巴基斯坦、緬甸、阿爾巴尼亞等國駐外的過程中,耿飚積極促成兩國的友好合作,解決外交中出現的不利因素。雖然最后在香港問題上沒有處理好,但是不能因此一個小小的錯誤就抹滅他為國家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智勇雙全的共和國高級將領耿飚》
《耿飚將軍的大使歲月》
《耿飚將軍的外交傳奇》
《鄧小平高調平息香港駐軍風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